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驰电影美人鱼影评观后感:童话最感人 无敌最寂寞
来源:豆瓣电影
作者:苗恒
发表于: 2016-02-22 10:42
周星驰导演的作品《美人鱼》上映12日,便以24.68亿元的票房成绩,问鼎中国历史票房总冠军,一举刷新了《捉妖记》在2015年9月份24.39亿元的票房历史纪录。截止2月22日十点,该片的票房已超越27亿元人民币。那么高票房的背后究竟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呢?
2015年12月9日,美人鱼的第一款预告在万众瞩目下掀开了它神秘的面纱。对于这款预告,与往常一样,有褒有贬。对于这点我已经不感到稀奇了,周星驰从出道开始,到唐伯虎点秋香、大话西游、喜剧之王、少林足球、功夫、长江七号、西游降魔篇,哪部电影不是在争议之中走过来的?只是经过了时间的酝酿和洗礼,周星驰早中期的电影已然成为经典,而新电影在没有经过时间的考验下,自然非议颇多。只是在互联网时代,有谁真正有耐心去看周星驰三年打造的一部电影?有谁真正有耐心去等待时间对周星驰电影的打磨和洗礼?又有谁真正有耐心去体味周星驰电影掩盖的情感与思考?
让人感到悲哀的是,一款预告片刚刚出来,已经骂声连天了,曾经打造无数经典的周星驰不得不面对如今人心浮躁的信息化的互联网时代,然而令人庆幸的是,周星驰还是那个周星驰,他依然没有变,悲哀的只是我们,已经不再是曾经的我们了。
那么从这款预告片来看,周星驰坚持的有哪些?变了的有哪些呢?
有人说,这是一款再普通不过的预告片,可是我认为,这款预告片是典型的周星驰预告片,除了周星驰还真没有第二个人做得到。
从预告片中,我们可以得知,男主角是邓超饰演的,也就是说他担当的角色应该是年轻的周星驰所担当的,他上来第一句话就足够荒诞:“我刚才被人鱼绑架”。无论是他面对警官的无语,还是之后描述美人鱼疯狂的姿势,都非常流畅圆转如意。从邓超的表演,也可以看出周星驰导演风格的变化,之前《西游降魔篇》中文章的表演有浓重模仿周星驰的味道,可至少从预告片来看,邓超的表演风格仍然是他自己的。这说明周星驰已经从指导其他演员成为自己,到利用其他演员的表演特质来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了,在此片中邓超不仅仅是代替周星驰的角色,他是在周星驰的指导下诠释的属于他自己的角色。
对于《美人鱼》,也许很多人说周星驰和以前不同了。
其实从功夫开始,周星驰已经和之前完全不同了,从早期肆无忌惮的搞笑,到《国产凌凌漆》内敛的黑色幽默,到《食神》开始倾注他对人生的思考,到《喜剧之王》较为文艺的自传式的电影,到《少林足球》开始使用特效,周星驰经历了从电影技术、电影编剧到电影思想全方位的打磨和洗礼,这种洗礼不仅是在演技上的进步,更是对整部电影非常成熟的把握。《功夫》是周星驰天才的一次集中的爆发,这部电影无论是剧本、表演、节奏、音乐、美工、武打、特效等技术性的东西,还是电影思想和哲理的表达,都是非常完美无可挑剔,是完完全全的周星驰作品。其实不仅是功夫,包括《长江七号》和《西游降魔篇》,周星驰的导演风格一直都非常统一。这个时期,周星驰电影作品总结起来有如下特点:
