“主体分层,探索创新” 在作文教学中的尝试

来源:未知

作者:徐梦媛

发表于: 2015-08-22 09:43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关键因素,而往往最易出现问题:学生个性有差异,作文水平有差异,有的下笔如有神,有的却词不达意、语无伦次或千篇一律;学生无兴趣,写作如“挤牙膏”等。作文教学可谓举步维艰,究其原因,这与教师习惯于一相情愿,常常忽视学生的主体意识息息相关。由于学生长期处于被动状态,从而对作文产生畏难情绪和严重的厌学心理。

        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强化其主体意识,发挥其主动积极性;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考虑到学生的差异,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达到分层递进,最终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是值得探讨的热门话题,“主体分层,探索创新”教育理论注重培养学生主体自主探索、自主发现、自主创新,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发展的体系。充分发挥主体间的磨擦碰撞作用;以探究为中心,充分发挥主体研究性学习的能动作用,促进学生知识结构、能力素质、问题意识、实践探索品格的协调发展;以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形成为目的,为提高学生的生命质量积累和储备营养;最终使“差生进化、中等生优化、优等生发展”,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喜悦,所以笔者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将这一理论作了些有益的尝试,现赘述于下,以飨读者,敬请专家斧正。

        一、      激发学生主体意识

        写作,是学生将“物”(知识、生活)转化为“意”(思想、意旨),再将“意”转化为“文”的过程。在转化的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是转化的内因,在作文教学中落实人本思想,就要从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作文能力出发,着力于激发学生作文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以加速转化的完成,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正是我们作文的目的所在。

        观察是积累素材的重要方式,也是作文的必要前提,这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尤为重要,我常常指导他们细心观察周围的人和事,从自己独特的视角,展现人或事物独特的美或丑。例如,写一双忽闪忽闪的大眼睛,好像在思考着什么,以表现其聪明可爱;写柳叶眉下的一双丹凤眼,表现人物的秀丽灵气;写瞪得圆圆的灯笼似的大眼睛来表现人物的愤怒难抑等。通过观察指导,提高学生的描摹能力,我还引导他们深入生活,认真细致地观察周围的事物,并对纷繁芜杂的生活现象、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总结,写出具体生动的观察日记来积累素材,以丰富自己的题材库,例如让学生充当防骗“小侦探”,让大家留意生活中骗人者玩弄的种种伎俩,通过仔细观察,反复揣摩,拆穿他们的假面具,并组织学生在班上即兴表演或讨论,这样,即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写作兴趣,又可以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美丑的能力,此可谓一箭双雕,事半功倍!为提高学生的创作兴趣,我还要求他们在每篇日记下边画上一幅与内容相关或相符的主题画,图文并茂,画龙点睛,这对学生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是大有裨益的。

        开展丰富多彩的竟赛活动,既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又能开阔眼界,培养其竞争意识,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生动活泼的写作素材。如果在活动过程中指导学生留心观察,那么,他们将想有路头,写有源头。如演讲比赛、书画竞赛、小制作小发明比赛、智力竞赛等,学生由不会到会,由失败到成功,由灰心失望到欣喜若狂,感触细腻,作文也自然就血肉丰满,颇具感染力了。利用各种节日活动,在提高学生思想素质的同时,让他们积累素材,如“妇女节”为妈妈和女老师制作贺卡、献花或送小礼物等,让他们品味母亲的激动、老师的欣慰和自己的兴奋、幸福等情感碰撞的流程。让爱充满学生的生活空间,使之产生强烈的表达欲望。当他们情绪高涨,欲罢不能之时,再引导他们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说出来,写下来。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写,我口述我心,我手写我口,情真意切,异彩纷呈……学生从“奴隶”到“将军”,真正成了作文的主人!

