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名句: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来源:《奔流·小作家》编辑部
作者:张一昂
发表于: 2024-11-27 11:41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在其词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的名句。以下是对这句名句的详细解析:
一、出处与背景
出处:这句词出自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背景:此词大约作于李煜归宋后的第三年,即他成为阶下囚之后。在这首词中,李煜通过对比自然永恒与人生无常,抒发了亡国后的深切悲哀。
二、字面意义
小楼昨夜又东风: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这里的“又”字表明此情此景已多次出现,加重了愁绪,也引出词人对故国往事的回忆。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这里的“不堪回首”表达了词人对故国的深深怀念和无法面对现实的痛苦。
三、深层含义
亡国之痛:这句词深刻反映了李煜作为亡国之君的无限哀怨。他通过春风和明月的意象,表达了对故国的深深眷恋和无法释怀的亡国之痛。
人生无常:词中的“又东风”和“月明中”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的变化,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时间的流逝。李煜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无奈境遇的感慨。
四、艺术特色
对比手法:这句词通过对比小楼、东风、月明等自然景象与词人内心的痛苦和哀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效果,增强了词的艺术感染力。
象征手法:东风和明月在这里不仅是自然景象的象征,更是词人内心情感的寄托和表达。它们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也象征着词人对故国的深深怀念和无法释怀的痛苦。
五、总结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这句词以其深沉的哀怨和动人的艺术魅力,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经典之作。它不仅是李煜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人类共同情感——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无奈境遇的感慨的深刻体现。
作文征稿:
奔流文学网首页点击【全国中小学生全息作文大赛】专题页面,直接注册、参赛,按照提示提交作文作品。
(责任编辑:张一昂)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分享到:
相关动态
解析名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2024-11-28 14:20
15222
“衣带渐宽终不悔”:这里的“衣带渐宽”形象地描绘了词人因为思念和忧愁而日渐消瘦,以至于原本紧身的衣带都变得宽松了。然而,尽管身体消瘦,词人却“终不悔”,即从不后悔自己的这份深情和执着。...
描写酒的古诗
2024-11-29 11:46
15673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李白(唐代) 诗句:“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赏析:诗人以月下的独酌为背景,通过想象与明月和影子共饮的场景,表达了对孤独的排遣和对自然的热爱。 这些古诗都以酒为题材或背景,通过不同的场景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不同感悟和追求。这些作品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风貌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解析古诗名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2024-11-30 10:57
19326
“秦时明月汉时关”:这里的“秦时明月”和“汉时关”是互文见义的写法,意味着从秦汉时期就存在的明月和边关。明月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永恒不变的自然界,而边关则代表着国家的边疆和防御设施。 “万里长征人未还”:描述了远离家乡、征战在外的士兵们,他们经历了漫长的征途(万里长征),但至今仍未归家。这里的“人未还”表达了士兵们对家乡的思念和无法归家的无奈。...
推荐文章
架起文学与影视沟通的桥梁(坚持“两创”·关注新时代文艺)
2023-11-24
聚焦互联网时代书店转型
2023-06-21
如何玩转北京国际图书节
2023-06-16
240万字《广东文学通史》问世!广东省作协七十芳华正青春
2023-05-25
纪念林斤澜百年诞辰暨温州文学高质量发展恳谈会在温州举行
2023-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