1.自传性的作品:可以说每一部电影都是周星驰人生思想的集中表达,非常的密集,无论是《功夫》中讲述的功夫梦,还是《长江七号》的父爱梦和外星人梦,还是《西游降魔篇》的大爱小爱,周星驰每部电影都极力表达他自己的人生思考;
2.越来越童真:《功夫》里的棒棒糖和如来神掌,《长江七号》可爱的七仔,《西游降魔篇》的儿歌三百首,低幼的东西在周星驰这里得到了无限尊崇,周星驰的作品越来越童真;
3.洞察人性:从《功夫》里较为平面化的处理,到《长江七号》里对不同人在不同情形下丰满的情绪化处理,到《西游降魔篇》对人性复杂的犀利探讨和人的佛性的探究,周星驰越来越洞察人性,甚至精准到可怕的地步,我们可以期待《美人鱼》他会对人性如何进行更深入的探究;
4.风格跨度大:《功夫》的功夫、奇幻、暗黑、黑色幽默;《长江七号》的温情、科幻、现实;《西游降魔篇》的惊悚、恐怖、诡异、爱情,以及之后《美人鱼》的现代、科幻、环保、惊悚、爱情。周星驰作品的风格跨度越来越大,而且他越来越擅长将不同风格糅杂到一起,天马行空圆转如意。对他来说,风格已经不算什么了,讲故事才是最重要的;
5.情感越发细腻动人:周星驰的电影,尤其后期,追求的是“动人”二字。就像他在爱情上的处理,没有过度渲染,只消片刻动人,却让人难以忘记。周星驰后期电影情感上的处理越来越细腻敏感,直入人心;
6.坚持喜剧风格:很多人说,希望周星驰拍非喜剧。其实周星驰的喜剧只是他电影的元素之一,他的电影本来就有很多风格,没必要强求他去除喜剧元素。基本可以肯定的是,想让周星驰拍没有喜剧元素的电影,几乎不可能。周星驰曾经说,一部电影如果不搞笑,干脆就不要拍了,他还说“Laughing is such a magic key, it makes the world much better”,他本来就是立志于带给大家笑声的;
7.导演风格更加纯熟,圆转如意:从《功夫》开始,周星驰的电影草蛇灰线伏延千里,故事逻辑非常严谨,导演手法更加多变和成熟。根据目前透露出看到《美人鱼》的粗剪反应情况来看,这部电影很可能会超越他之前的作品;
8.周星驰已经把自己隐于幕后,将自己的演技和思想灌注于他电影的所有人身上,包括主角和配角,例如《西游降魔篇》时期周星驰接受采访,说“虽然我没有出演,但是里面所有人都是我”。例如《长江七号》里的小迪就是小号的周星驰,七仔更是周星驰的化身,七仔的表情都是周星驰做给特效师做出来的。《西游降魔篇》里更是处处都是周星驰,所有人都是周星驰,上面有分析,不多说。
9.才华宣泄地淋漓尽致:《西游降魔篇》是周星驰的思考和才华的一次令人惊讶的宣泄,但是即便如此,从周星驰接受采访给我的感觉就是,这部电影完全不能承载他的想象。周星驰经常说“时间不多了”,他的真正意思其实自己解释过,他说“我成日讲,年纪大了,时日无多,应该把握时间去把工作做好,再做多点……我心里面有好多idea,我希望可以将所有创意都拍成电影,实现出来。”
对于美人鱼,很多人的疑虑在于如下几点:
1.周星驰只是导演,并没有出演。
