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老师爱写作,获得冰心文学奖
来源:盐城晚报
作者:苗恒
发表于: 2016-02-27 11:38
猴年新春的第二天,建湖县庆丰镇的嵇绍波老师收到一封特殊的来信,那是冰心儿童文学奖组委会寄给他的获奖证书,这让嵇绍波感到意外,他创作的散文《槐花新娘》获得2015年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
嵇绍波是建湖县庆丰中学的一名物理老师,目前作为交流教师,在建湖县汇文实验初级中学教物理,并负责学校君竹文学社工作。24日上午,盐城晚报记者采访了嵇绍波。
获奖:将美妙的儿时记忆艺术呈现
“一阵微风吹过,树上一串串槐花像善舞的歌女一样飞扬起裙裾,生动风情地舞蹈起来,踩着绿叶‘哗哗’的节奏,摇曳着、轻吟着、浅唱着,槐花的香味也渐渐飘散开来,塞满乡村的角角落落。”这是《槐花新娘》中的一小段,文字优美活泼,给人以画面感。
“这篇散文3000多字,创作的源泉来自儿时生活。”嵇绍波说,他的老家在庆丰镇谷荡村,奶奶家就在他家的后面。奶奶家旁边,长着一棵有年岁的槐花树,前面是一块宽大的油菜地,他和小伙伴们在槐树下一起玩耍,共同成长。
“小时候,家里穷,我们就爬到槐花树上摘槐花吃,奶奶还会给我们做槐花饼。到了春天,槐树上结满了成千上万朵花,非常漂亮,我们男孩子就在树旁,双手叠轿子给村子里漂亮的女孩子坐,扮新娘。也是去年春天,回家乡时看到满树槐花,激发了我的创作欲,虽然童年生活过得苦,但苦难中也有阳光美好的东西,这也是我创作儿童文学作品的一个出发点。”嵇绍波说,这篇散文,从构思到成形,前前后后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反复去乡间感受,再不断地修改,以家乡美景、儿时趣事为原型,最后用艺术的语言呈现出来。
渊源:物理系学生住进中文系宿舍
说起与文学创作的渊源,是在嵇绍波进入大学之后,考进盐城教育学院(现为盐城师范学院)物理系的他,是位名副其实的理科生。
“刚进学校时,物理系的宿舍不够,我就被安排到中文系的宿舍区住。”嵇绍波告诉盐城晚报记者,他在中文系的宿舍区住了半个学期,“我本身语文的功底还不错,中文系的舍友们每天都会带回一些他们的必读书目,我就很感兴趣地看了起来,一段时间后,中文系的必读书目我也是跟着舍友同步进行。”
上世纪90年代,听广播在大学生间十分流行,“每天晚上我都会收听盐城人民广播电台的一档《黄昏金沙滩》栏目,这是一档文学类的广播节目,后来每个班都要有通讯员向学校广播站投稿,我就被派过去了。”嵇绍波说,对他的文学创作之路影响比较深的还有他的同班同学杜乃彤,“他刚进大学文笔就很好,经常和他交流,也激发了我文学创作的欲望。”
大三那年,嵇绍波写了一首《无题》诗,向杂志《青春岁月》投稿,一投就被刊登。就这样,这位地道的理科生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别看我是学物理的,理科生一旦有了文笔、读的书多,写文学作品更有优势,因为物理其实和写文章一样,都是需要逻辑性的。”
风格:文字活泼细腻注重画面感
从学校毕业之后,嵇绍波就在乡村中学教物理,只是少了创作的时间,偶尔向报社投稿,一直写一些散文、小说等发表在报纸上。
“在写作上转型是在2010年,当时我发现自己写的东西文学性太强,而报纸越来越生活化,自己的作品不太适合登在报纸上。”嵇绍波说,于是他就把作品投向《少年文艺》、《儿童文学》等杂志。
嵇绍波说,他的作品将更多的目光放在了乡土题材上,“我对自己创作的要求是要有现场感、画面感,文字干净活泼,笔调唯美细腻,把积极向上的,正面阳光的东西传递给孩子们。”
在儿童文学领域,2011年至2015年之间,嵇绍波也获得了很多奖项,这让他在儿童文学界也小有名气,“2011年至2015年,我都有作品入选中国年度儿童文学作品选,作品《在花蕊里定居》获得2015年度《儿童文学》诗文会大奖。”嵇绍波表示,今后他将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儿童文学创作上,将自己的作品整理出书。
《槐花新娘》节选
那时,奶奶还是刚过门的新娘子,一脚跨出门槛,看不到小时候朝夕相处的槐树就忍不住想哭,乘一只小船远嫁到几十里外的村子,一双小脚要多长时间才能丈量到从小到大生活过的家。在那个家里有疼爱她的父母,有和她一起成长欢笑的兄妹。在槐树花开的日子,母亲会给她戴上好看的槐花,父亲会给她烙槐花饼,兄妹们会和她在槐树下做游戏……
第二年春天,爷爷在土墩子上栽下了一棵槐树,也种了奶奶的一种怀念和相思。槐树长高了,长大了,开花了。爷爷来到槐树下,摘几束槐花编成花环,戴在奶奶的头上。爷爷说头戴槐花的奶奶,还像新娘子一样美……奶奶诉说的时候,眼睛里闪烁着迷人光芒。于是,我们天天盼望着槐树花开,想象着头戴槐花的新娘美丽的样子。
