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梁实秋、汪曾祺的作文曾被老师修改得面目全非
来源:未知
作者:苗恒
发表于: 2015-11-23 10:02
批阅作文,历来是让语文教师头疼的一件事。那么,民国时期的语文教师是如何批作文的呢?
有位文人说,他在清华读书时,老师批作文“最擅长用大墨杠子大勾大抹,一行一行地抹,整页整页地勾。”一篇千余字的作文,经老师勾抹所剩无几。看到自己辛辛苦苦写出的文章,被老师批得所剩无几,感到很心疼。后来,老师解释说:“你拿了去细细地体味,你的原文是软趴趴的,冗长,懈啦光叽的,我给你勾掉一大半,你再读读看,原来的意思并没有失,但是笔笔都立起来了,虎虎有生气了。”他仔细再品味老师修改过的文章,果然大墨杠子勾掉的地方,正是浮夸臃肿需要删去的地方,剩下的全是筋骨,在这删削之间足以见出功夫。之后他觉得自己写文章能少说废话,能有一点硬朗挺拔之气,还知道一点“割爱”的道理,完全归功于先生的教诲。
后来,他成了著名的散文家,他就是梁实秋。
还有一位老师批作文,写的比说的多。他经常在学生作文后面写很长的批语,有时甚至比原文还长。这些批语有时评析该文得失,也有时从这篇习作说开去,谈及有关创作的问题,见解精到,文笔讲究。此外,他还会针对学生的作文,介绍一些与这篇作文写法相近的中外名家作品,让学生去品读;他还把学生的作文修改后,推荐到熟悉的报刊上发表,以此来激励学生。
这位先生就是著名作家沈从文,而介绍他写作教学经验的正是他的得意弟子,后来成了著名作家的汪曾祺!
梁实秋、汪曾祺后来都取得了巨大的文学成就,这自然与他们的努力和天赋有关,但毋庸置疑的一点,就是他们学习写作的过程中,老师的指导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民国时期的这两位国文教师批阅作文的方式,也许能给现在的语文老师一点借鉴。
下一篇
成语洗耳恭听的由来和释义、感悟分享到:
相关动态
成语洗耳恭听的由来和释义、感悟
2015-11-26 11:26
53503
【出处】 (元代)郑廷玉《楚昭公》第四折。 【释义】 恭:恭敬。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地倾听别人讲话。形容态度诚恳地聆听别人讲话,也是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 【历史典故】 尧帝,因封于唐而被后世称为唐尧。他德高望重,人民都很尊敬他。在他的领导下,各邦族之间团结如一家,和睦相处。到了尧老年的时候,由部落联盟推举他的继承人,大家一致推举了舜。尧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舜,又经过了长期考察后,才放心地将首领的位子给了舜。 尧舜时代,有一位贤人,叫许由。尧在选继承人的时候,听说许由是个世外高人,便想把首领的位子让给他。许由是个以不问政治为清高的人,不但拒绝了尧的请求,而且连夜逃进箕山,隐居不出。当时尧还以为许由谦虚,更加敬重,便又派人去请他,并传话说,如果坚决不接受帝位,则希望能出来当个九州长。不料,许由听了这个消息更加厌恶,立刻跑到山下的颍水边去,掬水洗耳。 许由的朋友巢父也隐居在这里,正巧牵着一头小牛来让它饮...
鲁迅文学奖得主马新朝:中国乡土诗歌的未来在何方?
2015-11-27 09:57
37997
新诗写作中的中国乡村经验 马新朝 鲁迅文学奖得主 中国新诗100年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不容否定。 中国新诗的灵魂和核心是:自由。这符合人类发展的方向。 中国新诗打破了旧有的锁链,可以自由地表达新生活。并把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和精神元素以诗的方式融入了全球化的诗意语境中。 100年来,中华民族经历了鸦片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文化大革命等,这都是人类历史上重大的甚至是绝无仅有的大事件。新诗已经找到了书写这些大事件的路径和精神基因,已经找到了书写这些大事件背景下人的命运和个体存在的语言方式,已经写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 面对当下中国乡土社会的大变革,中国新诗如何表现呢? 回望中国文学史,数千年来,在浩如烟海的古典诗歌中却很难找到与之匹配的反映乡村题材和农民苦难的伟大作品。中国古典诗歌对于反映乡土、乡村生活大多是以观光式的、赞美式的、隐逸式的,以及感叹稼穑艰难,昼永夜长,与农人的实际生活相去甚远,很难看到有反...
古人与星星:李贺“登月”观地球 辛弃疾探究万有引力
2015-12-11 09:32
35663
随着电影《火星救援》的热映,火星火了,火星上的土豆更火了,人类对于太空探险和太空移民的激情再一次被激发。而据媒体报道,前不久,科研人员宣布发现火星上存在液态水,尽管可能是短时间内的存在,但还是让地球人极其兴奋,觉得向地球外移民又接近了一步。 由此可见,茫茫宇宙中的天体,总是牵连着咱们地球人的感情和人事,而在古代人的意识里,天体更是和人事紧紧相关,同时,古代人也关心在星星上到底能种植什么东西。 迷信 火星让古人很紧张 火星尽管离地球遥远,但是通过肉眼还是能观测到的,因此,至少在古代中国和古埃及、古希腊,它早就存在于人们的视野和意识当中了。古希腊将其视为战神,取了个名字叫阿瑞斯,阿瑞斯好杀伐,火星看上去浑身血红,所以让希腊人想起了战争。古埃及人则奉火星为农业神,还经常祭祀它。 因为科学不发达,不识真面目,所以人类就想多了,自作多情地给火星平添了许多功能,在中国古代也是如此。 中国古代管火星叫荧惑,...
推荐文章
架起文学与影视沟通的桥梁(坚持“两创”·关注新时代文艺)
2023-11-24
聚焦互联网时代书店转型
2023-06-21
如何玩转北京国际图书节
2023-06-16
240万字《广东文学通史》问世!广东省作协七十芳华正青春
2023-05-25
纪念林斤澜百年诞辰暨温州文学高质量发展恳谈会在温州举行
2023-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