其实按照周星驰原本的打算,他在1997年的时候就完全退出幕前了,可他退出幕前却整整推迟了十年,到2007年《长江七号》,他最后一次出演配角,之后的《西游降魔篇》完全退出幕前。可见周星驰并没有打算一直做演员,其实从《唐伯虎点秋香》他首次全权导演开始,周星驰就已经把侧重点放在了导演工作上,他的导演经验是非常丰富,能力也是非常强的。当然,由于周星驰没有出演,我认为《西游降魔篇》中主角的表演是个软肋,模仿周星驰却没有周星驰表演的灵活细腻和丰富的层次感。然而从《美人鱼》的预告片来看,周星驰对演员的表演越发灵活,并不强求演员达到他的表演水平,而是更加深入挖掘演员自身的表演特质和天赋。如何把演员的水平发挥出来,如何利用演员的表演特质,如何将自己表演的精髓和演员本身结合起来,如何将不同的演员再同一部电影里和谐地展现出来,而不仅仅是让演员复制自己,是一个导演最重要的能力,从这一点看,周星驰在《美人鱼》中比《西游降魔篇》更加成熟和灵活,这是他的进步与成功。
2.大陆演员主导,失去周星驰味道。
其实很多人看周星驰的电影大多数是有国语配音的,也就是石班瑜配音版的周星驰电影。而看过粤语原版的都知道,周星驰本人的声线和风格与石班瑜是完全不同的。很多人模仿所谓周星驰的语录,无非是模仿的国语配音版而已,至于周星驰本人略有深沉层次丰富的配音,在大陆却很少有人真正欣赏。那么这里就存在一个问题,何为周星驰味道?有人说“无厘头”,恐怕周星驰本人都不乐意别人称他的电影“无厘头”,因为他的电影都是经过深入思考、无数次打磨出来的,完全不是什么不讲道理。
其实周星驰味道,最根本的并不在于所谓经典的国语配音的“哈哈哈哈”,而在于他肆无忌惮的嬉笑怒骂、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糅杂的风格、风格鲜明的周氏台词、细腻丰富的情感表达、对人性犀利的洞察和刻画、悲天悯人的情怀,他的电影总有一种深深的代入感,被他代入他光怪陆离的电影世界,我们心甘情愿被他带着一起哭一起笑,这才是周星驰电影真正的魔力所在。
而这种电影风格和魔力,与语言无关。大陆电影市场扩大是众所周知的,无论是从票房考虑,还是从周星驰希望更多人看到他的电影角度考虑,周星驰不可能不把重心放在大陆。那么与其我们看从粤语生硬翻译过来的国语版,倒不如直接欣赏周星驰指导的国语版原声的电影,听起来更舒服,何乐而不为?更何况,周星驰对电影的指导和把握,也不会因为语言差别就不同了。
3.周星驰更加倚重特效,而没有了“情怀”。
其实何为情怀?很多人所谓的情怀无非是儿时看到感到新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已。而现在还拍那种风格,就确定可以接受和欣赏吗?对于周星驰而言更是如此,时代在进步,周星驰比时代跑得更快,他更加不可能把自己囚禁在以前的风格里。周星驰曾经说过,电脑特效(Computer Graphic)可以让一个导演将他脑中丰富的画面展现出来,他也说过,电脑特效无论任何时候都是为了讲故事,最核心的仍然是故事。有了电脑特效,我们更加可以感受到周星驰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这难道不是好事吗?更何况,周星驰现在已然成为华语电影特效的佼佼者和领军人物。他每部电影对特效的使用和突破,一直是华语电影的风向标。我们看2007年他打造的绿色毛茸茸外星狗七仔和2014年大热的胡巴,就可以看出来周星驰对特效的把握是多么的成熟和前卫了。在华语影坛,我们有对特效把控如此成熟和先进的导演,难道不应该感到庆幸吗?
