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阅读:割席分座

来源:全息网

作者:本站编辑

发表于: 2012-03-13 13:49

  《世说新语》

  管宁、华歆(xīn)共①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②而掷去之。又尝③同席④读书,有乘轩冕⑤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⑥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注释]

  ①共:一起。

  ②捉:捡起,拾取。

  ③尝:曾经。

  ④席:古时人们坐或卧时铺在下面的垫子,用竹蔑、苇篾和草等植物编织而成。

  ⑤轩冕:轩,古代一种有帷幕的车子,供职位较高的官员乘坐。冕,古代举行朝仪、祭礼时官员所戴的帽子。“轩冕”在这里单指“轩”。

  ⑥废:旷废,懈怠。

  [译文]

  管宁和华歆一起在园中锄菜,看到地上有片金子,管宁依旧挥锄,视之如瓦块石头一样,华歆却捡起来给扔了。还有一次,两人坐在一张席上读书,有人乘华车经过门前,管宁读书如故,华歆却丢下书,出去看热闹。管宁就把席子割成两块,和华歆分开来坐,并对他说:“你不是我的朋友了。”

  [知识点拨]

  本文出自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一书,此书主要记述汉末魏晋时期人物的逸事。本文出自该书的“德行”篇。管宁,字幼安,三国魏人,学识渊博,性情淡泊,不仕而终。华歆,三国时期曹魏重臣。本文用两个看起来很不起眼的事情,反映人物的“德行”,由此也可以看出当时读书人评价他人、约束自己的严格尺度。本文后来发展成一个成语“割席分坐”(或“管宁割席”),比喻朋友绝交。

  “华捉而掷去之”中的“而”是一个连词,此处连接两个动作,表示前后的承接关系。古文中经常有此用法,如“环而攻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日出而林霏开”(《醉翁亭记》),现代如“一跃而过”等。另外“而”还可以表并列,如“泉香而酒洌”(《醉翁亭记》),“聪明而勇敢”等。也可表转折,如“舟已行矣,而剑不行。(《刻舟求剑》)还可连接状语和谓语,此时不必译出,如”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愚公移山》),”侃侃而谈“。”而“是一个虚词,用法很灵活,希望同学们能慢慢掌握。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本站编辑,来源:全息网,来源地址:)

分享到:





相关动态

高考文言文综合复习

高考文言文综合复习

2012-03-13 13:49

17706

【考点扫描】1、总体要求: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2、能力要求:具体考查文言文常见实词、虚词的理解;常见文言特殊句式的理解;文言语句的翻译;信息的筛选与整合;归纳要点,概括主旨;鉴赏与评价。【备考攻略】高考...

32个文言虚词详解(一)

32个文言虚词详解(一)

2012-03-13 13:49

15754

一、安1、怎么,哪里。例:①尔安敢轻吾射!②又安敢毒邪?③燕雀安知鸿鹄这志哉?2、安全,安定。例:①谢庄遂安。②可以为富安天下。3、安逸。例: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4、安生,有养的意思。例:衣食所...

32个文言虚词详解(二)

32个文言虚词详解(二)

2012-03-13 13:49

15944

七、何1、什么。例:①子何而往?(何:凭什么。)②大铁椎,不知何许人。2、怎么样。例:①如太行、王屋何?②其如土石何?3、哪里。例:豫州今欲何至?4、多么。例:①水何澹澹,山岛竦峙。②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

    本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