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谚语
来源:未知
作者:王慧
发表于: 2013-03-23 09:20
◇ 雨打清明前,春雨定频繁(鲁)
◇ 阴雨下了清明节,断断续续三个月(桂)
◇ 清明难得晴,谷雨难得阴(鲁)
◇ 清明不怕晴,谷雨不怕雨(黑)
◇ 雨打清明前,洼地好种田(黑)
◇ 清明雨星星,一棵高粱打一升(黑)
◇ 清明宜晴,谷雨宜雨(赣)
◇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华东、华中、华南、四川及云贵高原)
◇ 清明断雪不断雪,谷雨断霜不断霜(冀、晋)
◇ 清明无雨旱黄梅,清明有雨水黄梅(苏、鄂)
◆清明节气的霜、雾、雷及寒暖与未来天气均有一定预示,相关谚语有:
◇ 麦怕清明霜,谷要秋来旱(云)
◇ 清明有霜梅雨少(苏)
◇ 清明有雾,夏秋有雨(苏、鄂)
◇ 清明雾浓,一日天晴(豫)
◇ 清明起尘,黄土埋人(晋、内蒙古)
◇ 清明响雷头个梅(浙)
◇ 清明冷,好年景(辽、冀)
◇ 清明暖,寒露寒(湘)
◆ 清明节气的风对未来天气及年成好坏也有一定预示,农民极为关心,因此,在民间流传不少有关这方面的谚语。比如:
◇ 清明南风,夏水较多;清明北风,夏水较少(闽)
◇ 清明一吹西北风,当年天旱黄风多(宁)
◇ 清明北风十天寒,春霜结束在眼前(冀)
◇ 清明刮动土,要刮四十五(苏)
上一篇
清明节诗词下一篇
清明节气候分享到:
相关动态
清明节气候
2013-03-23 09:25
27773
清明是表征物候的节气,含有天气晴朗、草木繁茂的意思。常言道: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时至清明,华南气候温暖,春意正浓。但在清明前后,仍然时有冷空气入侵,甚至使日平均气温连续3天以上低于12℃,造成中稻烂秧和早稻死苗,所以水稻播种、栽插要避开暖尾冷头。在西北高原,牲畜经严冬和草料不足的影响,抵抗力弱,需要严防开春后的强降温天气对老弱幼畜的危害。清明时节雨纷纷,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对江南春雨的写照。但是就一些地区而言,情况并非如此。特别是华南西部常处于春旱时段,4月上旬雨量一般仅10至20毫米,尚不足江南一带的一半;华南东部虽然春雨较多,但4 月上旬雨量一般也不过20至40毫米,自然降水亦不敷农业生产之需还须靠年前蓄水补充。此外,5-6月是一年之中冰雹最多的月份,应当加强对雹灾的防御。 清明时节,除东北与西北地区外,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日平均气温已升到12℃以上,大江南北直至长城内外,到处是一片繁忙的春耕景象。清明时节,麦...
清明节美食
2013-03-23 09:44
27043
古人为适应寒食禁火冷食的需要,创造了一些独特的节令食品。如蜀人用麦草捣汁做青粉团,用乌桕汁染乌饭做糕;北京人用香椿芽拌面筋、用嫩柳叶拌豆腐;江南人家要用荠菜做馄饨过节;绍兴人要用一种菊科野草的嫩叶捣烂去汁和粉做成黄花青果糕在扫墓时作供物。 在我国陕北榆林和延安等地至今还保留了一些传统的习俗,比如节前家家要蒸子推馍(介之推亦作介子推)。子推馍又称老馍馍,类似古代武将的头盔,重约250至500克,用面包鸡蛋或红枣,上面有顶子,顶子四周贴面花。面花是面塑的小馍,形状有燕、虫、蛇、兔或文房四宝,蒸出来栩栩如生,犹如艺术珍品。这种子推馍是专给男人吃的,大概是因为人们希望男人们都要有介之推那样的英雄气概吧。晋南地区蒸的大馍中多夹有核桃、红枣、豆子之类,称为子福,取子孙多福之意。 清明时节,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吴门竹枝词》所云相传百五禁烟厨,红藕青团各祭先中的青团就是著名的寒食食品。它是用一种名叫浆...
清明节养生
2013-03-23 10:03
26308
清明时节是一年养生的重要时期,在中医理论机体生长也在于春季,吐纳调息法对人体阳气有益。大家应在这段时间穿比较宽松的衣服到空气清新的地方进行锻炼。 在清明之际体内肝气最旺盛,如果肝气过旺,则会对脾胃产生不良影响,妨碍食物正常消化吸收,同时还会造成情绪失调、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发各种疾...
推荐文章
架起文学与影视沟通的桥梁(坚持“两创”·关注新时代文艺)
2023-11-24
聚焦互联网时代书店转型
2023-06-21
如何玩转北京国际图书节
2023-06-16
240万字《广东文学通史》问世!广东省作协七十芳华正青春
2023-05-25
纪念林斤澜百年诞辰暨温州文学高质量发展恳谈会在温州举行
2023-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