        我还要求学生每天听新闻、收看“焦点访谈”、“今日说法”等节目,并准备一个本子,随时把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有价值的东西记下来,不断从生活中引进鲜活之水,以弥补“三点一线”的生活模式视野狭窄的不足。总之,生活本是丰富多彩的,人生也是绚丽多姿的,只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多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积极性,做生活的有心人,勤观察、勤思考、勤动口、勤动手,久而久之,生活的积累丰富了,写作也就“发于心而形诸于外”,自然而然,水到渠成了。

        二、开放策略。

        教育家陶行知曾经给我们提出过“六大解放”的概念,即“解放小孩子的眼睛、头脑、双手、嘴、空间、时间”,革新陈旧的作文教学模式构建开放的作文教学模式是作文教学实现创新的核心。

        1、开放作文内容和立意

        有的学生写命题作文绞尽脑汁,一筹莫展,私下写的日记却灵气飞扬,我班上一位名叫刘正的学生每次交作文都是一页多一点,而有次为了能够调桌位却扬扬洒洒地给我写了六七页信纸。本来学生的生活是很丰富的,学生对于生活的观察也有自己的视角,不愁没东西写。但现实给了他们太多的限制,如泛化的政治论调,使得丰富的现实生活进不了作文。写母亲,没有不勤劳的,做好事不是让座就是拾金不昧,以司空见惯的所谓“好人好事”来服务于预设的光明主题,自欺欺人地演绎着这可怕的流行病,苍白成了现代学生作文的流行色,更可怕的是导致思维的萎缩,语言的发展也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贯彻了这样的思想:“只有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才能实现写作的个性化,使学生表达出自己的主观感受”。拆除束缚学生作文的“紧箍”,首先要开放作文内容和立意,让学生敢于反映真实的生活,表达真实的情感。

         2.开放作文过程

         “教师命题—教师指导—学生作文—教师批改—教师讲评”这种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则是很有限的。先导后作,引导学生明确目标,该写什么,不该写什么,是有一定的教学效果,但一开始就给学生定下许许多多的条条框框,学生只能按教师的意图行事,作文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一步,哪里谈得上创新?而开放的作文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自己的写作活动作为教学的主线。

         3.开放作文时空

        作家陈燕丹曾这样评论上海《萌芽》杂志发起举办的“新概念作文大赛”:“让我吃惊的是,那些在拾到一分钱的主题上开始写作文的孩子们,一旦给他们一个自由的空间写作,他们还是会迅速地洗尽铅华,表现出一个原生的自己,那些长长的句子,纤细的伤感,那些富有含义的、幽暗的多愁善感的细节,那些欲说还休的情致,甚至是那些与作文训练格格不入的词库,他们在作文的覆盖下还有一个秘密的写作世界。”学生拥有很大的写作潜能,问题是他们受到僵化的思维模式的束缚,不能拥有一颗自由飞翔的心灵,没有一个自由的写作空间。作文不是生活的点缀,而是现代生活的一种需要。学生的作文水平不能依靠那几次集中的作文教学来提高,要突出实用性,提倡随机作文,化整为零,从课内向课外拓展,开放作文写作空间,让学生时时感到作文就在身边,渗透随时运用作文表达的意识,强化作文的实用意识。像结合学习写观察日记、学习日记等,结合阅读写摘记、读书笔记、读后感等。

        三、课堂作文教学过程模式

        小组教学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它集中了现有先进教学方法的很多优势:一是突出主体作用。小组教学是分小组以活动的形式开展的,因此它尽最大空间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激发每一个学生写作的激情。这样,学生在活动中就确确实实成了主人。二是丰富、生动、民主。针对作文存在千篇一律的现象,小组教学用讨论的形式,调动每一个学生积极主动去挖掘生活素材,丰富写作内容,针对学生习作时存在枯燥、乏味的现象,小组教学利用群众的力量,在同学们的“舌战群儒”中碰撞出创造的火花,把作文写生动写形象。小组活动还是个民主的形式,它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意愿,写自己想写的,因此写出来的文章就很有真情实感。三是培养多方面的能力。因小组教学是以活动的形式由学生自由开展的,学生在不断参与的过程中就能逐步培养审题、选材、写作、修改的能力。学生自己具有了能力,对于写作上的困难就能迎刃而解了。

        根据学生当前的习作水平,智力结构及非智力因素等具体情况,把一个班的学生分为“优”、“良”、“中”,三个不同的层次,并将他们合理分组,编排座位。少数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同质组合为教师辅导小组。通过不断的探索,我们发现以4人一组(优1人,良2人,中1人)前后桌就座更为恰当。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和讨论,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优势互补,也有利于学生探索精神和合作意识的培养。辅导小组直接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以达到所规定的基本要求。我们合理地分好小组后,给每小组指定好一个主持人(一般是小组中学习较好的学生),接着就可以按步骤开展小组教学了。

         1、审题:

