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诗文复习妙法小贴士(二)

来源:全息网

作者:本站编辑

发表于: 2012-03-13 13:49

  2诵读时,怎样读准字音?

  诵读文言文,应特别注意三种“异读”(一个字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读音)。

  (1)通假异读。文字通假,在文言文中比较常见,通假字跟本字的读音大多不同,我们在遇到这种情况时应读其本字的音。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说”,就不能读“shuō”,而应读“yuè”;这里的“说”通“悦”,愉快的意思。《桃花源记》里“便要还家”中的“要”,不读“yào”,而应读“yāo”;这里的“要”通“邀”,邀请的意思。

  (2)古音异读。古代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等专有名词,凡是《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未作出规定的,我们仍应按传统的音去读。像“可汗问所欲”中的“可汗”,是对过去某些少数民族君主的称呼,按古音应读“kèhán”。

  (3)破音异读。这是指通过改变字音的办法来区别词性和词义的一种异读。如“骑”现在只用作动词,读“qí”,但文言文中它还常作名词用,读“jì”,表示骑马的人或战马,“翩翩两骑来是谁”与“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中的“骑”都读“jì”。

  另外,文言文中有一些现在不常用的字,我们要仔细辨清字形,查明字音,切不可以形近字的音去替代,或者读“半边字”。如“及郡下,诣太守”的“诣”,应读“yì”,不能误读为“zhǐ”。

  3诵读时,怎样读好节奏?

  (1)古诗词的诵读节奏。

  五言绝句和律诗,每句一般可按“二、二、一”或“二、三”的节奏来朗读;七言绝句和律诗,每句一般可按“二、二、二、一”或“二、二、三”的节奏来朗读。当然了,有时要结合意义来划分诗句的节奏,如“故人/具/鸡黍”。

  (2)文言散文的朗读节奏。

  诵读文言散文,确定停顿的主要依据是文句的意义,只有正确理解句子所表达的意义,我们才能做到不读破句(朗读时在不该停顿的地方停顿就叫读破句)。如2008年江西省中考卷第9题,要求用“/”标出“力过数人而有谋略”一句的朗读停顿。该句概括桑怿的两个特点,一是力气大,二是有谋略,二者用“而”来连接,朗读停顿自然应标在“而”前。

  下面三种文言句的停顿容易读错,同学们应予以注意:

  ①名词用作状语时,充当状语的名词应同后面的谓语中心语连读。如“其一犬坐于前”就应读成“其一/犬坐于前”。名词“犬”作状语,描绘“其一(狼)”坐的姿式。

  ②有些词在现代汉语中是合成词,在文言中则是两个单音词,诵读时中间应有停顿。如“今齐地方千里”一句中,“地方”就不能连读,必须分开。“地”跟“齐”连读,作句子主语;“方”跟“千里”连读,作句子谓语。

  ③句首的一些虚词,往往起着领起全句的作用,我们在诵读时,应在其后有所停顿。像“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就应读成“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本站编辑,来源:全息网,来源地址:)

分享到:





相关动态

中考文言诗文复习妙法小贴士(一)

中考文言诗文复习妙法小贴士(一)

2012-03-13 13:49

15325

1、怎样合理有效地进行课前预习首先,要明确预习的目标。就文言课文的学习来讲,预习阶段理应落实如下几方面内容:(1)了解作家作品,掌握必要的文学常识。比如学习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我们在课前预习时,就应大...

语文知识大全(一)

语文知识大全(一)

2012-03-13 13:49

15374

1.第一位开拓童话园地的作家是:叶圣陶2.第一位女诗人是:蔡琰(文姬)3.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老舍。其作品是:《龙须沟》4.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5.第一位女词人,亦称一代词宗:李清照6.第...

语文知识大全(二)

语文知识大全(二)

2012-03-13 13:49

16393

1.经典四书:大学中庸孟子论语2.四大类书:太平御览册府元龟文苑英华全语文3.战国四君: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魏国的信陵君4.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5.北宋文坛四大家:王安石欧阳修苏...

    本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