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感悟
来源:未知
作者:佚名
发表于: 2012-09-27 10:25
秋风
喧嚣遁入了宁静。浅唱或是低吟,总听见麦田破响的声音。风来时,植物都在保持端端正正的军礼。
地平线被划出的伤口,那是岁月在摇曳。泛黄的苍茫,在风的垭口上,呼唤迟归的暮色,散文留恋。秋天的风,走得如此之蹒跚。
秋天,有风。是谁把柳条弹奏的悠扬动听。
秋雨
一肩残月,满目秋水。离别怀旧的幕布,沧桑泣立的舞台。挥手已迷蒙,回头却在烟雨中。
用情思打湿土地,淅沥无际。
独立在雨中,意境盎然。听到的,只是消瘦的足音。褪色的,已然无痕。
秋雨缠绵,缩短了天空与大地的距离。
秋雨过后,感悟茂密。秋雨无声成了树根的部分。
秋叶
不是衰退,而是给后来者留下的空位。
落红的枫叶,埋没了山径。只有阳光和落叶的声音,碰撞得如此清脆,散文新生。告别的瞬间,摔满了大地的相思。
石头上的花朵,见证了一年时光的磨砺,拒绝着败花的泪滴。
秋田
耕牛踩碎了晚霞,流水分解了龟裂。稻香煮在清晨。夕照下,涟漪宛如村子的皱纹。
金黄已被泥土收割,根部的成熟,让离开那般从容。一只挥动的手臂,把天空划出道道彩虹。
秋田饱满,像一个孕妇,在温馨的病房,喜悦等候。
秋语
飞鸟无痕,云层有影。肢体的语言不再有障碍。万物就简单的如此相依。
秋天的景色,迷恋得太多。一只独静的笔,散文在夜里汩汩流动,响彻了通夜的乡愁。
秋天的落叶,不小心,洒满了纸的苍白。
上一篇
描写秋天的散文赏析下一篇
读书的故事——高尔基分享到:
相关动态
读书的故事——高尔基
2012-11-13 08:20
28285
一次,高尔基在烧水时,读书读得入了神,没有发觉水早就烧开了,结果把茶缸烧坏了。这下可闯了祸,凶狠的女主人抄起一根松木棍,不容分说就朝高尔基身上打来,一边打还一边骂,把高尔基打得遍体鳞伤,以至不得不请医生来看。高尔基身上青一块,紫一块,有的地方都渗出了血,木刺都扎进肉里去了。医生从他的背上拔出了十二根木刺,并非常义愤地鼓动高尔基去告发。 女主人这时害怕了,她生怕高尔基去告她虐待罪。马上换了一副可怜的面孔说:孩子!只要你不去告发我,你提什么条件我都答应。 你说话算数? 是的。女主人无可奈何地说。 只要你允许我在干完活后可以读书,我就不去告发你。 女主人极不情愿地答应了。这样,高尔基因祸得福,以皮肉受苦的代价,换来了多余时间读书的权利。...
芭蕉练字——怀素
2012-11-13 08:51
27317
怀素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书法家,他的草书称为狂草,用笔圆劲有力,使转如环,奔放流畅,一气呵成,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 怀素自幼聪明好学,他在《自叙帖》里开门见山他说:怀素家长沙,幼而事佛,经禅之暇,颇好笔翰。他勤学苦练的精神是十分惊人的。 因为买不起纸张,怀素就找来一块木板和圆盘,涂上白漆书写。后来,怀素觉得漆板光滑,不易着墨,就又在寺院附近的一块荒地,种植了一万多株的芭蕉树。 芭蕉长大后,他摘下芭叶,铺在桌上,临帖挥毫。由于怀素没日没夜的练字,老芭蕉叶剥光了,小叶又舍不得摘,于是想了个办法,干脆带了笔墨站在芭蕉树前,对着鲜叶书写,就算太阳照得他如煎似熬;刺骨的北风冻得他手肤迸裂,他还是在所不顾,继续坚持不懈地练字。他写完一处,再写另一处,从未间断。这就是有名的怀素芭蕉练字。...
名人故事:孙敬勤奋读书
2012-11-19 08:44
27426
孙敬是汉朝信都(今冀州市)人。他年少好学,博闻强记,而且视书如命.晚上看书学习常常通宵达旦。邻里们都称他为闭户先生。 孙敬读书时,随时记笔记,常常一直看到后半夜,时间长了,有时不免打起瞌睡来。一觉醒来,又懊悔不已。有一天,他抬头苦思的时候,目光停留在房梁上,顿时眼睛一亮。随即找来一根绳子,绳子的一头拴在房梁上,下边这头就跟自己的头发拴在一起。这样,每当他累了困了想打瞌睡时,只要头一低,绳子就会猛地拽一下他的头发,一疼就会惊醒而赶走睡意。从这以后,他每天晚上读书时,都用这种办法,发奋苦读。 年复一年地刻苦学习,使孙敬饱读诗书,博学多才,成为一名通晓古今的大学问家,在当时江淮以北颇有名气,常有不远千里的学子,负笈担书来向他求学解疑、讨论学问。...
推荐文章
架起文学与影视沟通的桥梁(坚持“两创”·关注新时代文艺)
2023-11-24
聚焦互联网时代书店转型
2023-06-21
如何玩转北京国际图书节
2023-06-16
240万字《广东文学通史》问世!广东省作协七十芳华正青春
2023-05-25
纪念林斤澜百年诞辰暨温州文学高质量发展恳谈会在温州举行
2023-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