        这里应分成两步进行:教师讲题和学生探题,重要是后一步。这里教师讲题和我们平时讲题大同小异,都应让大家弄清作文题的意思、要求,不同的是小组教学中审题教师的讲解就到此为止,至于中心是什么、应选择什么样的材料等工作应放到后一步去进行,让学生自主发现,自主领悟。比如说,一个半命题作文“一个   的人”,教师在讲题时所要做的仅是提醒学生:“这是一个半命题作文,我们可以填一些形容人物品格的词,如爱劳动、爱学习。至于到底填哪个词,各个词各表示怎样的中心、所填的词各选什么材料就应该留给学生讨论领悟。

        粗略讲完作文题后,便应组织学生探题,方法就是让学生自主思考和小组讨论来确定主题、选材和注意事项。如,在“难忘的一位老师”这一命题作文中,教师只要粗略讲完要求(写自己一位难忘的老师)后,便应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在小组中自主思考和讨论这么几个问题:(1)写人还是写事?(2)写一个什么样的人?(3)题眼是什么?(4)可以选哪些材料?(5)这些材料能否表现中心?这里要注意一点,以上问题只能在学生们的各抒己见中得出,教师只是一个清醒的“旁观者”,适时提出一些高屋建瓴的建议。为作文类型不同,各类型作文讨论的内容和方法也不尽相同。半命题作文,还应讨论可以填哪些词、不同题目选哪些材料、各能表现什么中心?而材料作文讨论的就是现有材料能表现什么样的主题、应选取一个什么题目、还可以补充什么材料?

        2、说作:

        在懂一些抽象、深奥的理论的基础上,我们还得寻求一个恰当的形式把学生生动形象的“物”转化为“意”,再转化为“文”,这就要运用说作。说作是指学生在弄懂文题后,大胆地把自主构思的作文说出来供大家讨论敲定的一种方法。这里包括前后相衔接的两个环节:自主构思和充分讨论。

        自主构思是指学生对应选什么材料、如何布局谋篇酝酿腹稿。也可互相启发,集思广益,扬长避短,在交流中得到启发。

        自主构思好后,就可以提出来充分讨论了。具体讲起来也有两项内容。第一,讨论材料。我们的学生都有丰富的生活,只是平常由于自己不善发现和收集罢了。现今,在探题过程中,我们发现它可以表现中心,便把它大胆讲出来,这就是讨论材料。学生们讨论的主要是这个内容能否表现中心、说说为什么能或为什么不能、在处理这些内容时哪些内容应着重写、怎样着重写。这样做除了可以丰富作文内容外,更可以锻炼学生的说话能力。第二,讨论形式。确定内容后,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对如何布局谋篇唇枪舌箭,以便互相启发,扬长避短,在交谈中寻找一种最完美的形式来表现内容。上一步如果说是“思”的话,这一步就是“辩”,在辩论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记得在一次题为“难忘的一件事”的小组教学活动中,经过初步探题,在主持人的主持下,每个同学引经据典、畅所欲言。有的说:“我们学过《小木船》这一篇课文,那种倒叙的方法也可以移植到本次作文中。”有的认为:“这是一篇写事的文章,可以按照时间上的先后顺序或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更有人突发奇想:“这虽是一篇写事的习作,但我们也可以运用总分结构来安排内容。”半节课的唇枪舌箭过去了,学生们不但找到了组织内容最好的形式,口头表达能力也有很大提高。

        俗话说:“趁热打铁”,学生趁兴找到一种组织内容的完美形式时,我们应即时组织学生写作。这个过程与我们平时写作相似,只不过因其事先创设了一定的“情境”,写起来更得心应手。

        3、小组修改

        因习作的对象是小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必然存在多方面的毛病:或错字、错标点;或内容不恰当、详略不得当……要改变这种现象,就应该趁着作文还未上交,对作文来一次浅层的修改。此时,我们对学生习作中内容上的安排还不了解,所以初次修改只能停留在对错字、错标点、语句不通顺等表层修改。方法是看和读。看,就是把作文本打开平放在桌子一个最恰当的地方,小组每个都看得到,小组中的同学凑在一起寻找作文上的毛病,遇到有问题的地方(如错字、错标点)就停下来讨论,找到正确答案再继续修改。读,是在小组中进行角色分工:一个读,其他人听。听到有内容上不合适的就停下来,讨论该怎么改。

