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流小作家作文赏析:月升于青天之上

来源:

作者:江妍悦

发表于: 2024-06-14 09:23

作者江妍悦  14岁

奖项等奖

来源《奔流·小作家》全国中小学生全息作文大赛

原文

  灯前一觉相思梦,惆怅醒来山月斜。               ——题记

  古人爱月,绘月之诗尤多。“雁子回时,月满西楼”“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字字珠玑,令人赞叹。吾每望月,只见其形态各异,云蔼虽沉,却难遮月光,一轮明月,寄人之情,从古至今,向来如此。

  月之容颜,非人可绘。其之光芒,明亮朦胧,似金似银,拾月光者,沉溺其中。伴曦之落,玉轮缓升,青天之上,独此一月,孤单惆怅。赏月者多,或伴茶同赏,茶香甘甜,明月皎洁;或随溪潺潺,溪水清澈,娥眉乍现。虽不见吴刚伐桂,然月中有影,引人遐想,虽不见嫦娥奔月,然云雾缭绕,谁人可晓?

  此情此景,不禁引人遐想,若有佳人起舞,丝竹伴之,岂不美哉?佳人伸手举足,一颦一笑,皆是风情,“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惹人怜爱。月光洒于手上,青丝沾满银光,“翩若惊鸿,宛若游龙”。琴声亦不俗,嘈嘈切切,既存爱恨之缠绵,亦有英姿之飒爽,醉于其中,无法自拔。月光伴琴声,声声入耳,引人驻足良久。忽从醉梦中醒,天地一玉轮,仅此一玉轮。



《月亮船》范益如  6岁

选自《少儿画苑》国际少儿书画大赛


  吾常伏案写作,或埋头于书海。已是深夜,并无友人相伴,唯有月,踏云而来,不论三更或半夜,月于此时愈亮,无一物可与之争辉。若乃仲秋时节,便引众人赏月团圆;亦有游子难以回乡,举头之时,忽见圆月,思乡思亲,不禁潸然泪下。

  吾于写作之路,宛如月于青天之上。初始,吾岔入写作之道,只因友人一戏言, 吾跃跃欲试,与其切磋。此人亦算吾启蒙之师,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不久后, 吾文采亦斐然,便算出师罢。此后,吾以梦为舟,不管他人以梦为马,不进则退。风逆水急,吾之扁舟难以平稳,行程极缓。正恰如月于黄昏之后,欲升于山头,却遭绝巘阻,众人只笑道月之羞,无人解其愁,吾虽受逆风之阻,仍勇立于潮头,乘风破浪,吾拾世界之一草一木,筑此文章,建成写作之道。月亦翻重山峻岭,奔赴天空,渐入仰望之人之目,月光落于左手之上,寄余光至吾所泛之舟,吾亦平添几分自信。遂沾沾自喜,溺于歌舞升平,坠落高台,过往之荣耀已殆尽,徒留孑然一身。月隐于云中,光芒内敛,静待云散,却沉于安乐,难以自拔。吾惊醒于深渊,奋力自救,文字尽于腹中,挥笔落墨即成章。云终是难抵月光,只可作罢。明月高升,于青天之上,照普天之土,琼楼玉宇,多添几分色彩,人民之欢乐,与日俱增。吾渐隐于世界之中,“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月又渐落于海中,待来日之亮相。

  月不仅乃吾之伴侣,亦是无数人之向往。今月曾照古人,古人之所想,亦乃我等之所虑,家国永安,山河月明,乃无数先辈之所驱。一抹中国红,自是需五星之捧,亦需月之光芒。黑夜之中,必有一轮明月,而那抹红光亦乃黑暗中之光明。此外,月亦是友人之感怀,光阴似箭,岁月如梭,不变之月,寄情永生。

  又一轮明月升于青天之上,吾又泛一叶扁舟于江海,亦携书剑路茫茫。


作文点评

     《月升于青天之上》是一篇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结构严谨、语言优美的文章。作者通过对月亮的赞美和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其独特的文学才华和深刻的人生感悟。


作文征稿

       全息作文网首页点击【全国中小学生全息作文大赛】专题页面,直接注册、参赛,按照提示提交作文作品。



(责任编辑:王慧芳)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分享到:





相关动态

奔流小作家作文赏析:大鹏何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奔流小作家作文赏析:大鹏何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2024-06-14 10:08

28191

君不见,历史长河贯古今,茂林美亭隐将来。天空蓝悠悠,白雪飘然然,隐雾藏处处,金光散破银。君不见,这历史化为微微细雨点点融入这雪白如暮雪的银幕之中,使暗淡己久的诗句重拾光彩,让铭记在心的诗人更添辉煌!...

奔流小作家作文赏析:酸

奔流小作家作文赏析:酸

2024-06-17 09:12

26706

我第一次觉得父亲是那样的脆弱。我再也忍不住了,眼泪夺眶而出,父亲注意到了身后的动静转过身来,笑着递给我修好的八音盒,父亲的手指粗大更衬的八音盒小巧,不知道他用了多长时间才把这八音盒复原。我强忍着内心的酸涩,一把抱住了父亲,重复地说着对不起。...

 奔流小作家作文赏析:好读书,读好书

奔流小作家作文赏析:好读书,读好书

2024-06-17 09:41

38337

要读书首先要喜欢读书,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光要喜欢还不行,要在读书时做到“四到”,分别为眼到、口到、耳到、心到。眼到是因为要看清字和标点符号,口到是因为有时会朗读出来,所以读的时候不仅要读准音,还要读出感情,该高亢的时候要高亢,该低沉的时候要低沉,耳到是要听读出来的有没有错,听到后就靠耳朵把讯息传大脑,然后由大脑传给嘴巴,最后就是心到了,在读时,不要读了就算了,一定要用心去想,去想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再想想自己的感受。只到做到这“四到”就一定会将书读好的。...

    本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