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拼的是实力,而不是颜值

来源:未知

作者:苗恒

发表于: 2015-12-04 08:49

作家任晓雯推出新作 接受专访称怕被称为“美女作家”

 ☆广州日报记者 孙珺

  任晓雯是不折不扣的美女,同时,她也是不折不扣坚持纯文学创作的作家,但是,她不喜欢被称为“美女作家”。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她笑称:“写作是拼实力的,把‘美女’和‘作家’组合起来安在任何一个认真写作的人身上都不合适。”她安然地待在她的写作世界里,时隔七年,继《岛上》、《她们》之后,重新执笔书写长篇小说,推出新作《生活,如此而已》。她将目光投向芸芸众生,这里面有你,有我,还有她自己。

 内容简介

  幼年蒋书因父母离异看尽世态炎凉;青春期的蒋书深感孤寂,渴望温暖与慰藉;大学时候与男友杨天亮确定恋爱关系。但蒋书未能拥有自立自强的坚定决心,总在不停变换工作和对男友的依赖中徘徊。求职遇到种种难题,父母各自成家后都受老病的折磨,相继向蒋书寻求经济和情感上的支持。

  正在蒋书失业、一筹莫展之际,大学同学沈盈盈乘虚而入,抢走了杨天亮。蒋书于腹背受敌的屈辱狂怒之中,把沈盈盈的裸照放到了网上散布以复仇。

  一连参加四届作文大赛

  从小就是乖乖女的任晓雯,在复旦大学读本科期间,参加了第一届至第四届的“新概念”作文大赛,连获成人组一次一等奖、三次二等奖。1999年,她开始发表文章,作品见于各大文学期刊,在文学圈内一度声名鹊起,颇让人惊艳。

  现在的任晓雯,走出早年对形式的探索,开始走“现实主义”的路子,她开了一个《浮生》的专栏,采访人物,一篇一个人物,每篇两千字,因为字数少,又是写一个人从以前到当下的生活,“几乎每篇都要改几十遍,确保每句话不是废话”。这样的积累为她的小说沉淀了厚实的基础。

  与之前的作品相比,新作《生活,如此而已》不仅延续了任晓雯一贯的精细绵密,在追求细节的精确与情绪的控制上,更显示了沉淀后的成熟与从容。

  任晓雯告诉记者,主人公蒋书的塑造源于她遇见的一个胖女孩,“冬天的北京街头,两只红肿的冻手,捽一份煎饼果子,边走,边吃,边哭,饼渣窸窣,落进羽绒服袖口。她留我一鼻子葱花气,和若干琢磨不清的感触。于是,两年后,有了这部小说。主人公是那个没空停在路边专门哭一哭的胖女孩;是每日上午九时,挤在办公楼电梯前,僵仰着脸,憋忍着尿,盯住层层停顿的指示灯的年轻人中的任意一个。”

  生活并非一帆风顺

  一般人看来,任晓雯是上天眷顾的人,美丽而又才情,名校毕业,万千宠爱。其实,她也曾经历过低谷,有五年时间,她几乎没有写出什么有感觉的作品,投稿也四处碰壁。

  2005年,任晓雯和朋友一起做茶叶生意,一边卖茶叶,一边写作。2008年,她出版了《她们》,让她意识到自己应该专注于写作。任晓雯特别注重细节的描绘,但又丝毫不拖泥带水,反映在文章里,就是心思细密地铺陈生活却又始终克制情绪。除却上海女作家特有的细腻外,她的这种特质恐怕还来自父亲的遗传。她说,父亲是个细致的人,很注重生活细节,“比如我无意中提到一个什么东西,他到了双休日,会默默跑去把这个东西买来。作为家里唯一的男人,我们跟他出去逛街时,他就在后面提包。我都不大敢在商场里多逗留,因为我眼睛盯住什么东西多了几秒,我爸就会说这个要买吗?”这样的父亲,会吃掉妻女所有的剩饭,也会在上班前对妻子很自然地说 “I love you”。

  对话任晓雯——

  每个人都可能产生隐秘的挫败感

  广州日报:您对语言的驾驭非常了得,叙述有种女作家比较少见的冷静和不动声色,如何养成这种风格?

