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常见词语误用例析

来源:未知

作者:王慧

发表于: 2013-01-11 08:42

   1.名词误用

  (1)李大夫总是耐心地指导她把病历写得完整、清晰、条理。(“条理”本是名词,此处误用为形容词,可改为“有条理”)

  (2)你这种行为就不中国了。(“中国”是名词,可改为“不是中国人的行为”)

  2.动词误用

  (1)这是一个多么感动的场面啊!(“感动”是一个动词,此处误用为形容词,可改为“感动人”或“让人感动”)

  (2)思维这个词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使用。(“使用”是动词,此处使用显得冗繁,可去掉)

  3.形容词误用

  (l)他简简单单的两句话,顿时使我心中有一种无可名状的沉重。(“沉重”是形容词,此处误用为名词,可改为“沉重感”)

  (2)这本书精装本与普及本的定价悬殊一半多。(“悬殊”本是形容词,此处误用为动词,可改为“相差”)

  4.代词指代不明

  (1)在三年的高中生活中,我的进步很大,因为老师对自己都是严格要求的。(“自己”究竟指老师还是指“我”呢?根据语境可将“自己”改为“我”或“我们”)

  (2)在老校友聚会的那天,张青和王捷一见面,他就说:“你还认识我吗?”(“他”究竟指张青还是王捷呢?可将其改为“张青”或“王捷”)

  5.副词误用

  (1)新的政委和老政委一样,更会体贴战士。(“更”与语境不符,应删去)

  (2)他在工作中犯了这么大的错误不是偶尔的。(“偶尔”是副词,不能作谓语,此将其误用为形容词,应改为“偶然”)

  6.介词不当

  (1)为什么对于这种浪费人才的现象至今没有引起有关部门重视呢?(“对于”应去掉)

  (2)我关于美学很有兴趣。(“关于”应改为“对于”)

  7.助词误用

  (l)广东农村正在掀起了科学种田的新高潮。(“正”和“了”矛盾,应酌情删去一个)

  (2)连用的词语,在内容上前后不能重复,否则,将会犯了画蛇添足的毛病。(“将”和“了”矛盾,应删去“了”)

  8.连词误用

  (1)大家主动地批判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和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和”使本不为并列关系的词语变为并列关系,应改为“等”)

  (2)怎么?他到现在还没拿定主义学历史或者学地理。(“或者”应改为“还是”)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王慧,来源:未知,来源地址:)

分享到:





相关动态

古诗词鉴赏指导

古诗词鉴赏指导

2013-01-11 08:42

23344

古诗词鉴赏是文学作品欣赏的内容之一,是新课程理念的体现,成为中考常见的一种题型。这类题目的一般特点为:一是所选古诗词以课本所学的为主,侧重于七言绝句的送别诗、咏物咏史诗;二是考查的内容较多是常识记忆、内容感知,就情感把握、技巧分析、语言品味等做一些理解分析;三是题型以选择题居多,不少已由客观题开始转向了主观题,多了一些鼓励创新、弘扬个性的开放题,复习时应加强有效训练。 一、复习指要 (一)鉴赏字词 1、动词: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注意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例: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2、修饰语:大部分为形容词,它在诗词鉴赏中也是关注的重点对象。例: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 3、特殊词:在诗文中,有一些词本身与众不同,读者能很快找到它们: (1)叠词: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

古代文学常识歌谣100句

古代文学常识歌谣100句

2013-03-28 08:25

22732

1、 先秦文学 先秦文学有两源,现实主义和浪漫。 《诗经》分为风雅颂,反映现实300篇① 手法牢记赋比兴,名篇《硕鼠》与《伐檀》。 浪漫主义是《楚辞》,《离骚》作者为屈原。 先秦散文有两派,诸子、史书要记全。 儒墨道法属诸子,各有著作传世间; 儒家《论语》和《孟子》, 墨家《墨子》见一斑; 道家《老子》和《庄子》,法家韩非著名篇。 历史散文有两体,分为国别和编年 前者《国语》《战国策》, 后者《春秋》与《左传》。 2、 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 两汉魏晋南北朝,诗歌成就比较高; 乐府双璧 ②人称赞, 建安文学推三曹③; 田园鼻祖是陶潜,采菊遗风见节操。 《史记》首开纪传体,号称无韵之离骚; 班固承续司马意④,《汉书》断代创新招; 贾谊雄文《过秦论》,气势酣畅冲云霄; 出师二表名后世,《桃花源记》乐逍遥。 辞赋盛行多空洞,张衡《二京》似惊涛。 文学批评也兴起,《文心雕龙》真高超。 骈文追求形式美,小说初起尚粗糙。 3、 唐代文学...

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

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

2013-03-28 08:40

23841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现山东曲阜东南)人。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言行的著作,为孔门弟子编写,是儒家思想的经典之作。南宋朱熹把这部书和《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相传,《诗经》为孔子删定。《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记录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500年的诗歌约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形式以四言为主,手法多用赋比兴,它也称《诗》或《诗三百》。《诗经》为我国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它与《书》《礼》《易》《春秋》合为儒家五经。 左丘明,春秋时期鲁国史官。相传《国语》《左传》为其所撰。《国语》是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以记西周末年和春秋时期周、鲁等国贵族的言论为主。《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按照鲁国国君的世系纪年,记载了我国自公元前722年以后250多年的许多史料。也称《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

    本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