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记叙文中叙述的技巧

来源:未知

作者:王慧华

发表于: 2012-10-25 11:29

      叙述是记叙文中最基本、最主要的表达方式,其他诸如描写、抒情、议论等都要建立在叙述的基础之上,在叙述的扶持下发挥作用。记叙文要想写得美妙而有魅力,关键在于叙述要生动感人、耐人咀嚼。那么,我们在记叙文写作过程中,如何才能叙述得生动感人呢?
  叙中寓情。所谓叙中寓情,就是在叙述过程中,将自己对事情的认识、态度和感情等,不露痕迹地融入其中。我们要想写出好的记叙文,记人叙事就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有寄寓。在叙述客观的生活真实时,字里行间要洋溢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让人读了感到自然亲切,真实可信。我们可以用《记念刘和珍君》中的一段为例:
  我没有听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自然,请愿而已,稍有人心者,谁也不会料到有这样的罗网。但竟在执政府前中弹了,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创伤,只是没有便死。同去的张静淑君想扶起她,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立仆;同去的杨德群君又想扶起她,也被击,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但她还能坐起来,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
  这一段是叙述刘和珍等人在执政府前遇害的情景,它只是平静地记述事实,有些字句甚至显得有些冷漠,如“于是死掉了”。但是我们却能从中读出极强烈的情感来,冷静的叙述后面是作者对死者的深切悼念,是对北洋军阀暴行的悲愤控诉,具有撼人心魄的力量。
  曲尽其妙。记叙文如果平铺直叙,会使人一览无余,兴味索然,只有写得曲折生动,跌宕起伏,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产生无穷的魅力。所以,历来的文章家都十分重视叙述方法的变化,把文章写得波澜起伏,曲尽其妙。如王蒙的纪实短篇《羊拐》中的片段:
  “我怎么没有拐呀!”这声音一直在我们耳边回响,使我们热泪盈眶。找拐,这就是我和妻子与儿子的首要任务。甚至去维吾尔朋友家做客,吃完饭还要探询刚才吃过的羊肉是否留下了拐。果然,一年过去了,我们积累了一口袋羊拐,洁白的,染上颜色的,光滑的,多彩多姿,琳琅满目。
  “我们给你带来羊拐了!”为了送拐,我们提前了探亲的行期,满怀高兴地把一口袋拐倒了一桌子,就在她面前。
  没有兴奋,没有感谢,她看了看拐,说:“我们早就不玩拐了,我们现在玩的是跳猴皮筋。”
  这里记述的是作者的亲身经历,当时他被调到新疆,小女儿自己留在北京,寄养在亲属家里。当父母的无法照顾自己的孩子,内心里总有一种无法解脱的愧疚感。当知道小女儿想玩羊拐时,他们用了一年时间积攒。但当他们满怀喜悦地将羊拐拿出来之后,却是这样的结果,父母的愧疚感不能平复,反而又增添了许多辛酸。文章叙述完事件后便戛然而止,无限的遗憾留待读者去体味。
  虚实相间。实写就是直接叙述事实,给文章以现实感和逼真感;虚写则是间接渲染,侧面暗示,它的作用是可以给读者留下充分的想象空间,使文章更具含蓄之美。在写作过程中,实写和虚写常常组合使用,相互补充。以《三国演义》中“关公温酒斩华雄”中的一段为例,前边写华雄连斩诸侯联军几员大将,杀得对方一时无将可派,此时关羽出场了,这一段用重笔实写:
  阶下一人大呼出曰:“小将愿往斩华雄头,献于帐下!”众视之,见其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声如巨钟,立于帐前。绍问何人。公孙瓒曰:“此刘玄德之弟关羽也。”绍问现居何职。瓒曰:“跟随刘玄德充马弓手。”帐上袁术大喝曰:“汝欺吾众诸侯无大将耶?量一弓手,安敢乱言!与我打出!”……关公曰:“如不胜,请斩某头。”
  这一段写得有声有色,都是为“关公温酒斩华雄”作铺垫,而本当是十分激烈精彩的格斗场面,作者却用了虚写:
  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推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
  这几句尽管没有直接描写战斗场面,而我们却可以通过自己的想象,真切地感受到关云长“万马军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般”的无比神勇。
疏密有致。记叙文在叙述过程中,应该突出重点,疏密有致,详略得当,这样文章才会主旨鲜明,耐读耐品。反之,面面俱到,平均使用力量,文章就会显得单调乏味,不能感染读者,令人难以卒读。
  文章内容哪些该详述,哪些该略叙,这是由文章主题决定的。清人唐彪说得好:“详略者,要审题之轻重为之。题理轻者宜略,重者宜详。”这就是说,从文章的主旨出发决定详写、略写。与主旨关系大的,是表现“题理”的重处,应当详写;与主旨关系小的,是表现“题理”的轻处,宜轻描淡写。古人在谈论这个问题时,用了两个生动、形象的比喻,一是“用墨如泼”,一是“惜墨如金”,是很有见地的。历来的名品佳作,在表达上都讲究疏密有致,详叙略述处理得十分恰当。如鲁迅《藤野先生》一文,主要赞扬日本学者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追述自己当年为国为民而弃医学文的思想变化,表达要同反动派战斗到底的决心。因此,文章对在仙台与藤野交往及弃医从文的原因写得详细,而在东京的学习生活则讲得很少。这样叙述,主次分明,详略有致。
  学会有详有略的叙述,一方面表达方式富有变化,使文章跌宕多姿,避免了流水账式的叙述;另一方面主次分明,主旨鲜明,文章的表情达意更完美,更有生气。
  妙设悬念。所谓妙设悬念,就是运用提出疑问、摆出矛盾、设置疑团的方式进行叙述,以引起读者的兴致,引人入胜,给读者带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审美快感。如一篇大家都很熟悉的课文《枣核》,老作家萧乾动身要到美国去讲学,自然也要去看看旧时同窗。动身前,这位旧时同窗再三托付萧乾一定给他带几颗生枣核。文章就从朋友索要枣核起笔,开篇就设悬念。几枚枣核普通极了,朋友却再三托付,这是为什么呢?(一悬)到了朋友相聚时,该有多少话要说,可是朋友却急切地索要枣核并托在掌心,而将家乡来的朋友“冷”在一旁,这又是为什么呢?(二悬)……直到踏访后花园,通过朋友倾吐思乡之情,才道出了美籍华人索要枣核的原因,解开了悬念。作者用枣核设置悬念,使这篇不足千字的短文写得有张有弛,深深地吸引着读者。
  又如何为的《第二次考试》,文章一开始就叙述了苏林教授遇到一件奇怪的事情:考生陈伊玲初试时“成绩十分优异”,而复试时却“使人大失所望”。这个问题一下子就把读者的心“悬”了起来,这是为什么?苏教授对这件事情会如何处理?作者不讲原委,用这个悬念紧紧抓住我们的心,使文章波澜起伏,让读者的阅读情趣不断高涨,富有强烈的艺术魅力。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王慧华,来源:未知,来源地址:)

