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秘诀大揭秘:你的记忆力是作文高手的隐藏武器吗?

来源:《奔流·小作家》编辑部

作者:王翔

发表于: 2024-09-29 08:55

  在文学的广阔天地里,每一篇佳作都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作者心灵深处记忆的流淌与情感的抒发。本文深入探讨了心理记忆与作文写作之间的紧密联系,通过分析全国中小学生作文大赛的优秀作品,揭示了记忆如何在写作中扮演关键角色,并提供了提升写作心理记忆能力的策略。

  一、记忆的分类及其在写作中的作用

  1. 记忆的分类

  形象记忆:它是直观感知的留存,如游览名胜后的深刻印象,能让作文场景生动再现。

  概念记忆:涉及抽象概念的记忆,为作文提供理论支撑和深度思考。

  情绪记忆:情感的积累与沉淀,是文学创作中情感表达的重要源泉。

  运动记忆:特别是书写技能的记忆,直接影响文字表达的流畅度与美感。

  2. 表象:从感知到思维的桥梁

  表象是记忆中保持的客观事物形象,它不仅是记忆的基础,更是作者进行思维与创作的必要过渡。通过表象,作者能够跨越时空限制,将过去的经历与当下的感悟相融合,创造出富有生命力的作品。

  二、记忆过程中的心理活动方式

  1. 机械记忆:依赖重复与死记硬背,适用于科技写作中对事实、数据的准确记忆。

  2. 理解记忆:建立在理解基础上的记忆,有助于深入掌握知识概念,提升作文的逻辑性与深度。

  3. 情绪记忆:最为复杂且富有感染力,它融合了感性与理性,是文学创作中不可或缺的灵感源泉。

  三、情绪记忆的独特魅力

  1. 古老与原始:情绪记忆能追溯至童年甚至更早,这些原始的记忆片段往往成为作品中最真挚、最动人的部分。

  2. 感性与新鲜:情绪记忆往往伴随着强烈的感官体验,使得每一次回忆都如同初见,为作品注入新鲜活力。

  3. 可塑与变形:记忆并非一成不变,它会在时间的洗礼下发生微妙的变化,为文学创作提供无限的想象空间。

  4. 无意与不自然:某些无意识的瞬间却能成为永恒的记忆,这种不期而遇的灵感往往能激发最深刻的创作灵感。

  四、如何提升写作心理记忆能力

  1. 增强观察力:细心观察生活,捕捉每一个细微的瞬间,为记忆积累丰富的素材。

  2. 深化情感体验:积极参与各类活动,丰富情感经历,让情绪记忆更加饱满深刻。

  3. 加强阅读与写作训练:通过阅读拓宽视野,通过写作锻炼表达能力,促进记忆与思维的深度融合。

  4. 运用记忆技巧:如联想记忆、故事化记忆等,提高记忆效率与准确性。

  写作是一门艺术,更是一场心灵的旅行。掌握好写作心理之记忆,就如同手握一把开启创作之门的钥匙。通过不断锤炼记忆能力,我们能够在作文中自由穿梭于现实与幻想之间,用文字书写出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作文征稿全息作文网首页点击【全国中小学生作文大赛】专题页面,直接注册、参赛,按照提示提交作文作品。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分享到:





相关动态

如何让孩子的作文语句通顺、语气连贯

如何让孩子的作文语句通顺、语气连贯

2024-10-08 09:13

25124

在孩子初学写作的过程中,语句通顺和语气连贯是基本要求,也是孩子们常常遇到的难题。不少孩子在写作时,第一句话或许还能顺利写出,但接下来的句子便如同断了线的风筝,难以接续。全国中小学生作文比赛中的一些作品也反映出这一问题。...

作文里的“童言无忌”VS“成人腔”,谁更胜一筹?

作文里的“童言无忌”VS“成人腔”,谁更胜一筹?

2024-10-09 08:15

20702

在写作文的广阔天地里,学生们常常会面临一个选择题:是用冠冕堂皇、听起来高大上的话,还是应该用质朴无华、充满童真的自己的话?通过分析中小学生的作文征稿作品,我们发现,答案更倾向于后者——用自己的话写作文,更能打动人心,也更能展现少年儿童特有的纯真与活力。...

如何在写作中突破陈规,写出新意?

如何在写作中突破陈规,写出新意?

2024-10-10 08:30

20487

在写作的世界里,新意是吸引读者眼球、触动人心的关键。然而,许多人在提笔时常常陷入困境,难以摆脱陈词滥调,导致文章缺乏新意,难以引人入胜。那么,如何在写作中突破陈规,写出新意呢?我们可以从全中国中小学生作文大赛的优秀作品中汲取灵感,进行分析和借鉴。...

    本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