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田哭活紫荆树

来源:未知

作者:董提

发表于: 2014-09-24 15:14

    紫荆枝下还家日,花萼楼中合被时,同气从来兄与弟,千秋羞咏豆萁诗。
    相传东汉章帝年间,现在巩义的孝义镇还是个名叫枣园的小村庄,村北住着一户姓田的人家。兄弟三人,大哥叫田真,二哥叫田广,三弟叫田庆,俱已娶了妻室。其 父下世前,将他们弟兄三人叫到床前,语重心长地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孝悌之人,必有神佑。你们弟兄三人,要遵从古训,兄恭弟敬,和睦相处,共同兴 家。”三兄弟含泪答应。开头几年,弟兄三人遵照父训,同心合力种田养蚕,家道逐渐兴旺起来。谁知没过多久,三弟田庆就听从了妻子的挑唆,把父亲的遗言忘在 了脑后,闹着分家。不但要把家产、田产均分三份,还要将院中的一棵高大紫荆树截为三段分掉。也许是天人感应,紫荆树立即枯萎了。大哥田真看到这个情况,心 中大惊,悲痛难当,他把兄弟都叫来感慨的说:“树本同株,听到咱们将分砍了它,一致伤心断肠,憔悴不堪,是人不如树啊!”痛苦欲绝悲声大放,然后三兄弟决 心遵从父训不再分家。枯萎的紫荆树立刻又枝叶复苏、生机勃勃地活过来。
    此事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轰动。紫荆树一枯一荣的故事很快传到了朝廷。皇帝听了这个故事后,也深受感动。于是章帝对此事大家褒奖,下旨追封田真为大中大夫, 并赐“孝义”匾额,派员赴枣园村宣示,村民把匾额挂在村口,作为全村的荣耀,也作为教化激励后人的座右铭,从此“孝义”村诞生了。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 三田哭活紫荆树,作者:董提,来源:未知,来源地址:)

下一篇

五子之歌

分享到:





相关动态

五子之歌

五子之歌

2014-09-24 15:15

39495

夏王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主要活动在豫中、豫西及晋南一带。 启死后,其子太康即位,便将国都由夏邑迁到斟寻。斟寻氏无后,到了夏代,夏王将这个地方封给他的子弟,为夏伯国。 太康迁居斟寻后,整日饮酒作乐,不理朝政。他喜好打猎,常带领亲随到洛河以南的深山里去打猎,往往一去几个月也不回朝理事,谁劝都会招来杀身之祸,朝中上下无不怨愤。 这一时期,朝中有个射官叫后羿。他从小在鉏城长大。5岁时拜于吉甫为师,学习射箭。学成之后,他将家搬到了距夏都斟寻仅几十里的穷石。穷石叫穷谷,在巩义 市鲁庄镇滑河城一带。因后羿膂力过人又善骑射,所以在夏王朝中担任了一名官职,大概也是掌射之官。久而久之,他在朝中也形成了势力。看到太康这样腐败,朝 野矛盾重重,便萌发了篡政的野心,于是他煽动朝中官员来反对太康。有一次太康出去打猎,又是几月不归。后羿乘势组织武装,不让太康回城,并将太康赶跑,趁 机篡夺了政权。 这时朝中一片混乱,太康...

 栩栩如生

栩栩如生

2014-09-24 15:18

36787

【词义】 栩栩:生动活泼的样子。比喻形象生动逼真,就好像活的一样。 【出处】 这则成语出自《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相近词】 呼之欲出、活龙活现、有血有肉 【相反词】 奄奄一息、半死不活、死气沉沉 【典故】 战国时代的哲学家庄周,也就是现在人们时常提起的大思想家庄子,著有一部哲学著作《庄子》。在著作中,他通过那些浅显易懂的寓言故事,来说明自 己的哲学观点。其中有一个名叫庄生梦蝶的寓言,讲的是这样一个故事:某天夜里,天气凉爽,人们的心情也非常轻松舒畅。庄子像往常一样,躺在床上,很快 便进入了梦乡。更有趣的是,他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这是一只悠然自得的蝴蝶,在万紫千红的百花丛中翩翩起舞,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带来的欢乐。过了一会 儿,他从梦境中醒来,还陶醉于惊喜之中。梦中的蝴蝶就像活的一样依稀可见。但是,有一个问题在他心中油...

不三不四的由来

不三不四的由来

2014-10-11 14:26

38367

在中国成语大词典中,不三不四的解释是形容不正派,不像样子可是,中国的数字不只三和四,十个数字中为啥偏偏说不三不四而不说不一不二或不五不六、 不七不八呢? 史料记载,古人认为天为一,地为二,天地相加成三。三不仅作为一个数的概念,还作为事物整体的象征,所以称宇宙中有三才:天、地、人;天上 有三光:日、月、星;帝王中有三皇:伏羲、神农、黄帝;还有夏禹、商汤、周文王;人中有三曹和三苏等。曹操、曹丕、曹植被称为三曹;苏洵、苏轼、苏辙被称 为三苏。此外,古代还有奏曲之法叫三叠, 即古曲咏唱时将某句反复再三,著名的《阳关三叠》为中国十大古琴曲之一。在古今文学作品中亦有许多三部曲;汉字组合则有三水成淼、三木成森、三口成 品、三金成鑫、三日成晶、三石成磊等。名言中更不乏三人行必有我师、三省吾身、三思而后行等。 关于四这个数字,古意则多含有周全、称心,取事事(四四)如意之义。故有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四诗:齐...

    本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