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月20场读书会,让郑州成为书香弥漫的城市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作者:苗恒

发表于: 2016-03-30 10:17

从指尖回归案头——全民阅读十年看郑州

                                                  新华社记者 刘雅鸣、史林静

  一个普通周二的晚上,郑州市文化路一家书店慢慢热闹起来,像往常一样,19点这里有一场读书会。小小的书店能容纳近百人,这天的读书会主题是:《文学与小镇的12个“圣徒”》。

  像这样的民间读书会,郑州每月大概会有20多场。文化是一个地域的灵魂,唯有书香可以让一座城市拥有灵动的气质。在“全民阅读”活动推行10年之际,一场场自发于民间的读书会活动在这座城市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从指尖到传统,阅读正在回归墨香与案头。

  相比电子阅读,读书会是观察书香社会培育程度的一个更具有风向标意义的窗口。在郑州,每3个月就会有一家新的独立书店开业,每一个月都会有20多场读书会……阅读风气正如春天的到来一样,逐渐升温。

  冯建堂今年54岁了,想要找他很容易,在郑州的读书会上,你经常能碰到他。

  “读书会能聚气,社会上缺少的读书风气,在这里有。”职业为机关干部的冯建堂说,从最开始的一场读书会只有几十人参加到现在动辄上百人,这两年,他明显感受到社会上读书风气的变化。

  刘磊是郑州一家独立书店的老板,每周都会固定举办一场读书会,邀请嘉宾,谈天说地。他经营的松社书店开办2年多,已举办200多场读书会,有4万多名读者参加。“这只是直接参与的数量,现在还有很多线上读书会,在微博微信上传播效果也很好。”刘磊说。

  小竹就曾加入了一个“每天读书一小时”的微信群,在这个读书会群里,群员之间相互督促,每天读书打卡,中断一天就要自动退群。

  “几乎每个周我都会收到读书会活动的邀请,这是一个良性循环。一方面读书的人多了,需要这种方式来相互交流;而通过读书会又能够进一步激发人们对于阅读的兴趣。”河南省文学院院长何弘说。

  “举办读书会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事情,因为每一次的交流,都能带给自己来快乐和提升。” 小宋是一位刚入行的媒体人,对她而言参加读书会是打发闲暇时间的一个最好选择。

  “一片书香提升整个民族的素养。尤其是经典阅读,相对于网络的碎片化阅读,能够提升人的文化修养。这个世界每多一座图书馆,就会少一所监狱。”何弘说,“有了读书的好氛围,这个社会就不缺少书香,不缺少传承和创新的精神。”

  最是书香能致远。不久前,郑州因为购书量,图书借阅频次,读书热情等明显超出国内其他城市,而被亚马逊中国评为中国最浪漫城市。而《2015当当中国图书消费报告》数据显示,中国图书购买量前30城市中郑州进步最快,从第9跃升到第6。

  但读书之于大多数人来说,仍然是一种奢望,远未形成习惯。

  “社会上弥漫的功利性和浮躁气导致全民阅读兴趣的减弱。”冯建堂说,我们的时间被繁忙琐碎的工作所占用,而仅有的闲暇时间也给了社交娱乐和碎片化阅读,各种‘鸡汤’淹没了书香。”

  “参加了这么多场读书活动后发现,现在的阅读圈子里,还是以中年为主。这并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何弘说,现在的年轻人并没有成为阅读的主流,全面阅读需要大氛围去引导,不能让年轻人感受到一种新的读书无用论。

  书香社会的建设需要多方合力,仅靠民间“积极分子”去做是远远不够的。

  此外,公共阅读资源不足也是限制阅读回归的一个重要因素。

  根据文化部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共有县级以上独立建制的公共图书馆3076个,全国公共图书馆总藏量达7.89亿册(件),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藏书0.58册。这与国际图联规定的,公共图书馆人均藏书量应为1.5册到2.5册差距巨大。