分享到:





相关动态

写人要凸显个性

写人要凸显个性

2012-10-25 11:45

28135

记叙文写人应该写出清晰乃至丰满的人物形象,要突出人物的个性,因此,要有选择地对人物的外貌、行动、语言、心理以及人物活动的环境展开深入细致的描写。写作过程中,应做到精心选材,打磨传神的细节以凸显人物的独特个性。 一、描摹神态,突出个性变化。 神态与人物思想感情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内心活动常常从人的神态变化显示出来,描摹人物神态的细微变化,能准确刻画人物性格。在具体行文中,我们可以巧用神态变化来描写人物,如《惩罚》一文中有这样一个片段: 只见爷爷苦着脸站在正坐在床上面目不善的奶奶的跟前。认不认罚?奶奶语气冰冷。看到奶奶凶狠的眼神,爷爷知趣地向门外走去。这时我却看见奶奶偷偷地笑了 奶奶在爷爷面前面目不善语气冰冷,爷爷一转身便偷偷地笑了,神态的变化鲜明生动地反映了奶奶面狠心慈却又不失可爱的性格特征。 二、语言描写,表现个性特征。 记叙文中的语言描写要做到精炼传神,符合人物个性,写出情感和性格特征来,即...

小学生写状物作文,该从哪入手

小学生写状物作文,该从哪入手

2012-11-19 10:29

30043

物,大体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动物,如马、牛、羊等;一类是植物,如花、草、树等;还有一类是静物,如书、文具、小闹钟等,也称为物品。 写状物作文,就是让同学们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去描绘这些物体,表达出我们的感情。由于儿童对动物、植物和自己心爱的物品有着特殊的感情,所以状物作文成了培养学生观察事物、描写事物和感受事物的良好素材,也就成了中小学生作文训练的重要题材。 写状物作文,是小学生作文训练的重点之一。进行状物作文训练能够培养和提高同学们观察事物、认识事物的能力。 然而,正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写状物作文,不仅仅要写清楚这个动物,植物,或者物品本身是什么样的,还要通过所写的物表达思想感受、情感、评价、意义等,也就是要做到主题突出。这是状物作文的根本所在。 所以,状物的作文一般的写法是:状物作文=本物+故事+情感。本物+故事+情感是所有状物作文的普遍规律,无论写什么物都包括这三个部分。 本物包括:来历外表形象...

高中作文写作基础训练

高中作文写作基础训练

2012-12-01 08:23

29430

越来越浮躁和急功近利的高中作文教学,已经迫不及待到不顾学生初中一人一事记叙为主的写作基础,也不等高中慢慢引导转变需要渐进的过程,直接在区统考就要求以议论为为主的话题作文。我的急就章是紧急作以下三项训练。实际效果又发现学生完全没有一般思想认识的基础,真正可见现在所谓合格教育的成效,和高中教学要求的架空作业。所以,再附上我以往整理常见话题作文论证角度举隅以供临考抱抱佛脚: 初高中作文的脱胎换骨 一、文章形式的革命夹叙夹议 尽快脱离初中只重记叙,笼统归结的写法。高中的作文记叙只向最高水平开一条缝,你得复杂记叙,融情思与哲理于一炉,有最动人的细节和最精美的表达,巧妙蕴含深刻的思辨和无穷的回味,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更不是学不会议论抒情的同学的避难所。所以,比自己多练议论,远比固守初中记叙的窠臼要有前途。高中的记叙必须简约,只提炼能说明自己观点的内核,而尽量舍弃叙述的完整过程与细节。叙,惜墨如金;而起...

    本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