周星驰是一直在变的,他从来没有打算重复从前的自己,也会在每一部新作中进行不同的人生探讨正因如此,他的每一部电影都是一个突破,也正因如此,他的新作才总是褒贬不一,引起很多争议;
可周星驰却也是一直不变的,他的导演功力只是更加纯熟、他的思想表达仍然是一脉相承。从周星驰对音乐的使用、对喜剧风格的坚持、对童真和善良的坚持,让我们看到的依然是那个星仔。就如同《西游降魔篇》的联合导演郭子健说的,他看到周星驰,就像看到了430穿梭机主持儿童节目的那个星仔一样,他其实一直都没有变。
在李多钰的文章《西游降魔篇:人生不是一场温情脉脉的旅行—— 佛界的西游,魔域的周星驰》,有这样一段描述,我认为非常精辟:
对于周星驰,用任何人生教条来解释都将陷入诛心之论从而万劫不复。在人物评价上,我倾向于理解他看护他,就像理解每一个孤独的自己。一个奋斗不息的人,一个不给自己任何温床的人,一个从来不躺在大师桂冠上的人,一个从来不指望关怀的人,不应该得到理解和看护吗?在电影评价上,我倾向于认为,《西游降魔篇》是一部无法用任何学院派或专家式分析体系解释的电影。因为周星驰从来不打算在一部电影上面盖一栋房子,住在里面,再去拍别的电影。周星驰的每一部电影都建筑在荒原上,当电影成形,荒原成为熟地,他又走了,再去开垦别的地皮。这是一个令人扼腕叹息的人,也是一个令人由衷钦佩的电影行动家。
正因如此,我才会对周星驰有着毫无条件绝对的信任,我看周星驰作品,不为情怀,只因他是我相信永远会给我带来惊喜的那个人。
下一篇
贾平凹:读书的坏处有很多分享到:
相关动态
贾平凹:读书的坏处有很多
2016-03-09 15:54
41765
中学生朋友,一定要把书看重,什么都不要眼红,但可眼红读书,朋友可以不交或少交,书之友不能一日不交。贫困倒是当作家的准备条件,书是忌富,人富则思惰,要学会逼自己静心读书,深知书中精义。 好读书的坏处自然很多。譬如终生受穷别想当官,没个好身体,不是好丈夫,没有好人缘,性格古钻。但是,能好读书必有读书的好处,譬如能说天地之大,能晓人生之难,有自知之明,有预料之先,不为苦而悲,不受宠而欢,寂寞时不寂寞,孤单时不孤单,所以绝权欲,弃浮华,潇洒达观,于嚣烦尘世而自尊自重自强自立,不卑不畏不俗不谄。 凡能找到的书,不管文学、政治、哲学、历史、美学、天文、地理、医药、建筑、美术、乐理都要读读,若读书面窄,借鉴就不多,思路就不广。但是,切切又不要忘了精读,真正的本事掌握,全在于精读。世上好书,浩如...
朱光潜:给中学生朋友谈读书
2016-03-09 16:50
35188
你试抚心自问:你每天真抽不出一点钟或半点钟的功夫么?如果你每天能抽出半点钟,你每天至少可以读三四页,每月可以读一百页,到了一年也就可以读四五本书了。何况你在假期中每天断不会只能读三四页呢?你能否在课外读书,不是你有没有时间的问题,是你有没有决心的问题。 世间有许多人比你忙得多,许多人的学问都在忙中做成的。美国有一位文学家科学家和革命家富兰克林,幼时在印刷局里做小工,他的书都是在做工时抽暇读的。不必远说,你应该还记得,国父孙中山先生,难道你比那一位奔走革命席不暇暖的老人家还要忙些么?他生平无论忙到什么地步,没有一天不偷暇读几页书。你只要看他的《建国方略》和《孙文学说》,你便知道他不仅是一个政治家,而且还是一个学者。不读书讲革命,不知道光的所在,只是窜头乱撞,终难成功。这个道理,孙先生懂得最清楚的,所以他的学说特别重知。 人类学问逐天进步不...
阅卷老师批改考场作文的潜规则
2016-03-09 17:05
39278
如何在日常生活和考试中写出一篇令自己和老师都满意的优秀作文,是不少学生所困扰的问题,其实写好一篇作文是有一定“规则的”,那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老师们作文阅卷的6个“潜规则”吧:...
推荐文章
架起文学与影视沟通的桥梁(坚持“两创”·关注新时代文艺)
2023-11-24
聚焦互联网时代书店转型
2023-06-21
如何玩转北京国际图书节
2023-06-16
240万字《广东文学通史》问世!广东省作协七十芳华正青春
2023-05-25
纪念林斤澜百年诞辰暨温州文学高质量发展恳谈会在温州举行
2023-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