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起点到创世:吴文辉的网络文学传奇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苗恒

发表于: 2016-06-07 09:35

   2002年5月15日,玄幻文学协会的几位创始人决定成立起点中文网。对于吴文辉等人来说,这次会议从某些意义上就相当于嘉兴南湖上的那艘游船。“船上”的诸位精英一番慷慨激昂后做出了那个重要的决定,网络文学的江湖未来走势就此谋定,接下来所发生的一切不过只是剧情的依次展开。

  六根笔杆子打江山

  2001年,毕业不久的吴文辉与相识多年的“文友”携手在西陆上创办了玄幻文学协会。随后“玄协”不断发展壮大,起点中文网也应运而生。一位“江南武士”在这时闯进了他们的聊天群,大肆批评了起点的书库系统,吴文辉等人竟哑口无言。这位不速之客最后应邀接过了起点网站建设的大权,并改名“藏剑江南”。五人团队变成六人,命运的齿轮开始加速转动。自号“黑暗之心”的吴文辉和伙伴当时彼此以网名互称,这和阿里巴巴“十八罗汉”的江湖气质是惊人相似。

  这是凭借这股从开始就有的江湖气,起点以这六人为核心形成了一个百炼成钢的团队。吴文辉后来能有那种“枪在手,跟我走”的气魄,就是根源于此。同样是具备这样的气质,“风清扬和他的小伙伴们”经过多年奋战终成最开心的敲钟人。吴文辉当年带领众人白手起家,凭借六根笔杆子就敢去打天下。这样的气魄,在当时还各自为政的网络文学界吸引了大量人的顶礼膜拜,“教父”的名头由此而起。

  虽然起点的六位创始人分别来自五个城市,但他们意气相投肝胆相照,再加上互联网发展带来的便利条件,距离也就不是什么问题了。吴文辉和伙伴们当时的办公方式就充分体现了互联网时代的气息:除了他们彼此之间的交流,甚至与作者、客户、协同工作人员的沟通全都是通过网络进行,是完全的互联网化办公。起点就是这样奇妙的方式下,进入了蹒跚学步的阶段。

  但随着美国互联网泡沫危机波及到中国,起点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为了活下去,是否要尝试商业化就成了当时决定团队生死存亡的关键问题。在吴文辉提出起点商业化构想的初期,起点招到了业界的一致抨击——“文学不能商业化”,“收费违背互联网基因”等声音不绝于耳。可真理往往既不掌握在多数人手里,也不掌握在权威专家手中,真理只属于敢于突破的少数人,吴文辉恰巧就是这么一位。

  尽管当时起点的网站流量、用户数在业内都不在前列,但铁了心要尝试商业化的吴文辉还是毅然开始了变革:千字两分的VIP收费制度以及与签约作者三七分成的全新模式,一举解决了网站生存、作者激励、作品质量的问题。在收费实行一年后,起点在2004年拥有注册会员达100万,作者团队达2万,月均盈利额超10万元。这一突破性的革新也引爆了整个网络文学界,“千字两分”、“按比分成”和后来的“月票”被其他网站争先效仿,甚至成为了行业规则。吴文辉的网络文学教父之位,当时已是众望所归。

  盛大门下,十年之痒

  成立仅仅两年,起点凭借商业模式的突破一举成为了行业领军者,但吴文辉此时并未自我陶醉于此,他看到的不是胜利的喜悦而是起点的瓶颈和危机。面对每日高达数千万人次的流量,数百人的作者队伍,铺天盖地的经营事务,处于业余状态的团队已经处于勉为其难的状态。从前的异地网络办公方式必须要改变了,游击队得进化为正规军。可起点当时虽然小有盈利但还不足以支撑进一步发展,再加上行业竞争和盗版的困扰,起点需要更强大的力量作为后盾。

  早已声名鹊起的起点当时早就被大量的VC盯上,吴文辉这时再一次展示了不同寻常的视野,他认为VC“快速获利、套现退出”的模式与起点寻求更高平台、进一步发展的需求不合拍,便拒绝掉了VC的邀请。他心仪的目标是成熟互联网企业,他最终从TOM和盛大之间选择了实力更为雄厚的后者。双方当时一拍即合,2004年10月盛大全资收购了起点中文网。
  加入盛大之后,起点可谓如鱼得水。凭借盛大共计近两亿的投资以及数不尽的用户、渠道资源支持,起点继续领跑行业。2006年,他们达到了600万会员,6万作者的规模,全年盈利突破3000万。他们也为盛大提供了像《鬼吹灯》这样的人气CP,为盛大的游戏开发省去了数千万的版权费用。保持这样的发展势头,吴文辉一统网络文学江湖仿佛是迟早的事。但正如婚姻会经历七年之痒,起点团队和盛大之间在经历最初的甜蜜之后也陷入了分歧和矛盾之中。