        小组修改的这两种方法,因媒介不同(眼睛和耳朵),着重点略有不同。看是着重寻找错字、错标点进行修改,读则是着重修改语句不通顺的地方。当然,具体谁先谁后没有明确规定,由各小组自行决定。

        4、教师评改

       这是小组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它既是小组活动开展成功与否的信息反馈,也是小组作文再修改的一个参照标准。这一步和平时的修改略有不同。平时的评改都很全面:字、词、句、标点、内容、中心,一个不落,现在要做的却是把字、词、句、标点修改的“权力”还之于学生,教师只消集中精力评改内容(如,条理不清楚,详略不得当)。另外,我们对内容上的修改也只需用激励性的语言指出这样、那样的毛病就可,而不必告诉学生怎么改,怎样改的问题留给学生自己在修改讨论中去领悟。

        在一次修改时,我改到一篇习作,毛病非常多:错字、错标点不用说,形式、内容上的错误也一大堆。我便在其作文上写到:“可爱的小姑娘,这个内容能表现你想说的意思吗?如果你能去找一个更恰当的内容,并把它写得有条有理,那将是一件很好的事。你能做到吗?”

         5、小组再修改

        在前一阶段,我们已经对字词作了一次“大扫荡”,本次修改的重点应该放在内容方面:如,内容可符合题意?详略可得当?可有条理?……实践的经验告诉我,可以分成两个步骤:(1)朗读范例。每次的习作都有一些比较好的。在修改前,就应该把这些好习作选出来朗读给大家欣赏,体会什么样的作文才是好的,从而给下一步修改提供一个形象的标准。(2)修改作文。头脑里有好文章的“尺寸”后,就可以动手修改作文了。教师的评语集中了好坏的评价,在修改之前,都应反复读几次教师的评语,从中去找出作文的不足,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修改。修改的方法同前一阶段一样,都是通过读和看来找到有毛病的地方,进行修改。

        还是上面的例子,本子发下后,主持人领着大家朗读几遍老师的评语,了解文章的不足。找到“病”后,主持人再组织大家讨论,看看有没有更合适的内容和安排内容的方法。“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终于找到了更合适的内容和方法,修改就能顺利开展了。

        6、作文后记

        平时教学我们都提倡写随笔性的后记,总结一下得失。这样的文章对教师提高自身教学水平是很有利的。同样,在教授习作时,应鼓励学生多写点后记,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如,写完一篇习作后,让学生再发表一些感想:为什么这样想,为何如此选材,在写作上遇到了什么困难等等。这样写出来的既是一篇好的小练笔,又锻炼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写作能力。其反馈的信息如被教师掌握,以便供下一次作文时参考。这样一举多得的事,何乐而不为呢?

        7、完善评价机制是作文教学实现创新的重要保证。

       一是成功激励:

        心理学家盖兹说得好:“没有什么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求成功的能力。” 习作教学要让学生体验到作文是一种心声,同样能给人带来自尊。学生的作文不能只看成是一项作业,其实他也代表一种有价值有分量的思想。就如科学家在思考着他认为重要的事情,三岁的小孩同样也在考虑着他们认为重要的事情。当学生把他认为最重要的情感和思想写出来交给老师的时候,如果只把它当作一种无生命的练习或作业,如此一来,作文的神圣感和幸福感也就从学生的心灵深处一点一点的分离,剥落。让学生放手写我心,并给予成功激励,拓宽获取成功体验的途径。比如,开辟习作园地,学生想写就写,想评就评,作品想贴就贴;组织学生向报刊杂志广播电台投稿;参与各类作文竞赛;编订班级优秀作文选或鼓励学生编订自己的习作集;师生间通信交流沟通等等,树立“重在参与”意识,通过多种实践,摘取成功的果实,获得成功体验。

       二是多元标准。

        废除单一的评价标准,进行多元标准评价,分A、B、C三个等级,每个等级中又含有优、良两个等级,过一段时间,学生作文水平有了提高后,可以上升一个等级,如果退步了,则下降一个等级,这种评价方式对学生的促动很大,学生对自己的水平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追求进步的目标比较明确,并且“跳一跳,够得着”,能充分发挥评价的作用。

       四、实践小结

       在活动时间分配上我们可以看到学生的探究、研究占3/4,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同时在活动中,教师以普通参与者的身份参与讨论,同样的主体性,紧扣目前“双主体”的教学思想,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收集、处理信息并归纳总结的能力。在情商方面,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形成了集体荣誉感。

