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跃进:关于文学研究
来源:百家号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发表于: 2022-08-16 11:03
古人说:“立言之道有六难:学难乎渊该,事难乎综核,词难乎雅健,气难乎冲和,识难乎通融,志难乎沉澹。”(田同之《西圃文说》)其实,学、事、词、气、识、志这六个方面,不如刘知几《史通》用才、学、识这三个字的概括更好。识为主,才与学为辅。才、学、识为文学研究的三个支点。用今天的话来说,才就是艺术感受,学就是文献基础,而识则是理论素养,这是我们从事中国文学研究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艺术感受是基础,它源于艺术实践;而艺术实践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创作实践,二是阅读实践。创作实践不一定人人都有,但是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阅读实践自然是必不可少的。仅有阅读实践,并不能成为文学研究工作者。文学研究还有两个不可或缺的支点,一是文献基础,二是理论素养。这个道理不言自明,但是在实际研究过程中,三者之间的关系又有着许多剪不断、理还乱的问题。
文学研究与艺术感受密不可分,这是共识之一。问题在于,看了很多赏析之类的著作,每每叫人感到平庸乏味。为此,老师总是叫我们要有问题意识,于是我们拿起作品,顾不上欣赏她的美丽境界,而是像破案似的在字里行间寻找“问题”,结果艺术感觉离我们越来越远。
文学研究与文献基础密不可分,这是共识之二。问题在于,看了很多文献考订之类的著作,往往有支离破碎之感。有很多文章,纠缠于一些很难说得清的问题,争来论去,就像从圆心射向两个不同方向的直线,分歧只能越来越大。仅就某一点而言,似乎有一得之见,但是,倘若通盘考察,就不是那么回事了。这样的研究离文学越来越远。
文学研究与理论素养密不可分,这是共识之三。问题在于,看了很多理论著作,常常叫人激动,有“封狼居胥”意,而在实际操作中却又有两股道上跑车的感觉,两者很难找到结合点。表面上说得头头是道,实际上又对不上号。
著名学者胡厚宣说:“史料与史观是史学的两个方面,并不是对立的两种学说。史料与史观,必须共同相辅,才能成为史学。史料与史观,是一件的两种成分,任何一种是不能脱离了另外一种而独立了的。史学若是房屋,那么,史观是工程师,史料是木材砖瓦。只有工程师而没有木材砖瓦,和只有木材砖瓦而没有工程师,是同样盖不成房子的。只有正确的史观,没有正确的史料,和只有正确的史料,没有正确的史观,是同样写不出正确的历史来的。”(胡厚宣:《古代研究的史料问题》,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6页)
我也经常为这些问题困扰,只能不断地思索,不断地补课。经历了从文学青年到青年学人,从现代文学到古典文学,从古典文学到古典文献,从文献研究到理论思考,从文学阅读到经典研讨的不同阶段,虽然甘苦自知,我也很希望梳理出若干经验教训,不敢说金针度人,至少可以分享其中的酸甜苦辣。
——刘跃进
上一篇
如何提高英语作文的写作能力?分享到:
相关动态
无罪《剑王朝》:故事里的事和故事外的事
2022-08-16 11:07
40790
《网络文学名家名作导读丛书》于2019年出版,丛书的入选作者是目前公认的网络文学名家,入选作品是经过一段时间检验的代表作。...
给孩子的名家名篇 | 席慕蓉:孤独的树
2022-08-16 11:15
37231
在我二十二岁那年的夏天,我看见过一棵美丽的树。那年夏天,在瑞士,我和诺拉玩得实在痛快。她是从爱尔兰来的金发女孩,...
推荐文章
架起文学与影视沟通的桥梁(坚持“两创”·关注新时代文艺)
2023-11-24
聚焦互联网时代书店转型
2023-06-21
如何玩转北京国际图书节
2023-06-16
240万字《广东文学通史》问世!广东省作协七十芳华正青春
2023-05-25
纪念林斤澜百年诞辰暨温州文学高质量发展恳谈会在温州举行
2023-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