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叶兆言:写作就是要无中生有

来源:中新网

作者:苗恒

发表于: 2015-12-16 09:58

  中新网北京电(上官云) “对我来说,写作就是开始、苦熬、结束,苦熬本身就意味着写作。我不是个害怕寂寞的人,喜欢一个人独处。”15日,著名作家叶兆言接受了记者邮件专访,谈到了对创作等议题的看法。他表示,作家最应该做的事情就是写出好作品,“所谓‘好作品’,就是要有新意、要让人回味。小说是虚构的艺术,也是无中生有的功夫”。

写作就是开始、 苦熬、结束:文字应尽可能干净漂亮

  上世纪80年代,叶兆言开始在文坛崭露头角,一直以来都拥有不少读者。近日,“叶兆言中篇小说系列”亦结集出版,颇受欢迎。不过,鲜有人知的是,在开始写作之前,叶兆言曾在工厂当过四年钳工。回忆起那段时光,他说,自己并不喜欢当工人,也不喜欢每天重复的机械工作。

  叶兆言的祖父是中国文学元老叶圣陶,父母也都是老百姓口中的“文化人”。或许正是受到家庭影响,叶兆言热爱写作。成为职业作家后,他常常说,自己很幸运,一直能干喜欢的事情,天下事不如意十有八九,不是什么人都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我能以写作谋生,读者虽然不多。但我已经心满意足了。”叶兆言坦率地说,“为此,我常常存在一种感激之心”。

  不过,写了这么多小说,“写作”到底是什么,叶兆言一时半会说不清楚。他言简意赅地把这个过程概括为六个字:“写作就是开始、苦熬、结束。苦熬本身就意味着一种写作的乐趣。因为写作,因为苦熬,于是就有了今天。”

  “我其实不太会去想什么创作主题,写作就是你想写,想和读者分享你想写的东西。”叶兆言解释道,“但无论写什么,只要是你的文字,就应该尽可能地干净漂亮,你要尽可能去做好”。

  “写作也需要一种能力。如何去捕获生活细节,三言两语说不清楚。有时是有心,有时是无意,关键还是要看效果。”叶兆言半是调侃半是认真地说道,“我当过四年工人,有很不错的动手能力”。

  小说是无中生有的功夫:好作品应有新意、让人回味

  随着社会的发展,叶兆言的写作方式也发生了改变。大概在1989年,叶兆言开始用电脑写作,并“触网”。他戏称,没有电脑已经无法工作,由此,也开始接触到网络文学,“从那时起,写作对我来说,就是对着电脑屏幕思考。网上的文章也经常看。经常会有人主动上传一些好文章”。

  “我曾经当过网络文学评委。”叶兆言回忆道,“至于网络写手的那些小说,说老实话,看过一些,但不太多”。

  不可否认,当下网络文学发展势头很好,甚至有人说,这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传统文学的地位。但叶兆言觉得,文学好与不好,与网络关系不太大,“纸媒和电脑屏幕上都可以读到好东西,也都可能遇到垃圾”。

  “所谓网络文学的冲击,更多的可能只是个话题。”在叶兆言看来,写小说更重要的还是想象力,“小说是虚构的艺术,是编故事的能力,也是无中生有的功夫。”

  的确,在叶兆言的小说中,无论何种篇幅,他基本都能成功摹写人物的复杂性格。叶兆言说,其实自己并没有去特别关注某一类群体,“写作有时候就是看效果,写好了就对,写不好就不对”。

  “所以,我的写作习惯就是天天写,天天做好面对失败的准备。”叶兆言总是希望,每天来打扰他的事情越少越好,“作家最应该做的事情就是写出好作品。所谓‘好作品’,就是要有新意、要让人回味,好的小说能够荡气回肠”。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苗恒,来源:中新网,来源地址:)

分享到:





相关动态

13年痴迷写作,只为圆心中的文学梦想

13年痴迷写作,只为圆心中的文学梦想

2015-12-16 10:15

10989

自小体弱多病,他没有放弃手中的笔;几番转学,成绩一落千丈,写作功力却逆流而上;初投文章,无人赏识,石沉大海,他不气馁,仍在写作的道路上孜孜以求。 他就是赵峰,1981年生于芮城。自小酷爱文学,痴迷写作13年的他,如今已在运城的文学圈小有名气。 12月11日下午,记者见到了赵峰。简朴的衣着,洗得发白的裤子,谦卑的态度。随着采访的深入,记者发现,在人群中毫不起眼的赵峰,心中却盛开着一片桃花源。 自小体弱,恋上写作 赵峰出生在风陵渡一家医院,不足满月患上了新生儿肺炎。眼睛还没有完全睁开的他被再次送往医院,一住就是20多天。住院期间,赵峰高烧不退。父亲心疼赵峰,买来10支冰棍为他物理降温,常常是一夜一夜不能合眼。 为了让赵峰像同龄人一样,活蹦乱跳,调皮捣蛋,家人寻遍了药方。医院开的处方、民间的土方子,赵峰都一一尝试,但生来就弱的身体和体内药物的堆积,让上小学后本该在操场上奔跑的孩子,不得不老老实实待在教室里。看起来...

高考作文咋写能拿高分?其实就是“十句话”的事儿!

高考作文咋写能拿高分?其实就是“十句话”的事儿!

2015-12-19 10:21

10894

中国人学英语,不少人觉得难,单词不好记,作文不好写。其实,用郑州十六中名师昝亚娟的话来说,是没有找对方法。英语单词背诵有窍门,先会读才更好记。高考英语书面表达,说白了就是十句话的事儿。在参加本期郑州名师堂微访谈活动中,郑州十六中英语老师昝亚娟这样说。 郑州晚报记者 张勤 背单词,首先得会读 家长:我是一名高二学生的家长。现在孩子的英语成绩还行,就是单词总是记不...

意大利华语学校积极参加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

意大利华语学校积极参加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

2015-12-19 10:25

10349

 研讨会上,沈雨琳老师首先开题,阐述了修改作文的导改、冷改、换改、集体评改四大方法。接着,沈雨琳老师以自己修改的一篇学生作文为例,与大家分享了如何对学生作文进行修改的具体方法。沈雨琳老师强调,对于华校的学生来说,他们的通病就是作文主题不够有深度,所以老师要帮助学生挖掘文章背后思想的内涵。同时,要增加文章的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让文章更饱满、更生动。...

    本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