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曲赋简介

来源:未知

作者:徐梦媛

发表于: 2015-10-15 13:13


 
一.  定义:
  1、诗,是为吟咏言志的文学题材与表现形式。
  2、词又称曲子词、长短词、诗余,是配合燕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
  3、曲是一种韵文形势,出现于南宋和金代,盛行于元代,是受民间歌曲的影响而形成的,句法较词更为灵活,多用口语,用韵也更接近口语。
  4、赋是介于诗、文之间的边缘文体。

二.  区分:
  1、诗的创作一般要求押韵,对仗和符合起、承、转、合的基本要求。
  2、词的句式参差不齐,基本上是长短句。
        3、词中声韵的规定特别严格,用字要分平仄,每个词调的平仄都有所规定,各不相同。
  4、曲先有调,再按其所奏乐曲配词吟唱。

  5、诗大多为情而造文,而赋却常常为文而造情。诗以抒发情感为重,赋则以叙事状物为主。

三.  特点:
  1、诗分为古体诗和新体诗,如四言、五言、七言、五律、七律、乐府、趣味诗等。诗的创作一般要求押韵,对仗和符合起、承、转、合的基本要求。
  2、(1)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性的词调(词牌)。一般说,词调并不是词的题目,仅只能把它当作词谱看待。到了宋代,有些词人为了表明词意,常在词调下面另加题目,或者还写上一段小序。
              (2)、词一般都分两段(叫做上下片或上下阕),不分段或分段较多的是极少数。
              (3)、一般词调的字数和句子的长短都是固定的,有一定的格式。
  3、曲因是配合音乐的长短调,不论散曲或戏曲,其曲子前一般都标明宫调和曲牌名,且每种曲牌都属于一定的宫调。
  4、赋则以叙事状物为主,常常为文而造情。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诗词曲赋简介,作者:徐梦媛,来源:未知,来源地址:)

上一篇

秋声赋

分享到:





相关动态

忆江南·江南好

忆江南·江南好

2015-10-15 13:13

31074

江南是个好地方,我熟悉那里的风景。日出时,江边红花比火还红艳,春天里,一江绿水仿佛被蓝草浸染。怎能让人不常常思念美好的江南?...

玉蝴蝶·晚雨未摧宫树

玉蝴蝶·晚雨未摧宫树

2015-10-15 13:13

35904

晚雨未摧宫树,可怜闲叶,犹抱凉蝉。短景归秋,吟思又接愁边。漏初长、梦魂难禁,人渐老、风月俱寒。想幽欢。土花庭甃,虫网阑干。 无端。啼蛄搅夜,恨随团扇,苦近秋莲。一笛当楼,谢娘悬泪立风前。故园晚、强留诗酒,新雁远、不致寒暄。隔苍烟。楚香罗袖,谁伴婵娟。 译文:黄昏的风雨没有摧折宫树,可怜的疏叶,还抱着凉秋的寒蝉。入秋后白昼的太阳渐渐变短,吟思又接通了悲秋的愁端。夜间滴漏开始变长,使我的梦魂难耐难堪。人已渐入老年,风清月白的良宵美景全都透出秋寒。回想昔日幽会欢爱,如今庭院里的井壁上已爬满了青苔,蜘蛛网布满了栏杆。 无奈,啼叫的蝼蛄搅乱长夜,只恨我身如随秋抛弃的团扇,心似苦涩难言的秋莲,想当年对楼吹笛,谢娘她垂泪伫立风前。迟迟未返故园,勉强饮酒赋诗驱愁烦,新飞的大雁已经飞远,也不能替我传书致送寒暄。隔着苍茫的云烟,罗袖飘香的美人,有谁与你相伴? 赏析:此词是词人流贬后所作。本词上下两片以写景为主,以...

《望庐山瀑布》

《望庐山瀑布》

2015-10-15 13:13

31654

《望庐山瀑布》 年代:唐作者: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品评】 香炉,指庐山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其峰尖圆,烟云聚散,如博山香炉之状(乐史《太平寰宇记》)。可是,到了诗人李白的笔下,便成了另一番景象:一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地升起了团团白烟,缥缈于青山蓝天之间,在红日的照射下化成一片紫色的云霞。这不仅把香炉峰渲染得更美,而且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为不寻常的瀑布创造了不寻常的背景。接着诗人才把视线移向山壁上的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前四字是点题;挂前川,这是望的第一眼形象,瀑布象是一条巨大的白练高挂于山川之间。挂字很妙,它化动为静,维妙维肖地表现出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谁能将这巨物挂起来呢?壮哉造化功!所以这挂字也包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神奇伟力的赞颂。第三句又极写瀑布的动态。飞流直下三千尺,一笔挥洒,字字铿锵有力。飞字,把瀑布喷涌而出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

    本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