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多“闷事”,才能让写作源泉不枯竭
来源:百家号
作者: 评论员赵强
发表于: 2022-08-09 16:02
写好生活中的事情,是对每个写作者最起码的要求。然而,就是这样的“事”,到了许多人手里,似乎笔有千斤重,无法尽情地去表现。即使勉强成文,本来是活生生的事例,写出来也显得非常枯燥,令人难以卒读。
看来,写事的本领对许多人来说都需要尽快提高。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写事呢?
我认为,要写好每一件事,必须先“闷事”。许多人认为,只要“两耳不闻窗外事”,心无杂念,心静如水,一心闭门读书,写作水平就会很快提高。其实,这只是一种愚见。
写作的源头是生活,倘若失去了生活,虽也能写出一些无病呻吟的文章,却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更别说让人兴致盎然地去读了。
我们每天都在生活中穿梭,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不一而足。倘若你对小到身边发生的事,大到国内外发生的要闻都不感兴趣,能写出好文章才怪。
《欢乐的时光》阙佳琪 9岁 选自《少儿画苑》国际少儿书画大赛
在写作上提倡“闷事”,就是要求写作者去热情地拥抱生活、关注生活,尤其要关注你身边每天发生的小事。
可能许多人会说:“我每天的生活太平淡了,找不出可以写作文的事。”其实,不是你身边缺少事,而是你缺少独到的发现和感悟。比如,在上学、工作的路上的所见所闻;等车、坐车时的焦虑;排队购物的感慨;学习、工作的忐忑不安;等待成绩公布时的紧张;上课回答问题的踌躇……
即使再不善观察的人,每天也会或多或少地碰到一些事。为了给自己所写的文章提供足够的素材,就不能绕开事,而是应该迎难而上,并想方设法搞清楚一些事的来龙去脉。
有的事看似同自己无关,但为了写作上的需要就必须“闷事”了。如果时间允许,你可以对一些感兴趣的事投入若干分钟。例如,你在路上碰到一位老人不慎摔倒在路边,这时会出现许多可能,如果你观察一下,定会获得很多写作素材。当然,如果你亲自投身到求助老人的行列中,那感触一定就更深了,写出的文章也一定会栩栩如生。
我有一个朋友,他每天都兴致勃勃,对生活充满了热情和关注。他每天上班都不会走一条固定的路线,为的是在路途中多看、多听。自然,他的文笔也不错,充满了风趣和幽默。
我以为,一个冷若冰霜的人,无论如何也不会写出感动人的文章。所以,要使你的文章熠熠生辉,不妨热情地投入到每一天的生活中去。紧张也好,单调也罢,总会有无数的写作素材等待你去开掘。因为“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新的一天不会再重复昨天的故事,投入进去吧,做个生活的发现者、参与者,自然会有收获的!
分享到:
相关动态
小学生作文教学不容小看,要打好基础循序渐进
2022-08-16 10:48
54685
三年级是小学生接触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在作文的教学中,要打好基础循序渐进。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相应指导和要求,...
中小学生写作必看:五大写作秘诀,让作文更精彩
2022-08-16 10:59
54129
作文其实并不难,但是为什么有些学生会为了写作文绞尽脑汁,而有的学生却轻轻松松的写出一篇优秀的作文,得高分,只因为他们掌握了作文写作技巧。...
推荐文章
架起文学与影视沟通的桥梁(坚持“两创”·关注新时代文艺)
2023-11-24
聚焦互联网时代书店转型
2023-06-21
如何玩转北京国际图书节
2023-06-16
240万字《广东文学通史》问世!广东省作协七十芳华正青春
2023-05-25
纪念林斤澜百年诞辰暨温州文学高质量发展恳谈会在温州举行
2023-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