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忠实高考时因为不会写鬼作文被大学拒之门外

来源:大众日报

作者:苗恒

发表于: 2016-07-02 10:39

 对于一位作家来说,最擅长的技能,无疑当数写作了。按照常理,写篇作文应该是轻而易举、手到擒来的小事。可是,您绝对想不到,中国作协原副主席、茅盾文学奖获得者、《白鹿原》作者陈忠实,当年竟然出人意料地栽倒在高考作文上,被“鬼作文”绊倒在大学校门之外。
  其实,早在初中的时候,陈忠实就显露出写作的天赋。初三那年,他就在《西安晚报》发表了《钢、粮颂》的短诗;高二时,他和同学组织了一个名为“摸门小组”的文学社,同时创办过一个名为“新芽”的文学墙报。作文,一直是他的强项。
  那么,当年高考时,陈忠实究竟为何会被作文绊倒呢?
  2013年10月,西安出版社出版了陈忠实的散文集《白墙无字》。书中,有一篇《我经历的鬼》的散文,落款是“2010年8月8日写于二府庄”,从时间上看,正是那年高考放榜后发放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可谓“几家欢喜几家愁”。文中,68岁的陈忠实讲述了自己一生所遇到几件“鬼事”。真正致使他长期心理创伤的,是1962年他高考作文遇“鬼”,导致他名落孙山。这是陈忠实首次具体透露、分析、反思自己高考失利的原因。
  据陈忠实回忆,1962年,他高中毕业,高考的作文题有两个,一为“雨中”,一为“说鬼”,前者是记叙文,后者为议论文。依他的实力,选择叙述文体的“雨中”为宜,因为他在初中的作文本上早就写过几篇小说了,颇得语文老师好评,记事的叙述文体当胜过论文一筹。然而,谁也想不到,他却鬼使神差地选择了“说鬼”。他已不记得自己是如何说鬼的,他只记得自己犯了致命的错误——“没有写完”。当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的时候,他脑子里一片空白。他意识到自己考砸了,一切都“完了”!看着监考老师从他桌上收走考卷,他连站起来的力气都没有。走出考场和设置考场的中学的大门,看到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他这时才意识到自己已经尿湿裤裆了。
  在这篇文章中,陈忠实进行了自我检讨,“之所以选择我并不擅长的论文体去写‘说鬼’,原是出于一种错误的判断;之所以发生判断的失误,说穿了是自作的小聪明所致;再扎实说来,是不无投机心理的。”
  陈忠实在这篇文章中写道,“我读高中的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有一本名为《不怕鬼的故事》的书不仅风靡全国,而且成为高中生的必读物,是政治课的补充教材。后来才知道出版并要求党政干部和高中以上学校师生阅读这本书的社会背景,既有国际因素,又有国内因素。国际关系中,兄弟般的苏联和中国,矛盾已发展到不可调和的面临翻脸成仇的地步,视苏联为修正主义,简称‘苏修’。修正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修正主义的代表人物赫鲁晓夫,被喻为鬼……”
  陈忠实回忆说,“我那时候似乎在私下里隐隐听到一点风声,便自作聪明地选择了论文‘说鬼’的题目,以为正合拍于社会的大命题,肯定要比‘雨中’这类抒情的叙述文更切社会热点……不料却栽倒在‘说鬼’上。”
  众所周知,那个年代的高考语文试卷,问答题占六十分,作文占四十分。他的作文“说鬼”没有说完,更不论完美,这个意象里的“鬼”便像刺一样深深地扎在他的心灵深处。从走出学校走进社会,几十年来陈忠实不知填过几百上千次表,每当填写“文化程度”这一栏时,陈忠实都如实填写。每一次填写“高中”这两个字时,心底便泛出“说鬼”这篇作文所带来的难以言状的挫败感来,几乎没有一次幸免。陈忠实坦言,“说鬼”的失败造成的心理伤害,是他人生历程中可以用致命来划档的三两次最厉害的伤害之一,且是第一次。
  “说鬼”带来的阴影,几乎伴随陈忠实的一生,直至晚年,陈忠实依旧辨不清有幸或不幸。
  陈忠实的经历或多或少有点像当年“越幅被黜”而落第的我国清代著名文学家蒲松龄。“一世无缘附骥尾,三生有幸落孙山。”从某些方面来说,后人为蒲松龄写的这幅对联,用在陈忠实身上也非常合适。在一般人看来,名落孙山乃人生不幸之事,怎么会是“三生有幸”呢?如果从陈忠实个人的人生遭际来看,他确实是不幸的。高考作文因“跟风”遇“鬼”而落榜,堵死了他跳出农门的唯一通道,造成了他日后长期的生活贫困;但就当代文学史来看,却是幸运的。落榜坚定了陈忠实依靠自修走文学创作的道路,也使得他在日后的文学创作中保持清醒头脑,不盲从政治而写作“跟风”。如果没有当年陈忠实高考的落第,白鹿原下势必就会缺失一位大名鼎鼎的农民作家,而今为我们所津津乐道的文学巨著《白鹿原》或许就无从面世了。(
姜乾相 )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苗恒,来源:大众日报,来源地址:)

