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斯博士的写作秘诀【图】

来源:北京晨报

作者:苗恒

发表于: 2016-05-22 08:35

 
   苏斯博士的格言和智慧陪伴了一代又一代人们的成长,因为它是如此的自然。显然,这同样是作家们可以找到的最好的良言,可以完美地应用到自己的奋斗、成功和人生之路。

  下面就是苏斯博士所说过的一些非常棒的忠告,当然,我还将以“研式解读”的方式对它们进行进一步总结。

  努力比成功更加重要“你可以成功吗?是的,你真的会成功!(我以98.75%的把握进行保证。)”显然,作家们必须去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笔下的故事和人物。他们必须要相信,在某个地方有着一些他们将要去克服的困难,同时,在那里他们还将看到自己梦想成真。

  研式解读:“虽然你成功的机会也许很小,但这不要紧。我们也知道很多人都不可能获得成功,但这真的不要紧。重要的是,我们真正努力,真的。”

  下一部作品可能是最好的“哦,如果你不自己停下来,你就总能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因为你总要保持前进,只写一个稿子显然不够。你的创作会随着一篇又一篇稿子的诞生而越来越好,出版商、经纪人和老板们非常希望看到你那堆积如山的手稿。

  研式解读:“你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一部作品,休息一下就赶快投入到新的创作之中去吧,因为下一部作品或者下下一部作品有可能就是最好的。”

  关心写作本身

  坚持自我风格“除非有人像你一样关心那些乱糟糟的东西,否则任何事情都不会变好,因为它不是人们想要的。”你只能够关心写作本身,你必须关心你的故事,你的角色,你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到你作品中的每一个环节之中。

  研式解读:“如果你写作只是为了金钱和名誉,那么,写出那些没有任何质量可言的作品只能怪你。”

  “为什么一定让特别的你去适应所谓流行?”太多的作家试图去模仿当前的潮流或者自己喜欢的电影、节目和书籍。那么,有多少人在试图成为下一个海明威、凯鲁亚克、塔伦蒂诺、艾芙隆或者索尔金?

  研式解读:“也许你正是他们想要的,是他们正在寻找的,相信自己,也许命运就会对你另眼相看。”

  选择自己的方向学会去想“你拥有自己的智慧,你的脚穿在你自己的鞋子之中。你可以选择任何你想要选择的方向。”记住,身为一名作家,你完全有能力决定你自己的职业生涯,决定你自己想要走的路。不要让别人来告诉你应该写些什么,更不要什么都不写。

  研式解读:“虽然有很多的指引、期望甚至可以发挥自己优势的机会。但归根结底,只有你自己,才是决定自己命运和出路的人。”

  “想知道,想知道,要去想!”写作不仅仅是打字这么简单,它同样和漫长旅程、长途驾车、慢慢喝咖啡和午餐休息,甚至你只是单纯的长时间盯着什么有关。

  研式解读:“在写作中,90%的时间是用来让你的思想开小差的。让你的大脑去想,让它做梦,让它思考。”

  戴上属于自己的那顶帽子“你就是你。现在,这还不能让你愉快吗?”无论是电影、电视还是出版行业,你总会被各种人或者事轮番轰炸。总会有人试图告诉你前进的方向。但最终,你必须成为你自己,而且永远不能逃脱。去做那些不适合你做的事或者成为自己不想成为的人只会拖住你的脚步,如果你不是为自己而写作,你的内心也不会得到满足。

  研式解读:“不要试图去模仿别人的作品,不要试图成为下一个谁。你是第一个你,戴上属于自己的那顶帽子吧。”

  最好的作家要学会学习“你读的书越多,知道的东西就越多。你学习的越多,你就会想去更多的地方。”喂养你的大脑,读好书、读剧本,读任何可能给你带来鼓励、灵感和创意的一切你可以接触到的东西。

  研式解读:“所有无法坚持的东西你总会遗忘。但是,如果你能够对这一切加以深思,我打赌你一定会发现宝藏。”

  “如果你把眼睛闭上,你会错过最好的东西。”当你从同行、导师、出版商或经纪人那里得到反馈或者留言,有抗拒感是很自然的。不过,最好的作家一定要会虚心学习。睁开你的眼睛,看看他们有什么想要说的,去搞清楚为什么他们都这么说,最好的事情一定来自这里。

  感觉撞上了墙就休息一下“问题很复杂,答案却很简单。”在试图回答有关故事、情节和角色的有关问题时,作家往往会发现自己处在思路枯竭的边缘。这种感觉就好像撞上了一堵墙。“现在他们会怎么做?”“怎样才能更好地转折?”“这个场景为什么有问题?”通常,任何问题的答案都是最简单的。

