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截肢男孩成为轮椅网球世界冠军【必备素材】

来源:成都商报

作者:苗恒

发表于: 2016-06-06 01:39

5月28日,在日本东京举行的轮椅网球世界杯团体赛上,广元青川籍残疾人运动员董顺江和队友,成功问鼎男子团体赛冠军,夺得了中国男子轮椅网球第一个世界杯冠军。这是他自去年7月入选国家队后,正式代表国家出征获得的第一个世界冠军。

网球让他不再排斥轮椅

董顺江,今年24岁,青川人。2008年汶川大地震时,他是青川县木鱼中学初三学生。

地震发生时,董顺江被埋在学校宿舍的废墟下。直到13日中午,才被救援人员救出。当天晚上,他的右脚被截肢。那段时间,董顺江除了在医院要坐轮椅外,其余时间再没碰过,他最怕别人发现自己是残疾人,他不想承受别人异样的目光。

震后,广元市残联、青川县残联通过多种形式关心、帮助、鼓励他。转机也在2009年到来,当时四川轮椅网球队的教练陈林到青川招轮椅网球选手,通过残联推荐和他自己的坚强毅力,董顺江征服了前来选拔的专家,正式成为一名轮椅网球队员。

从那以后,曾经最排斥的轮椅成为了董顺江的双腿,每天一坐就是十几个小时。“那时候不觉得累,自从练网球后我就喜欢上了,网球可以让我忘记自己的残疾。”董顺江说。

进入北体进行系统学习

广元市残联相关负责人介绍,训练期间,广元残联也多次到训练基地看望董顺江,而他本人,通过努力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到现在,他已经得了4个冠军。

“2011年,第一次参加国际赛事,拿到了男双冠军。”董顺江说,当时是在日本大阪轮椅网球公开赛上,在跟别国选手比赛的时候,感觉拓宽了自己的眼界。2012年,董顺江再次征战日本,获得了男子单打亚军。

2016年5月28日,在日本东京举行的轮椅网球世界杯团体赛小组赛中,董顺江和队友分别与瑞士和希腊对阵,均以3:0战胜对手,以小组第一出线,在与泰国选手对阵中,又以2:0战胜对手进入决赛,在与巴西队争夺冠军的决赛中,最终以2:0战胜了对手巴西队,夺得中国男子轮椅网球第一个世界杯冠军。

去年9月,董顺江正式开始在北京某大学竞技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中国残疾人体育运动管理中心)进行4年系统全面的学习。“以后,我希望打进世界前十。”董顺江说。(曹凯 汤小均)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苗恒,来源:成都商报,来源地址:)

分享到:





评论0

未登录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相关动态

关于网球运动员李娜的作文素材故事

关于网球运动员李娜的作文素材故事

2016-07-01 03:19

53458

人人都有梦,但成功的却不是所有人,关键在于坚持。李娜14岁时,父亲因病去世,生活的重担让年少的她成熟,这也成为她前进的动力。她不断获得成功,也学会勇敢与承担。26岁时李娜单飞,梦想的吸引让她直面更大的挑战,用心坚持促使她达到职业生涯的巅峰。32岁时她选择退役,伤病和年龄阻止了她的前进,但是她的奋斗与坚持已让她实现了梦想。离开网球赛场,她淡然回望,没什么过不去的。正是对于梦想的坚持,她才能披荆斩棘,不断克服困难,超越自我,实现梦想,无比绚烂地绽放。前进吧,为了梦想,只有坚持才能笑到最后。 素材适用话题:①有梦想的人是幸福的,有了梦想,更重要的是为梦想付出努力。②坚持啊,只有坚持,才能取得成功。③青春是美好的,用实际行动让青春闪光。...

只写了2篇论文的水稻育种专家【中高考必备素材】

只写了2篇论文的水稻育种专家【中高考必备素材】

2016-07-05 09:48

42800

1979年出生的她,是华农最年轻的博导之一,也是青年长江学者、省级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重点培养对象。 也许你很难想象,2012年6月,王少奎才从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博士毕业,2014年6月,她已作为学校高层次引进人才,回到华农工作。短短两年,她是如何完成从学生到教授的华丽蜕变? 她说:我现在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是幸运的,感谢学校,感谢我的师长和家人,还有老天。 她的同事、农学院朱海涛老师说:她爽利、干练,从不拖拉,读博士的时候,她在北京、广州、海南三地奔波,经常为了赶时间,顶着大太阳在稻田里待上一整天,那种辛苦,没有下过田的人是不知道的。她现在取得的一切,都是她应得的。 在读博之前,根本没有见过水稻 王少奎说,在来华农读博士之前,根本没有见过水稻。 如今,她却已是一名水稻遗传育种专家。 王少奎是山东烟台人,2004年硕...

民垸在梅雨季节弊大于利

民垸在梅雨季节弊大于利

2016-07-28 07:43

41893

民垸指的是围江造田、围湖造田而成的聚落。垸子四周有堤挡着水,垸子里居住着围垦的人们。2016年夏天,这个词因为南方暴雨作为高频词汇一次次走进新闻,走入普通百姓的视线。本文综合课本和网络资料为大家揭秘什么是民垸? 什么是民垸,民垸在哪里? 民垸是长江流域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特有的居住地,它就是在湖泊、湿地和河道上围堤造地后,供人们居住和耕作的场所。历史上,由于人口增加而耕地不足,为解决耕地问题,人们在湖区筑堤圈地,造田耕种,形成一个个居民点。由于长江上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重,导致河水泥沙量增多,加剧了洞庭湖的泥沙淤积。缺少土地的人们就围湖造田,建设民垸。在 湖南、湖北等省份,在沿江、湖地带围绕房屋、田地等修建的堤坝样防水建筑物叫做 民垸,俗称垸子。 民垸的作用和的危害是什么? 历史上广为传颂的八百里洞庭现在其实只有三百里,过去的湖面绝大多数都变成了今天的民垸。几十年的变化发展,许多原来只被当作临时耕...

本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