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和包公小说、包青天戏剧【中高考必备素材】

来源:未知

作者:苗恒

发表于: 2016-07-14 10:25

      包公姓包名拯,字希仁,宋朝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生于宋真宗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卒于宋仁宗嘉祐七年(公元1062年),28岁进士及第后,先后任天长县知县、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庐州知府、代理开封知府、右谏议大夫、枢密副使等职。死后谥“孝肃公”,“包公”即因此得名,是北宋有名的清官。

     包公虽然确有其人,但包公文学却并不拘泥于史实,而是人民群众及作家根据文学创作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规律多加虚构而成。胡适在《三侠五义》序中说:“历史上有许多有福之人:一个是黄帝,一个是周公,一个是包龙图。上古有许多重要的发明,后人不知道是谁发明的,只好都归到黄帝的身上,于是黄帝成了上古的大圣人。中古有许多制作,后人也不知道究竟是谁创始的,也就都归到周公的身上,于是周公成了中古的大圣人,忙得不得了,忙得他‘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这种有福的人物,我曾替他们取个名字,叫做‘箭垛式的人物’;就同小说上说的诸葛亮借箭时用的草人一样,本来只是一扎干草,身上刺猬也似的插着许多箭,不但不伤皮肉,反可以立大功,得大名。”包公正是这样一个箭垛式的人物,古代许多惩恶扬善、折狱断案的事迹,以及人民群众的理想愿望,都通过文艺的形式,附着于包公身上而流传下来。

    包公文学主要指的是包公小说。包公小说与宋朝城市说书艺术同时兴起,宋元时期的说书称为“说话”,说话的艺人需要有个文本做依据,这个文本就叫“话本”,短篇的话本就是古代的白话短篇小说。宋元时期包公题材的话本,主要有《三现身包龙图断冤》、《闹樊楼多情周胜仙》等。《三现身包龙图断冤》、《闹樊楼多情周胜仙》经明朝冯梦龙加工分别收入《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这类包公题材的白话短篇小说故事曲折,引人入胜,展示了当时社会的矛盾纠纷、市井生活,也展示了包公的威严和智慧。

      明清时期的作家模仿宋元话本而作的白话短篇小说称为“拟话本”。明代最有名的包公题材的拟话本是《包公案》,《包公案》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短篇公案小说集,共有100多个故事,大多采自史书野记、民间传说及其他艺术门类。既有对庸官的嘲讽,也有对人性的呈现,既有对社会暗昧的抨击,也有对包公品格的赞扬。

      清道光年间,有人记录了北京说书艺人石玉昆说唱的《龙图公案》,整理而成章回体小说《龙图耳录》,后又由问竹主人、入迷道人等根据《龙图耳录》重新编辑为《三侠五义》出版。《三侠五义》是侠义小说与公案小说的合流,主题就是除暴安良、不畏权贵、为民申冤。

      包公戏是清官戏的重要组成部分。虽早在宋元时期的南戏中已经出现,但真正繁荣成熟,则依于元杂剧。元代初期,戏曲艺术渐趋成熟,民间流传的大量包公故事被引入杂剧,数量之多,题材之广,影响之大,成为引人注目的文艺现象。据统计,元杂剧现存公案剧19种,包公戏就占了13种。元杂剧包公戏特点可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针对权豪势要和社会矛盾,第二阶段主要针对家庭矛盾、财产纠纷。

      元末南戏得到发展,并逐渐形成了新的戏曲形式:传奇。明人包公戏大多散失,目前只存有童养中《胭脂记》等传奇5种。明朝包公戏中的包公,权力被扩大,能力被扩展,甚至可以掌管阴阳善恶,这表现出人们对社会公正要求的进一步增加。清朝初中期的包公戏主要集中在清传奇中,后期则主要集中于京剧中。经过数个朝代的演化,包公愈益刚正不阿,敢于直指权贵;也愈益被神化,变得无所不能。