  研式解读:“你只需要休息一个小时、一天或者一周。在不经意的时候,你会发现问题的答案。”
努力寻找下一个灵感“左想想,右想想,上想想,下想想。哦,你需要使劲想你所要尝试的一切!”作家可以努力去寻找下一个灵感。他们会盯着空白屏幕,等待着灵感的出现。你可以到处去看,看电影、看书、看电视、旅游、研究、看报纸,问自己“如果……”的问题。你不仅要看得高,还要看得远。只有一个灵感是不够的,你需要有很多念头以供选择,在一堆灵感里选出最明智的那一个。

  研式解读:“他们经常想到一个念头就停下来,但是,浮想联翩真的很有趣。”

  本文节选自 《赫芬顿邮报》作者 宫本研 何安安 编译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苗恒,来源:北京晨报,来源地址:)

分享到:





相关动态

一块饼干让孩子爱上写作,这事只能发生在美国?

一块饼干让孩子爱上写作,这事只能发生在美国?

2016-05-22 09:11

11992

【精彩导读】 感觉美国小学教学里融进了很多我们成人工作时用到的知识,老师用孩子化的例子和孩子化的语言来教授,让小朋友们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将来实实在在能用得上的本领。 儿子在美国上小学一年级时,有次我收到老师发来的周报说,他们上周主要学习了怎么吃奥利奥饼干。当时就傻眼了,什么?一周时间? 就学了怎么吃奥利奥饼干?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不是说这片是一流的学区,学校各项评分都很高的吗? 可了解情况之后,我只能说I 服了U。这个貌似很无厘头的问题,被逃逃的老师Mrs. Keller拿来大作文章,用来启发孩子们的写作能力呢。经过大概是这样: 某天上午的课堂中,老师拿来一包奥利奥饼干,对同学们说今天我们开始学怎么吃奥利奥饼干!可以想象一群六七岁的孩子是什么反应,当然是一阵欢呼Yeah! 谁来说说看怎么吃呢?老师问。 我知道我知道,张开嘴巴,咬! 掰成两半,先吃一半,再吃一半! 先倒杯牛奶,然后泡进去,再 好,吃法有很多种对不...

专访作家郝景芳:用科幻作品表现身边的生活

专访作家郝景芳:用科幻作品表现身边的生活

2016-05-30 14:54

10845

不久前,有着科幻文学界的诺贝尔奖之称的美国雨果奖,在其官网上公布了第74届入围名单,中国女科幻作家郝景芳的《北京折叠》(Folding Beijing)入围最佳短中篇小说,成为继刘慈欣《三体》后,第二个有机会斩获此奖的中国科幻作家,一时间收获关注无数。 突如其来的聚焦,让郝景芳倍感意外,还是借了刘慈欣带来的科幻热潮吧。作为地地道道的天津人,郝景芳聊起家乡滔滔不绝.近日接受新报独家专访时更透露,即将出版的新书正是以家乡天津作为大背景,整个城市都有我的很多记忆,写到哪个区的生活我都挺熟悉。 学霸爱理科也爱写作 科幻不是唯一题材 入围2016年雨果奖最佳中短篇小说奖,对于郝景芳来说有点出乎意料,随之而来的密集关注、采访邀约,也多少让她有点手足无措。 的确感觉对生活有些不良的影响,几乎推掉了所有纯关于奖项的采访,也不是不想谈,只是开了一个口就收不住,那样生活会受到更大影响。 这个土生土长的天津姑娘,在高中时代因父母工作调动开...

中国大学生获得联合国征文竞赛奖

中国大学生获得联合国征文竞赛奖

2016-06-01 14:24

12118

日前, 西安外国语大学 东方语言文化学院阿拉伯语专业廖国鸿同学参加了2016年联合国多种语言,一个世界学生作文竞赛,并作为全球60位学生代表之一,参加将于2016年7月25日至31日举行的2016年联合国学术影响力全球青年论坛。届时,他们将在美国纽约的联合国总部围绕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创建并展示行动计划。 本次征文大赛共有来自165个国家的3500余人参加,通过三个严格的阶段流程,评选出60位优胜者。在联合国 6 种官方语言的参赛者中,每种官方语言选出10位优胜者。在方艳玲老师的精心指导下, 西安外国语大学 廖国鸿同学的参赛作品脱颖而出并获奖,为学校争得了荣誉。 多种语言,一个世界大学生征文大赛和全球青年论坛活动由联合国学术影响力组织(UNAI)和美国ELS教育服务公司联合主办,已连续举办了两届,大赛旨在通过多语种应用,及联合国六种官方语言-阿拉伯语、汉语、英语、法语、俄语和西班牙语的学习,促进全球公民的跨文化理解。...

    本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