分享到:





相关动态

高三女生放弃高考 当网络作家写小说

高三女生放弃高考 当网络作家写小说

2016-07-04 14:50

12300

玄幻、诛仙、都市言情、异能文令人脑洞大开的网络小说逐渐成为文学的新领域,备受欢迎的《芈月传》《欢乐颂》等影视作品剧本最初都源于网络。在温州,有这样一群追逐梦想的人,他们中有的放弃高考进行网文创作,有的深耕8年,稿费超本职工作 高一女生 试水网络小说 孔应瓷(笔名)生于2000年,目前是职高院校的高一学生。她偏爱科幻、生化类题材的电影、小说,并开始构思第一部网络连载小说。 我写的是科幻悬疑小说,我在网站上搜索医学、科技等知识和内容,科技报、医学报什么的都要看,有读者还问我是不是学医的呢。孔应瓷说,网络文学主要拼的是想象力,对科学等方面的知识多了解一点,有助于提升小说的厚度。首部小说自四月份在网络上架以来,目前已连载30余万字,每天约更新3000字。带来的收益尽管只有几百元,对孔应瓷来说,却是一个新的起点。 第一次写小说还不够老到,前后衔接不够自然。孔应瓷说她的一名同班同学也在创作小说。 高三女生放弃高考 走...

江苏无锡高考理科状元:会编游戏也会写小说

江苏无锡高考理科状元:会编游戏也会写小说

2016-07-04 14:23

12682

摘得无锡理科状元的桂冠后的他仍是一脸紧张与激动。 事实上,高考前陈智康就已经收到清华大学伸出的橄榄枝了,只要高考成绩在投档线以下40分之内,就能成为清华学子。这是与陈智康平日里刻苦钻研、勤奋好学的努力分不开的。今天的理科状元,从小学习并不突出。今天我翻了一下小学的作业本,改、重写等的老师评语到处都是。他有些尴尬。 我们很少插足孩子学习,从小会刻意地让他在客厅里写作业,而我们就在一旁看电视。希望他能在嘈杂的环境中,静下心来思考问题。陈智康的母亲是江南大学商学院的一名老师,她说,现在很多家长让孩子上各式各样的辅导班,甚至还陪孩子一起刷题,这可要不得。我认为孩子要因材施教,培养他们自己钻研问题的意识。同学之间一起...

2016年高考作文下水文:聪明绝顶和眼大无脑

2016年高考作文下水文:聪明绝顶和眼大无脑

2016-07-05 17:06

12646

缺啥补啥 曹竞 在虎爸虎妈大行其道的今天,成绩便是硬道理。吃苦受累考名校,只为将来名利收。 但这个硬道理的前提 是指向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大家,如果压根儿就选错了起跑线,结果自然不大同。 譬如聪明绝顶和眼大无脑就是典型之例证。 聪明绝顶他爸和他妈为了弥补自己平庸的人生,从生下孩子第一天起就立志要把孩子培养得绝顶聪明3岁开始每天熟读唐诗宋词一首,4岁起请一对一家教认真补习,5岁时顺应足球从娃娃抓起的潮流,把孩子送去踢球补习班并深得教练赏识,认为有进职业队潜质。但虎爸虎妈志在名校,学习踢球只是为了将来体育中考时不至于拖后腿。 就这样,聪明绝顶从小就养成了自律的好习惯,不玩游戏不偷懒,有点时间就学习。从幼儿园开始,每天不是在补习,就是在去补习的路上,日后深得领导赏识的白加黑5+2的工作习惯,根本就是打小就有的。 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聪明绝顶他爸和他妈甚至节衣缩食给孩子买了昂贵的学区房。而聪明绝顶果然不负...

    本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