  如果说“藏剑江南”的“闯入”为起点的诞生添上了最后一块拼图,那么2008年7月盛大文学的成立则为后来的“出走事件”开启了倒计时。陈天桥将整合了六大站点占据七成市场的盛大文学交到了空降的“外行”侯小强手里,吴文辉担任盛大文学的总裁但没有股份。而起点即便占了最大的市场份额,却只是盛大文学阵营中的普通一员。盛大文学拿走大头利润喝香吃辣,创造了大量盈利的起点却只能守着原有业务分点肉汤。

   由于利益分配和发展方向上的分歧,吴文辉为首的起点团队与侯小强一方的盛大管理层越走越远。在陈天桥的规划下,三驾马车之一的盛大文学是要实现独立上市的。2011年,盛大文学决定尝试IPO,但因错失窗口期而被迫暂停。2012年,陈天桥力邀邱文友担任盛大文学董事长,意欲让这位资本运作高手继续推动盛大文学的上市进程。可事与愿违,盛大文学的挂牌时刻依旧遥遥无期。

  为了摆脱这种“药不能停”的状况,吴文辉在2012年底向陈天桥提出了MBO方案,计划在PE的支持下以4-5亿美元将陈天桥“请走”。陈天桥也许是从新浪的“毒丸计划”里吸取了教训,又或者是他还执着于让盛大文学IPO,总之他用高达8亿美元的标价回绝了吴文辉。随着MBO的流产,吴文辉和盛大方面算是撕破了脸。进入2013年,起点和盛大因“十年之痒”终于挠出了血。

  命运转折,起点的新起点

  2013年3月1日,吴文辉召集起点团队进行了“杭州会议”。由于吴文辉/起点和侯小强/盛大之间矛盾已经公开化,决定是不是马上摊牌,是不是集体辞职就成了他们当务之急。虽然大家倾向于和盛大撇开关系,但还是放不下如亲手孩子一样的起点中文网。于是,在侯小强和陈天桥随后的连续询问中,吴文辉均否认了将“率队出走”的消息。试图安抚住吴文辉那颗不安的心,陈天桥当时还特招他来面谈,还改口称MBO可以再商量。

   但事情的转折却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起点团队这边竟然擦枪走火了——以商学松为首的多人在3月6日递交辞呈试图以此逼宫。当天下午,吴文辉还在返回上海的途中,侯小强竟然以盛大文学的名义发出邮件称表示已通过起点团队的集体辞职,还表示新的管理团队将很快进驻。不久,陈天桥也出面表示支持侯小强的行为。不论辞职逼宫是否属于既定方案,吴文辉是肯定没想到盛大方面会如此决绝地将他们“扫地出门”,那些许诺和安抚仿佛就是逢场作戏。

  不愿再与盛大纠缠的吴文辉随后也递交了辞呈,他当时在微博上说“一个时代结束了”。离开起点后伙伴们需要新的天地,于是创始人之一的罗立带领一帮骨干成立了创世中文网意欲从头再来收拾旧河山;而匿于幕后的吴文辉则需要再次做出抉择——在百度和腾讯之间二选一。可老东家的盛大并没有让他们安心重来的意思,拿着竞业协议,盛大先是举报了创世中文的罗立等人,然后又试图阻止吴文辉出山露面。

  就在吴文辉和老东家的明争暗斗中,百度这边已经通过多次收购重组将自己的文学矩阵构建完毕。这样一来,腾讯就成了他们唯一的选择,创世中文便入驻了腾讯文学平台。而老东家盛大这边则内外交困,昔日手握“尚方宝剑”的侯小强此时已走向了崩溃了边缘,后来他竟然选择了皈依佛门。进入2014年,罗立等人得到了无罪释放,吴文辉也出山担任腾讯文学CEO。“十年一觉江湖梦,一切又回到了原点,真是兴亡一叹间,下一个十年不知又是何等风浪。”吴文辉当时在微博上以这句话宣告着自己的归来。