  任晓雯:这是通过阅读、写作、反复修改而得的风格。写作是个手艺活,语感全凭经验拿捏。《生活,如此而已》修改了11遍;前一本长篇《她们》,39万字前后写了九稿;最近的《浮生》系列,两千字一篇,最多的一篇修改几十遍。

  广州日报:您早期的作品《岛上》、《飞毯》具有明显的“先锋”特色,但您很快就扎进了“现实主义写作”里,为何会如此转变?

  任晓雯:刚开始写作时,我有着初学者的兴奋和新奇感,觉得什么都能写,怎样写都可以,慢慢才形成比较稳定的趣味和风格。其实在看我来,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小说,有没有“先锋”这回事,都是可以商榷的。比如上世纪80年代的“先锋派”,都能从西方找到老师。所以,我认为,不妨把“先锋”理解为一个相对概念,一种与传统趣味疏离的态度。

  广州日报:您的笔下有很多在底层挣扎的普通人,您为何会有这样的视角?

  任晓雯:每个人都可能产生隐秘的挫败感,生命里总有无能为力的时刻。具体到每个人,遭遇各不相同,但对挫败感的体会却是相通的。我写普通人,也写挣扎和挫败,因为我本身就是个努力挣扎,并且充满挫败感的普通人。就比如《生活,如此而已》的主人公蒋书,她的困境其实是一代人的普遍困境。唯一一代独生子女,赶上了大学收费,房价高涨,养老负担重,婚恋压力大。如果不幸背景普通,资质家常的话,很可能成为被这个时代碾压在最底下的人。这样的年轻人经常在面前晃来晃去,我不会假装看不见。

  广州日报:您被人称为“美女作家”,怎么看待这个称呼?

  任晓雯:我挺害怕这个称呼的。在我看来,哪怕当模特当演员,都不是单纯靠脸的。写作就更是要拼实力了,它是一件枯燥、持久、需要付出很多精力的事。把“美女”和“作家”组合起来安在任何一个认真写作的人身上都不合适。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苗恒,来源:未知,来源地址:)

分享到:





相关动态

余华对话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作家要为饥饿的人写作

余华对话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作家要为饥饿的人写作

2015-12-04 08:58

4655

法国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与中国著名作家余华,在北京师范大学展开了一场精彩对话。两位作家从一个与现场观众都有关联的中间人读者这个身份切入,讲述了各自的写作与读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写作的意义所在。本文为现场实录精编。 ...

微写作如何让孩子进步?语文名师给你支招

微写作如何让孩子进步?语文名师给你支招

2015-12-04 09:04

4799

学生如何写作文、老师如何教作文?是一直困扰语文教学方面的疑难杂症。今天下午,来自长沙、株洲、岳阳、郴州等地的300多位中学语文教师来到雅礼雨花中学,参与作文教学论坛活动,交流经验,探讨问题。 首届写作教学名家论坛由长沙市雨花区教育局、雨花区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由雅礼雨花中学、刘炜伟语文名师工作室承办。活动旨在借力优秀语文工作室群落,构建作文教学研究平台,为雨花区师资建设、教研科研工作注入新鲜血液。 雨花区语文名师工作室首席名师刘炜伟以微写作大进步为主题,与大家分享了教学经验和成果。微写作的概念是相对于整篇写作的,是一种片段式的、碎片化的、随机的写作训练,写词、写句、写段等均属于此类。刘炜伟结合学生作文实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展示了微作文这一教学概念的灵活多样性,并强调要结合教材,与阅读教学交织进行,要充分利用教材文本和阅读课时资源。 刘炜伟语文名师工作室自成立以来,以语言学用、读写一体为研究课题...

看作家申赋渔怎么教女儿写作文

看作家申赋渔怎么教女儿写作文

2015-12-05 08:50

3983

因为我从事写作,家里的书比较多,从小也引导她多看书,少看电视,所以她书看得比较多。作文,也只是跟她说,我写我心,有什么写什么,跟着真实的感觉走。也因为这样吧,她平时的作文成绩并不高,因为不规范。“好作文”是有规矩的,就像是做数学题,跟真正文字没关系。...

    本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