  “以色列人平均每人每年读64本书,亚洲,读书最多的国家是日本,平均每人每年40本,我们目前每人每年只有4.3本。”中原风读书会负责人冻凤秋说。

  冻凤秋建议:政府要多建社区书店和借阅室,鼓励扶持读书会等组织和活动,同时还要在媒体多开设读书栏目加以引导。

  “阅读习惯的养成需要时间,也需要引导,现在很多地方都在开展童书推广活动,这个很有必要。”何弘说,培育爱阅读、会阅读的习惯,一定要从小开始。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快到了。“回忆起去年世界读书日,我在电视台做了六档节目。而平常却很少有人来找。”刘磊说,什么时候读书能成为一种习惯,而不是形式,那我们离书香社会也就不远了。不以黄金为贵的时代,便是真的黄金时代。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苗恒,来源:新华每日电讯,来源地址:)

分享到:





相关动态

女排国手朱婷成英语作文题素材

女排国手朱婷成英语作文题素材

2016-04-05 13:47

10751

中国女排 新一代铁榔头朱婷 如今已经成为年轻粉丝心目中的英雄。朱婷去年荣膺世界杯最有价值球员殊荣,得到了国际排坛的肯定。近日有网友爆料,朱婷成为中学英语书面写作题材。 朱婷在2012年亚洲青年女排锦标赛上帮助中国队夺得第十冠,个人荣膺最有价值球员奖。2013年,朱婷进入了郎平执教的中国女排国家队大名单,成为国家队重点培养的对象。当年,她在U20女排世锦赛上勇夺冠军。从朱婷入队以后,郎平变不断打造朱婷的技术,帮助她由重攻轻守向全面主攻发展。朱婷逐步成熟,从2014年世锦赛亚军到2015年世界杯冠军,朱婷已经成为新一代中国女排的领军人物,中国女排摧城拔寨的世界级明星。 近日,有网友晒出了一张图片,中国女排国手朱婷成为中学英语的书面写作题材。这份英语书面表达的写作要求为:假设你是李津,的笔友Johnson给你写信,咨询有关中国女排名将朱婷的信息,请你根据以下提示回信答复。 写作提示给出了朱婷的一份个人简介,其中包括姓名、国籍...

清明节两学生抄碑文当写作素材【原创评论】

清明节两学生抄碑文当写作素材【原创评论】

2016-04-06 09:38

10707

全息作文网原创点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为了写好一篇作文,两个学生跑到墓前实地考察,并用心记录,这种实践精神实在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积累作文素材,除了平时的听说读写之外,更需要深入实地考察,积累一手的资料,我相信他们两个的作文一定比其他人写得更好更真实!...

香港中学文凭考试语文试卷的三道作文题是什么?

香港中学文凭考试语文试卷的三道作文题是什么?

2016-04-06 09:50

10987

香港中学文凭试中文科卷二考写作,今年有三道题目,包括热闹过后,我却感到失落续写文章,以我在__之中找到快乐为题写文章,第三题要求考生谈谈对传统往往是创新的包袱的看法。中文科教师陈匡正说,考题出题模式,正与中三TSA题目类近,考生应该熟悉。至于传统往往是创新的包袱这题,她说,出题鼓励考生日后多留意本港时事新闻。 考评局昨日在考试完毕后,向传媒公布两份考卷和评核准则。表示第一题是考核学生,如何透过热闹过后,我却感到失落考题,抒发考生对生活或人生的反思和感受。第二题则要求考生,点出所选事物的特点,从中感受到怎么样的快乐即可,第三题则要求考生,能对传统作反思,思考传统与创新的关系即可。 特区政府近年提倡科技创新,选答第三条传统往往是创新的包袱的考生,纷纷在社交媒体作赛后检讨,分享对创新、创意的看法,其中兰陵王高长恭说:哗好危险!传统vs创新,包袱,全部要定义,个定义唔中marking(评分标准)就成篇离晒题。...

    本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