      包公文艺形象的塑造,反映了人民群众对权豪势要、贪官酷吏的憎恨,也反映了人民群众对社会公平公正的呼喊。贪赃枉法是许多封建官吏的共同特征,恃强凌弱是所有社会渣滓的相同品相,社会不公是普通大众的共同感受,人们期待社会生活中出现主持公道、无所不能的强势人物,当这种强势人物没能在社会生活中出现时,人们只有通过文艺的形式,满足自己的梦想和要求。这正是包公形象出现的社会基础。

      在文艺作品中,包公是不畏权贵、依法办案、公平正义的象征。在我国当下反腐倡廉、坚持公平正义、建设法制社会、维护社会安定、建设可持续发展社会的现实环境中,包公不畏权贵、公平正直、为官清廉、关注底层、智慧机智、孝亲敬业等优良品质,依然有着鲜明的现实意义。(许辉)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苗恒,来源:未知,来源地址:)

分享到:





相关动态

历史上真实的包青天是什么样子【中高考必备作文素材】

历史上真实的包青天是什么样子【中高考必备作文素材】

2016-07-14 11:29

52663

他是古往今来知名度最高的官员,是黎民百姓呼唤清官与盼望治世的精神寄托,他是集中体现秉公执法、一身正气的精神力量他入戏曲之深,被演义成无所不能的超人;他束庙阁之高,被供奉为庇佑苍生的神仙。直至今日,他依然是民间最具号召力的代表公平与正义之化身,他的影响力遍及海内外华人世界。本刊记者专赴河南等地采访,拨开历史烟雾重重的文字迷宫。 恋父母 富贵公子辞官甘当10年宅男 大宋王朝的第40个年头,安徽合肥一家包姓名门望族诞生了一个胖小子,这个全家盼星星盼月亮才盼来的一脉单传 ,就是后来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包青天。 包拯既不是什么怪胎,也没有所谓的兄嫂,更不存在任何坎坷身世。作为富贵逼人的独生子,他的童年幸福象花儿一 样,父母宠爱备至不压于今天的80后。 封建地主家庭子女要想显达于世,概莫能外走科举之路。包拯从小接受良好的儒家教育,作为当时的一名有志青年, 他的上进与追求显然也在求取功名上。29岁那年,他中了进士甲科,被...

入选中高考作文的VR除了看电影玩游戏,还能当止疼片?

入选中高考作文的VR除了看电影玩游戏,还能当止疼片?

2016-07-19 14:13

54691

  在治疗过程中,虚拟现实内容可以分散病人的注意力,减轻疼痛。例如,这可以被用于烧伤病人的治疗。以往,医院采购这些虚拟现实设备需要花费高昂的成本。华盛顿大学人类光子学实验室虚拟现实研究中心主任、疼痛控制游戏SnowWorld的开发者亨特·霍夫曼(Hunter Hoffman)表示,在缓解疼痛的研究中,他使用的虚拟现实设备成本高达3.5万美元。...

盘点中国古代文化里的大鱼海棠们

盘点中国古代文化里的大鱼海棠们

2016-07-23 09:13

57277

鲲常跟鹏连用,称鲲鹏,出自《庄子逍遥游》。庄子说: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成语鲲鹏之志、鹏程万里即出于此。有趣的是,鲲本义并非大鱼,而是鱼苗,庄子以其如椽巨笔,生生把一条小鱼变成了海中巨无霸。文学的魅力,果然令人叹服。那么,在现实和文学的世界里究竟有哪些大鱼呢? 我们先看淡水里。世界上已知的淡水大鱼有巨型鲶鱼、鲟鱼、巨骨舌鱼(海象鱼)、黄貂鱼、哲罗鲑、鳄雀鳝等。1892年,在我国长江捕获一尾中华鲟,重达907公斤,迄今还保持着世界纪录。中华鲟在黑龙江有门近亲叫鳇鱼,体形也非常巨大。其名跟慈禧太后有关呢。据说清光绪年间,抚远大都督那斌上京贡鱼,慈禧太后就问:此为何鱼?那斌答道:无名,请赐名。慈禧太后说:此鱼如此健硕,真乃鱼中之皇,就叫皇鱼吧。后来人们将皇...

    本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