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教师节”
来源:未知
作者:王慧
发表于: 2013-09-09 10:07
在一定程度上说,古代也是有教师节的。古代的教师节就是每年农历的八月二十七日,换成阳历则是九月二十八日。这天是圣人孔子的出生日。孔子作为儒家的开山祖师,在我国古代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有弟子学生3000人,贤人弟子72人。
古代的教师节虽然没有像现在这样有法定的日期,但据史料记载,在古代每年的这个日子,皇帝就会率领众文武官员前去祭拜孔子,各个地方的文人雅士也会相约去祭奠孔夫子。
民国时期,我国也有段时间把这个日期定为教师节。即使1985年后定9月10日为教师节,也有相当一部分专家学者建议把孔子的生日定为教师节。而今在台湾,每年孔子的生日依然是庆祝教师节的日子,即使是在香港未回归祖国之前,也是把孔子的生日当作教师节。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相比于今天,古代的师生关系显得更为突出。古代的父母带着孩子去十私塾报名读书,不仅要向私塾老师行叩拜之礼,此外还要向孔子的牌位行叩拜的的大礼。在古代,无论是道教还是儒教,都把孝顺亲人尊敬父母放在首要位置。尊师之道在古人眼里是十分重要的事情,“生则谨养,死则敬祭,此尊师之道也。 ”,《吕氏春秋·尊师》里这样写道,这个传统绵延至今已是一大基本道德之一。
古代要求老师治学严谨,严谨才能得到学生和民众的尊重,这在《学记》里有详细的记载。“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由此可见严师之难已不是现代教育存在的问题,早在古代就已出现。
而对于教师的尊称,各个朝代的叫法颇多。古代对教师的称谓颇多,“三人行必有我师,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个师的称呼相比其他而言显得普遍,而更接近于现代生活。师父也是古代对老师的尊称,其字面意很明了,意为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意思。 “某乍到京国,未获参拜所有高手,在此致此小术不行,且望纵之,某当拜为师父。 ”南唐尉迟《中朝故事》的这句话有如是记载,其话语间的含义大致跟现代人眼里的师父差不多吧。在古代,把教育妇女的女老师,称呼为女师,这与现代社会显得完全不同。 “师,女师也。古者女师教以妇德、妇言、妇容、妇功。”《诗·周南·葛覃》里的这句话对女师之含义作了比较详细的解释。夫子、先生也一度成为古人对老师的尊称,而在宋朝,教授这个在今天作为高等学校教师最高一级职称的称谓竟成了普通教师的称呼。
古代的教师节以及师生关系,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了古人对治学之道的重视。
下一篇
中秋节祭月赏月的习俗分享到:
相关动态
中秋节祭月赏月的习俗
2013-09-13 09:35
81164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 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称谓仲秋,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 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 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 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 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
中秋夜玩花灯
2013-09-13 09:39
56150
中秋节,有许多的游戏活动,首先是玩花灯。中秋是我国三大灯节之一,过节要玩灯。当然,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 早在南宋《武林旧事》中,记载中秋夜节俗,就有将一点红灯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动。中秋玩花灯,多集中在南方。如前述的佛山秋色会上,就有各种各式的彩灯: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籽灯及鸟兽花树灯等,令人赞叹。 在广州、香港等地,中秋夜要进行树中秋活动,树亦作竖,即将灯彩高竖起来之意。小孩子们在家长协助下用竹纸扎成兔仔灯、杨桃灯或正方形的灯,横挂在短竿中,再竖起于高杆上,高技起来,彩光闪耀,为中秋再添一景。孩子们多互相比赛,看谁竖得高,竖得多,灯彩最精巧。另外还有放天灯的,即孔明灯,用纸扎成大形的灯,灯下燃烛,热气上腾,使灯飞扬在空中,引人次笑追逐。另外还有儿童手提的各式花灯在月下游嬉玩赏。 在广西南宁一带,除了以纸竹扎各式花...
小学中秋节活动方案:月儿圆圆话中秋
2013-09-13 09:49
55711
一、活动目的: 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走近中秋,感受中秋佳节的思乡之情和祝福团圆的美好情感,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动手能力和团结合作精神。 二、活动主题:月儿圆圆话中秋 三、活动时间:9月17日--9月22日 四、活动内容 1、中秋月圆知多少十分钟队会 让学生收集有关中秋节的来历、习俗、美食等知识、图片等,通过十分钟队会,在交流、讨论、展示中走近中秋文化。 2、赏月品月话月饼 中秋月圆夜,与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起赏月品月饼,三代人从品种、味道、价格、包装等方面话一话、比一比各自童年的月饼。 3、小小歌谣传情意(一年级) 利用音乐课学唱歌谣《爷爷为我打月饼》,激发学生怀念红军爷爷的情感,在理解歌曲内容的基础上,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知道老人曾为我们祖国,为我们大家,为自己的家里做了很多事,吃了很多的苦。 4、佳节感恩送祝福(二...
推荐文章
架起文学与影视沟通的桥梁(坚持“两创”·关注新时代文艺)
2023-11-24
聚焦互联网时代书店转型
2023-06-21
能不能用AI代写论文、代写作业?
2024-06-07
如何玩转北京国际图书节
2023-06-16
240万字《广东文学通史》问世!广东省作协七十芳华正青春
2023-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