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们,别让你们的孩子成为一只流泪的蜗牛
来源:品读时刻
作者:张文亮
发表于: 2016-07-30 02:20
张文亮
上帝给我一个任务
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我不能走太快,蜗牛已经尽力爬,
为何每次总是那么一点点?
我催它,我唬它,我责备它。
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
彷佛说:“人家已经尽力了嘛!”
我拉它,我扯它,甚至想踢它。
蜗牛受了伤,它流着汗,
喘着气,往前爬…
真奇怪,为什么上帝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上帝啊!为什么?”
天上一片安静。
“唉!也许上帝抓蜗牛去了!”
好吧!松手了!
反正上帝不管了,我还管什么?
让蜗牛往前爬,我在后面生闷气。
咦?我闻到花香,
原来这边还有个花园,
我感到微风,
原来夜里的微风这么温柔。
慢着!
我听到鸟叫,我听到虫鸣。
我看到满天的星斗多亮丽!
咦?我以前怎么没有这般细腻的体会?
我忽然想起来了,莫非我错了?
是上帝叫一只蜗牛牵我去散步。
教育孩子,
就像牵着一只蜗牛在散步。
和孩子一起,
走过他孩提时代和青春岁月,
虽然,
也有被气疯和失去耐心的时候,
然而,
孩子却在不知不觉中向我们展示了
生命中最初最美好的一面。
孩子的眼光是率真的,
孩子的视角是独特的,
家长又何妨放慢脚步,
把自己主观的想法放在一边,
陪着孩子静静体味生活的滋味,
倾听孩子内心声音在俗世的回响,
给自己留一点时间,
从没完没了的生活里探出头,
这其中成就的,何止是孩子。
孩子是我们在这世上看过的最可爱的人
此文送给所有正处于忙碌中的爸妈们:
别让孩子成为一只流泪的蜗牛!
【诗歌赏析】很多家长都害怕自己的小孩输在起跑线上,但是其实,他们忘记了:人生不是短跑,也不是中长跑,是一场马拉松——马拉松从来没人抢跑,因为绝不会“输在起跑线上”。所以孩子,你一定要慢慢来!而作为家长,只需要,陪着自己家如同蜗牛般慢行的宝宝前行即可。
孩子的成长需要过程,孩子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孩子在完成一件任务的时候,就是他一个学习的过程,正是他采用的最为自然的、自主的学习方式。
但在现实生活中,在现实教育教学过程中,往往会有许多原因使得父母、教师没有过多的时间去给予孩子慢慢来,很多家长和老师都跟在孩子的后面,拼命催促孩子前行,只追求速度,不看过程,让自己和孩子都错失了很多人生的美丽风景,让自己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变成了相互折磨的时间,你觉得孩子让你操心,孩子觉得你们烦心。
每一种生物的成长都需要遵循其自然规律,尤其面对人,这种复杂的生物。他既有成长的共性问题的存在,也有其个性问题。无论作为父母,还是教师,所采用的教育方式应该随着孩子的成长特点进行相应改变,这样的教育方式孩子才易于接受,同时也会及时学到应该掌握的东西。
陪着孩子静静体味生活的滋味。教育孩子,就像牵着一只蜗牛在散步。和孩子一起,走过他孩提时代和青春岁月。家长们,别让你家孩子成为一只流泪的蜗牛。
分享到:
相关动态
安徒生奖得主曹文轩演讲稿:《文学:另一种造屋》全文
2016-07-30 02:20
36084
记得小时候在田野上或在河边玩耍,常常会在一棵大树下,用泥巴、树枝和野草做一座小屋。有时,几个孩子一起做,忙忙碌碌,很像一个人家真的在盖房子:一边盖,一边想象着这个屋子的用途……...
【揭秘】孔尚任的桃花扇是怎么写出来的?
2016-07-30 02:20
38799
中学课本上是有提到过孔尚任的。介绍这位著名剧作家的成就时,《桃花扇》是必不可少的一部作品。因为侯方域、李香君的缘故,《桃花扇》与商丘发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商丘,侯方域、李香君的故事不仅仅是文保单位讲解员讲解时必提的段落,更是百姓乐谈的民间故事。 大家都熟悉《桃花扇》的故事,却少有人能了解《桃花扇》背后的创作故事。这次,刘秀森老师就为我们带来了孔尚任创作《桃花扇》的前因后果。 《桃花扇》缘起明清更替 孔尚任,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塘,别号岸堂,自称云亭山人,孔子六十四代孙。山东曲阜人,生于清顺治五年(1648年)。孔尚任自幼聪慧,因为是孔子后裔,家庭的传承和熏陶使他从小便喜爱读书,对孔子创立的儒学深有研究。他出生的时代,清朝刚刚建立不久。当时,汉人和满人之间存在着对立情绪。 举一个小例子。汉人自古就对发式十分看重,《孝经》中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汉人成年之后,头发除了必须的...
蒲松龄笔下的齐天大圣孙悟空
2016-07-30 02:20
37501
《聊斋志异·齐天大圣》里有一个很有趣的信息,就是许盛认为《西游记》是丘处机写的,和我们所认定的吴承恩的说法大相径庭。其实,这也是有根据的。《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里的重要人物丘处机,也是中国史上一位很重要的真实人物,曾经受成吉思汗之邀,带着弟子历时两年零四个月,行程万余里,到达雪山行宫与成吉思汗论道。关于这件事,《射雕英雄传》也有描述,只不过把郭靖见成吉思汗的故事写得更详细,这是出于小说的需要。...
推荐文章
架起文学与影视沟通的桥梁(坚持“两创”·关注新时代文艺)
2023-11-24
聚焦互联网时代书店转型
2023-06-21
如何玩转北京国际图书节
2023-06-16
240万字《广东文学通史》问世!广东省作协七十芳华正青春
2023-05-25
纪念林斤澜百年诞辰暨温州文学高质量发展恳谈会在温州举行
2023-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