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法”扩写古诗词名句

来源:全息网

作者:本站编辑

发表于: 2012-04-01 17:03

    扩写古诗词名句是经常出现的扩写题题型之一。它融合了古典诗词鉴赏、片段作文两个重要考点的内容,能有效地考查同学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做题时,很多同学都有“老虎吃天,无处下口”那种力不从心的感觉。我认为,应抓住“还原情境”“构设画境”“表现意境”三个步骤,按部就班进行解答。
  例将“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扩写成100字左右的短文。要求不改变原词意境。
  答题分析:
  
1.还原情境
  “杨柳岸,晓风残月”一共才七个字,乍一看,给人无从下手的感觉。其实,要求扩写的诗词名句一般都出自同学们非常熟悉的课本,题目本身已经给了同学们解题的隐性已知条件——诗句的情境因素。
  做题时首先应该还原诗句的情境,通过回忆全诗或全词弄清该情境包含的三项内容:时间、地点、人物,然后就可以确定解题的切入点,根据自身的爱好和特长扩写了。
  此外,还原情境还可以避免张冠李戴、自相矛盾的错误出现。比如,有的同学把“杨柳岸”扩写得春光旖旎、春意盎然,如果在还原情境时,想到词中写的是深秋清晨的景物,就能避免这样的失误了。
  本题在还原情境后可得出如下结果:时间——深秋清晨;地点——某个泊船的渡口;人物——离别情人的“愁人”。
  2.构设画境
  古诗词中的很多名句,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等都具有强烈的画面感。“杨柳岸,晓风残月”虽仅七字,但七字中包含一近一远两个画面,极有层次,且符合情理。作者由近及远,先描摹岸边“杨柳”,后绘写天际“残月”,完全符合人视物的顺序及习惯。
  扩写时,应充分尊重作者的构设,将画面一个个有序展开,突出景物描写的顺序感、方位感、画面感。依据作者思路来布设写景的顺序和画面,不仅可以减少答题构思的时间,而且能使答题更准确更到位。
  3. 表现意境
  古诗词非常强调意境。要使诗歌有意境,就要在诗中的景物描写中融入或明或暗、或隐或显的感情。而扩写题往往都有“不得改变原诗(词)意境”的要求,因而首先要体会原诗所蕴涵的感情,然后将这种感情融入扩写中原诗感情为悲;扩写文字感情即定调为悲;原诗感情为喜,扩写即定调为喜,二者绝对不能冲突、矛盾。
  对例题,同学们应该细心体会“残”字所蕴涵的丰富情感,挖掘出作者借此表达的情愫,并在扩写中表现出来。
  参考答案: 秋日清晨的寒意,唤醒了因畅饮离情而酩酊的词人。渡口已不是昨日的渡口,情人的身影也早已不见。杨柳依旧是昨日的杨柳,只是少了被柳枝牵萦的裙裾。飘零的衰黄柳叶,带着如泪的清露,沾上词人的衣襟,也沾上词人的心魂。晓风微起,似纤纤玉手分开密密的柳烟,一弓残月映入词人的眼帘。那是离人苍白的面容和孤寂的眼?
  最后,我认为同学们应该在复习时熟读乃至背诵教材中的诗词,并试着翻译诗词中的经典写景名句,以增强文言、现代语言之间的转换能力,从而提高自己扩写古诗词名句的能力。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本站编辑,来源:全息网,来源地址:)

分享到:





相关动态

高考常见病句类型透视

高考常见病句类型透视

2012-04-01 17:03

20591

■分句含有两个以上动词且不是连动或兼语式关系,易杂糅。如:高速磁悬浮列车没有轮子和传动机构,运行时与轨道不完全接触,列车的悬涪驱动、导向和制动都靠的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此句属于句式杂糅,都靠的是利用...

高考常见病句类型透视

高考常见病句类型透视

2012-04-01 17:03

17926

■分句含有两个以上动词且不是连动或兼语式关系,易杂糅。如:高速磁悬浮列车没有轮子和传动机构,运行时与轨道不完全接触,列车的悬涪驱动、导向和制动都靠的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此句属于句式杂糅,都靠的是利用...

新课标八年级文言文通假字一览(上下册)

新课标八年级文言文通假字一览(上下册)

2012-04-01 17:03

21333

八年级(上册)16、便要还家要(yāo)通邀《桃花源记》17、身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有(yǒu)同又《核舟记》18、诎右臂支船诎(qū)通屈《核舟记》19、虞山王毅书远甫刻甫(fǔ)通父《核舟记》20、左手倚一衡木衡(hng)同横《...

    本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