        要成功开展好主体分层作文教学的活动,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1)小组教学是一个时间跨度较长的(从课堂到课外)的活动,我们组织者一定要有耐心、毅力抓好每一环节。只有这样,我们小组教学的优势才能体现出来。(2)小组教学之所以效率高,就是运用了“以好带差”的原则。为此,我们在安排小组时,各组的好差搭配一定要恰当,一般比例是特1中3差1。(3)开展活动时,教师必须把握好主与辅的关系,“扶”与“放”的交替。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应是一个优秀的“掌舵手”,适时提出一些意见,以便学生能顺利到达彼岸。

        教无定法,在当今教育理论不继改革完善的过程中,教师只有 “以人为本”才能有效组织教学。由于水平有限,草就于此,就教于方家。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主体分层,探索创新” 在作文教学中,作者:徐梦媛,来源:未知,来源地址:)

分享到:





相关动态

写人记事,内容怎样生动?

写人记事,内容怎样生动?

2015-09-07 10:16

12930

知识要点: 1、写记叙文,会具体地写人记事,有较明确的中心思想。 2、会恰当地选择材料和组织材料。 3、能写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4、能运用具体的事例写出人物的某些特点。 考试说明: 1、记叙文构思六一诀 (1)一槌定音的开头 即开篇二三句或点出记叙重点,埋下行文线索,或明确主题思想、奠定感情基调。这样的开头,简洁洗练,直截了当。《回忆我的母亲》一文的开头,堪称一槌定音的典范。首句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交代写作缘由,次句先以我爱我母亲定下感情基调,再用特别是她勤劳一生点明主旨。短短两句,即成为全篇回忆母亲优秀事迹的十分清晰的总枢纽。 (2)一线穿珠的结构 即全文没有贯穿到底的中心事件,而是以主要人物的活动或品质为主线,组织典型而各有侧重的情节,统一服务于中心。这种结构避免了行文的旁逸斜出,使文章重点突出。魏...

写人是作文的基本命题

写人是作文的基本命题

2015-09-21 08:51

13534

写人是作文的基本命题。写人,可以侧重写人物的外部表 现,即写他在做些什么,或者有哪些动人事迹;也可侧重写人物的内心活动,写他在一件事面前,在与别人交往中,或在一种特定的环境中的内心变化,和随 之产 生的喜、怒、哀、乐之情;也 可以交错地写人的外部表现和心 理活动。 写人的文章应注意以下几点: ⒈交代清楚他是什么人,如他的年龄、性别、外貌、职业、 性情,及与自己的关系 。 ⒉要写出人物的特 点。就是要写出这个人 与其他人不同的地方。只有把特点写出 来了,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文章也才能与众不同,有了新意。 ⒊要通过 具体的事件来表现人物,决不能象老师给你写品德评语那样来写人。所选的事件要能充分表现这人性格和品质。当你把事情写好了,人物也就写好了。如当你读完《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以及《我的战友邱少云》以后,你对这两位英雄就有了深刻的印象了。 ⒋要抓住人物细微的动作及其变化,给予具体,生动的描写。即抓住细节...

高考作文审题:找共通之处

高考作文审题:找共通之处

2015-09-28 08:35

11101

高考在即,还是有不少考生对语文卷中的作文题感到心中没底,有些考生迷信押宝,有些则毫无章法地背诵范文,而事实上,只要在平时具备足够的积累,考试时拿到作文题目后认真审题,高考作文要想取得理想的分数并不难。 下面就以2005年上海卷高考作文试题为例,谈谈落笔前正确审题的重要性。 题目:阅读以下提示,根据要求作文 近年来,在课堂教育之外,以下现象大量进入我们的视野,请看一组广角镜: 镜头一:武侠小说风靡了几代读者,其实,以侠为人格理想,是一种由来已久的精神传统。言情小说则往往将花样年华与感伤情调交织在一起。这都是作品吸引青少年读者的原因。 镜头二:《中学时代》、《同桌的你》等流行歌曲唱出了莘莘学子的生活。幼稚和成熟,青春与成长,追求与迷茫,是一种难解的情结。在校园的绿草地上总有它的一席之地。 镜头三:时至今日,广告已成铺天盖地之势,连世界名曲也进入了某些广告。于是,高雅的古典音乐在一些青少年的耳中成了商品...

    本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