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尾无力:文章结尾显得仓促或没有深度怎么办?
来源:《奔流小作家》编辑部
作者:妍歌
发表于: 2025-03-19 09:03
一、诊断结尾"无力症":四大常见病灶
仓促收兵:事件描述完毕直接断句,缺乏情感升华(例:"比赛结束了,我很高兴。")
口号堆砌:空洞呼告替代深度思考(例:"这件事让我明白努力就能成功!")
跑题偏航:结尾引入与主题无关的新内容(例:写"母爱"却以"我喜欢小狗"收尾)
语言平淡:陈述句罗列,缺乏文学性表达(例:"今天真开心,希望以后还能参加。")
二、黄金结尾公式:观点+思考+意境
第一步:提炼核心镜像
用比喻/象征浓缩主题,替代直白总结:
✘ "这件事让我体会到坚持的重要性"
✔ "那些练习古筝的夜晚,就像一颗颗珍珠,被坚持的丝线串成发光的项链"(少儿作文比赛获奖作品节选)
第二步:架设思考阶梯
从个人体验延伸至普世价值:
记叙文:
"当摔倒的老人握住我伸出的手时,我忽然明白:善意是会发光的种子,只要播撒,就能长成照亮世界的森林。"
议论文:
"人工智能或许能替代计算,但永远无法复制人类在困境中迸发的创造力——这正是文明最珍贵的基因。"
第三步:营造余韵空间
用场景描写/设问留白引发回味:
场景式:
"夕阳把母校的砖红色教学楼染成蜜糖色,我知道,那些在这里生长的勇气与梦想,终将长成遮风挡雨的大树。"
哲思式:
"当科技开始书写诗歌,人类该用怎样的笔触,在数据洪流中守护心灵的温度?"
三、特殊文体结尾秘籍
四、实战演练:病文升格
原结尾:
"这次环保活动让我知道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以后我要多参加这样的活动。"
升级后:
"当亲手栽下的树苗在春风中舒展嫩叶时,我忽然触摸到了生命的接力棒——今天我们守护一片绿荫,明天它们将馈赠整个星球以清新的呼吸。"
五、以赛促写:在竞赛中淬炼结尾艺术
参与少儿作文比赛是提升结尾能力的捷径:
精准反馈:评委点评直指结尾逻辑漏洞与情感断层
标杆效应:分析获奖作品的"豹尾"结构(如《奔流·小作家》中小学生作文大赛的特等奖作品常以意象收束)
限时训练:比赛压力激发思维爆发力,倒逼结尾构思效率
有力的结尾不是华丽的辞藻堆砌,而是思想的闪电划过文字的夜空。下一次落笔时,不妨把结尾当作与读者的最后一次握手——要传递温度,更要留下值得反复摩挲的纹路。此刻就开始修改你的作文结尾吧,或许下一次少儿作文比赛的领奖台上,正等待着一个余音绕梁的故事。
下一篇
情感密码,如何解锁写作新魅力?分享到:
相关动态
情感密码,如何解锁写作新魅力?
2025-04-16 11:35
19568
在写作的浩瀚宇宙中,每一位怀揣文学梦想的同学都是一颗独特的星辰,渴望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璀璨光芒。然而,你是否曾在寂静的夜晚,对着空白的稿纸满心故事却难以动人?是否苦恼于笔下的文章干巴巴,像一杯寡淡的白开水,无论怎么用力,都难以让读者产生共鸣?别担心,《奔流小作家》全国中小学生作文大赛宛如一座明亮的灯塔,为你照亮写作前行的道路,为你提供成长的广阔舞台,助你攻克写作难题!...
文章为何让人一头雾水?——论观点不明确如何模糊中心思想
2025-05-20 09:08
3093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海量的文字内容,从社交媒体的短文到学术论文的长篇大论,无一不试图传递某种思想或信息。然而,并非所有的文章都能达到其预期的效果,尤其是当文章的中心思想模糊不清,读者难以捕捉到作者真正想要表达的观点时,这样的文章往往难以留下深刻印象,甚至可能让读者感到困惑和不满。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文章观点不明确,进而模糊了中心思想呢?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
推荐文章
架起文学与影视沟通的桥梁(坚持“两创”·关注新时代文艺)
2023-11-24
聚焦互联网时代书店转型
2023-06-21
如何玩转北京国际图书节
2023-06-16
240万字《广东文学通史》问世!广东省作协七十芳华正青春
2023-05-25
能不能用AI代写论文、代写作业?
2024-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