   在吴文辉和一帮老伙计们的带领下,资源充沛的腾讯文学在2014年发展迅猛,很快便和百度、盛大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在这段时间里,坊间还多次传出腾讯方面将全资收购盛大文学的消息。舆论纷纷表示一旦事成,这对于吴文辉等人来说将是最佳的“复仇”。

  步入2015年,诸多迹象表明起点中文甚至是盛大文学已经被腾讯纳入帐中。根据最新查证的工商登记记录,起点中文母公司的法人已经变更成了吴文辉本人,而更为令人注意的是盛大文学的法人也从陈大年变成了来自腾讯控股的李慧敏。由此断定,腾讯实际上已经接收了盛大文学,吴文辉也终于拿回了本属于他的起点。

  纵横网络文坛十五年,吴文辉和伙伴们再度回到了起点,但这一次已是全新的征途。

       文章系百略网(ibailve.com)旗下互联网圈内事(quanneishi)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苗恒,来源:中国新闻网,来源地址:)

分享到:





相关动态

2016年全国高考共有几道作文题:9道

2016年全国高考共有几道作文题:9道

2016-06-07 15:38

11055

2016年全国高考考卷变化:26省份使用全国统一命题,全国共有几道作文题? 今年高考,各地在考卷上出现了比较大的变化。除去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这5个省份外,其余26个省份均选择统一命题试卷。 相关资料显示,2000年之前中国高考一直实行全国一张卷,从2000年到2004年,全国开始实施统一高考,分省命题的组织方式,越来越多的省份加入自主命题的行列。 2014年公布的《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2015年起增加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的省份。 记者注意到,2014年16省份实行分省命题,统一命题的有15个;2015年,又新增江西、辽宁、山东3省实行高考统一命题,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的省份增至18个。而包括安徽、湖北、四川等在内的8省份是从今年起开始实行统一命题试卷。 值得注意的是,在26个选择统一命题试卷的省份中,各地区的试卷也有所区别。包括福建、广东、重庆等在内的8省份是从今年起开始实行全部科目使用全国卷。而山东省...

原创网络文学被盗文网站秒盗,每年损失100亿元

原创网络文学被盗文网站秒盗,每年损失100亿元

2016-06-07 08:55

7644

自原创网文网站建立之初,网络文学作品就被窃取到盗文网站供读者免费阅读,有关数据显示,大型网络文学网站作品的被盗率已接近100%,一年至少带来100亿元的损失。事实上,这条经济链的背后潜藏着复杂的灰色利益,为此他们分工有序、搜刮有道,即便被告败诉,也要卷土重来。究竟是什么样的利益令他们屡次犯险,致使十年反盗之路遥遥无期? 盗文网站月入15万元 免费阅读的网文能为盗文网站带来不少收益,曾经在某盗文网站工作过的杨女士透露:引入流量可以建设网站,主要是做广告,弹窗游戏,还有友情链接。 据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广告联盟有谷歌(微博)联盟、百度联盟、搜狗联盟及百余家弹窗广告联盟。广告联盟每点击一次获得约0.2-1元的广告费,而弹窗的价格通常是每1000IP(PC端)获得5-15元。假设网站的日IP是1万,PV(访问页数)是10万,获得10个千次弹窗单价为5.5元的广告,那么在网站所有PV都展示广告的情况下日收益可计为550元。根据站长工具抽样中等...

从1977至2016年高考作文题看中国39年变迁【盘点汇总】

从1977至2016年高考作文题看中国39年变迁【盘点汇总】

2016-06-07 10:32

11040

1977年中国重启高考,如今这项世界规模最大的考试从重启以来已跨过39年光阴,轰隆隆地驶到2016年。 39年间,高考经历多次变革和调整,在变与不变中不断完善。紧随时代步伐的除了高考政策,还有千变万化的语文作文题。 39次高考,数十套作文题,细究其根,大多与时代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紧紧缠绕。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高考重启,初期的作文题带着浓烈的政治色彩。如1977年北京卷作文题《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1978年《速度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 八十年代,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高考作文题开始关注社会层面的发展。如1981年作文题《毁树容易种树难》;1985年以化工厂排放毒气为材料,写一封给《光明日报》编辑部的信;1986年以《树木森林气候》为作文题。 到九十年代,中国进一步大刀阔斧搞建设,高考作文题也开始鼓励学生创新、尝试,展现出一代人奋发图强、标新立异的精神面貌。如1991年作文题《描写圆的想象物》、1994年...

    本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