金黄色的菜花谢了,雪花似的柳絮飘飞了,春天的脚步走得越来越远了。我们慢慢失去了耐心,仰望的目光渐渐低垂下来。忽一日,槐树繁茂的绿叶间挂出了一串又一串耀眼的白,仿佛是夜里悄悄地下一场雪,又悄悄地融化了,只有落在槐树上的雪花贪恋人间的繁华,化成了一串串含香的槐花俏立枝头。
哦,槐花开了!槐花开了!不知是谁先喊叫了起来。在槐树下玩耍的我们欢欣起来,一个个高举着小手,指着一树的槐花惊喜地尖叫着。一朵朵繁密的槐花,细小琐碎,花瓣末尾还有一点点淡青色。如果只是一朵,也许并不惊艳美丽,夺人眼球。但是成百上千朵,成千上万朵槐花排成队列成伍,按照一定秩序团聚在一起的阵势,那种极致的铺张和奢华,张扬着一种惊心动魄的美。一阵微风吹过,树上一串串槐花像善舞的歌女一样飞扬起裙裾,生动风情地舞蹈起来,踩着绿叶“哗哗”的节奏,摇曳着、轻吟着、浅唱着,槐花的香味也渐渐飘散开来,塞满乡村的角角落落。
我们被槐花的美惊呆了,恨不得肋间立即长出一对翅膀,变身为一只只蝴蝶或蜜蜂,飞上槐树枝头,围着槐花唱歌跳舞,钻进槐花黄色的嫩蕊里永远不出来。大牛迫不及待地脱下布脚,往地上一甩,不管不顾地双手抱住树干,猴子一样“蹭、蹭”地直往上爬。做针线活的奶奶连忙站了起来,大声地喊:“小心哪,槐针子刺人,别摔着啊!”大牛充耳不闻,在我们的仰望和欢呼里,一鼓作气地钻进了槐树的绿叶深处,得意地坐在一根粗壮的枝桠上,晃着双腿荡着秋千,一边采摘槐花,一边往嘴里送,大快朵颐地享受着槐花的香甜。(祁佳 王卉 )
分享到:
相关动态
华人少年作文大赛第十六届颁奖、十七届启动
2016-02-29 09:02
10497
来自北京、山东、山西、辽宁、湖北、河南、河北、安徽、江苏、贵州、云南、内蒙、青海、新疆等省、直辖市、自治区、地市组委会负责以及各地获奖组织单位和个人、部分获奖学生代表500余人参加了华人少年征文比赛启动大会。 ...
17少女获作文大赛一等奖,14所高校抛来橄榄枝
2016-02-29 09:35
10840
第十八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决赛近日在上海落下帷幕,重庆实验外国语学校高2016级学生沈帆获得一等奖,十四所国内著名高校,包括北大、复旦、浙大等,都向她抛出了橄榄枝。 北大愿降60分录取她 留着长发、齐刘海的17岁女生沈帆对于获奖语气平淡:还不错吧,让我高考压力小了那么一点。目前,北大、清华、复旦、人大、上戏等众多国内著名高校均向沈帆介绍了本校的自主招生条件,北大降60分录取,复旦更是抛出过一本线便录取的诱人条件,期望她能签约报考。 去年10月,仅仅利用两天午休时间,沈帆轻松完成两篇短篇小说《阳春白雪》和《曲愚上吊》,报名参加了初赛。 随后,她从全国四万多名参赛者中脱颖而出,去上海参加复赛,十几个人一个考场,两个现场命题作文《逆转》和《论原点》,要求3个小时,5000字左右,我选了《论原点》,用1个多小时写了5000字左右就交了。 大量阅读为写作提供素材 沈帆的语文老师潘庆华说,其实沈帆的成绩并不算最拔尖,但一直保持...
叶圣陶在中学教语文,在油灯下批改作文
2016-03-01 09:09
10182
1940年初夏,抗日战争处于相持阶段,当时处于大后方的成都平原看似风平浪静,但是却躁动着人们不甘做亡国奴的心,当时的政治气候也仿佛进入了初夏,青年学子宣传抗战、鼓励抗战、参加抗战的运动如火如荼。 一天中午,中国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和逃亡的同胞一道一路往西,好不容易来到了成都,看见桐荫如盖的古街,回想一路离开故土、一路流浪的情景,叶圣陶蹙紧了额头。 受聘语文教学兼文科部主任 叶圣陶此次到川,主要是任成都开明书局编务,然而当四川省教育厅教育科学馆的邀请涵递到他手上时,这个钟爱教育,对教育一往情深,满怀教育兴邦的教育家,毫不犹豫接受邀请,并受时任列五中学校长的留美博士汤茂如盛情邀请,任四川省立华阳中学(列五中学前身)语文教学兼文科部主任。 当时的省华中是全省唯一所六年一贯制实验学校,在校长汤茂如主持下可谓风生水起,一大批名师聚于斯,可谓名流咸集,精英荟萃。 1940年11月21日,叶圣陶清晨六点半起床,携...
推荐文章
架起文学与影视沟通的桥梁(坚持“两创”·关注新时代文艺)
2023-11-24
聚焦互联网时代书店转型
2023-06-21
如何玩转北京国际图书节
2023-06-16
240万字《广东文学通史》问世!广东省作协七十芳华正青春
2023-05-25
纪念林斤澜百年诞辰暨温州文学高质量发展恳谈会在温州举行
2023-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