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唤醒孩子沉睡的写作兴趣?
来源:闽西新闻网
作者:网站
发表于: 2016-09-08 14:22
我经常听到老师跟家长交流,说某某学生这次测试,扣分最多的是作文,我也听很多家长说,孩子一见作文就头疼。在老师和家长的重复强化之下,学生老觉得自己的作文水平很差,作文最难写。长此以往,学生见到作文就先在自己的脑子里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一般来说,在众多的作业当中,作文都是放到最后再做。有一些聪明人打开电脑“谷歌”一下,或“百度”一下就什么都有了。不自觉的同学就不知不觉地成为“谷歌”和“百度”的奴隶。有一些同学对作文类的作业一拖再拖,只要有一线希望能逃脱的就不去写了。
这是谁的错?毋庸置疑,是老师和家长。是他们一起扼杀了孩子对作文的兴趣,还振振有辞地把罪名按到孩子的头上,而且还理直气壮地去批评孩子,命令孩子,强制孩子去完成他本来最讨厌的作文。等孩子长到十一二岁,五六年级就会非常厌倦作文,进而厌倦语文,讨厌语文老师,讨厌盛气凌人的家长。究其原因,教师和家长扼杀孩子作文兴趣的主要做法有以下几点:一是没有来由的要求孩子出精品作文。许多老师和家长对孩子的年龄特点,以及该年龄段,孩子的语言表达水平,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只是觉得自己的孩子就应该是优秀的。写出来的文章就应该是文从字顺,情节感人,中心突出。甚至是二三年级的小孩子都被要求写出五六年级的水平的文章,小孩子经过一次次的失败以后,自然就没有了写作文的兴趣了。二是无数次的与好孩子的对比,学生习作的兴趣点不一样,每一种内容的文章表达的流畅程度也不一致,不同的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差别也非常大,如果经常拿优秀学生的作文去跟自己孩子的文章去比,必然会打击孩子的习作积极性。三是现在铺天盖地的作文辅导类书籍和各种各样的作文选也是打击学生习作兴趣的重要成员,试想一下,明明写着是三年级学生作文选,打开页面一看,一篇篇经过大人精心加工以后的文章,自然会远远高过自己孩子的水平,拿这些文章与孩子的文章一对比,自然会觉得大跌眼镜。四是,作文教学的模糊化,简约化,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一个训练组的教学结束以后,简简单单读一读习作要求,就直接要求学生写几百字以上的作文,写完之后又简简单单说一下某某同学的作文好,那些同学的作文还需要努力,甚至说某某同学的作文水平太差,需要重新写一篇。这样一来二去。学生只有木呆呆的像家中饲养的动物一样,有时候,前边有人牵着走,有时候,后边有人赶着走,还有的时候,前边有人牵着,后边也有人赶着。这样的一种状况,那还有学生自己的创造的空间。
其实要解决孩子的习作兴趣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唤醒。唤醒什么?怎么唤醒?那就是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作文,作文就是一种记录,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在平常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只要记录下来都是作文,也就是大家们讲的生活即作文。也就是说作文的就是自然的,自然的积累,自然的流露,自然的表达。这样,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就会有不同的生活经历,对问题有不同的看法,天真、幼稚才是小孩子作文的真实,超乎寻常的成熟才是虚假。如果我们大人能够认可孩子的小天地、小圈子,那么就应该认同他们记录自己的观察,记录自己的活动,就应该是成功的作文。崔峦老师在解读语文课程标准是讲:小学低年级作文就是孩子写想写的话,中高年级作文就是简单练笔或者说是习作。到初中才要求写实与写虚并举,也就是作文。按照这样的要求,我想大多数学生的作文水平已经远远超过这样的要求。如果达到这样的高度就算是成功的话,那么大多数学生都是成功者,成功就是兴趣很好的生发点。可见,搞清楚什么是作文,和各个阶段对学生作文的要求,是唤醒学生作文兴趣的第一步。也可以这么认为成功的唤醒,是唤醒成功的第一步。
对于怕作文的孩子来说,最怕见到的就是“作文”二字,有些老师和家长经常拿作文来吓唬孩子:要是写不完作业就罚他写一篇作文500字以上,要是在家里又看电视了,就罚他写两张300字稿纸的检讨。对这些孩子来说作文比老虎还可怕。要想唤醒这类孩子的写作兴趣,就应当首先避免提到“作文”这两个字。要想状物,就跟孩子们一起大谈这个东西多么美,多美大,多么香甜,多么奇怪等等,谈得多了,作文内容也就丰富了。要想记事,就很孩子们一起谈论你看到的哪件事让你感动,让你生气,让你惭愧,让你愤怒,讲好了就有可能写好。没有必要提到“今天我们要写作文了”“今天作文的要求是语句通顺,有中心,有条理”这些“危言耸听”的字眼。久而久之,孩子们会写出各种妙趣横生横的文章,也就淡化了对“作文”的概念化恐惧。在这种训练过程中自然而然就唤醒了孩子对作文的兴趣。
唤醒孩子对作文的兴趣,还有一种好办法,那就是不要轻易将学生作文进行对比。台湾师范大学的曾仕强教授讲到:中国人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互相攀比。对于孩子的作文教学中,打击孩子习作兴趣的一个大问题就是对比。特别是不要经常与比这个孩子作文水平高的孩子对比。再小的孩子也是有自尊的,而且孩子越小,自尊心来得更直接,更干脆。当然伤害也会很直接,很干脆。说不定一次不如人,就会打击他一生的写作兴趣。所以跟孩子交流作文,就是要多说具体的优点和问题,尽量不去对比着批评孩子技不如人。就是偶尔要想比一比,也要找一些比自己差一些的孩子去比一比,以便更加激发孩子的竞争意识和超越的心态。当然孩子过于自信以至于达到自傲的程度,也是需要找一些好作文比一比,让他觉得天外有天,让上有人。以便打压一下他的傲气。好谦虚谨慎地去对待自己的成绩。
当然,唤醒孩子作文兴趣的方法会有很多很多。这些也是要考虑到不同孩子的不同表现才能够做出准确的判断,才能够对症下药,达到有的放矢,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上一篇
怎么写好自己的老师?下一篇
提升公文写作水平的6个关键词分享到:
相关动态
提升公文写作水平的6个关键词
2016-09-09 09:03
46810
公文写作水平的提高非一朝一夕之功,不能一蹴而就、一步到位,也不能蹩脚郎中治病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就写而写、为练而练。古语有云: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只有不断积累、兼收并蓄,多方面汲取养分,辅之以不断的练习和强化,下一番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夫,方能渐入佳境。个人认为,可以从理看学练读改六个方面入手。 掌握发展脉络要多理。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我们进行公文写作的纹,就是所在部门的发展脉络,即所处发展阶段、发展态势、优势特点、存在短板等情况。可以通过查阅上级来文、下级呈文、本部门成文、信息简报、发展规划以及历年工作部署、总结等文件资料来熟悉和掌握。对发展脉络有了宏观性、格局性的把握,起草公文才能更具指导性和针对性。 强化语感培养要多看。多浏览党报党刊、上级讲话、条例办法,认真研究领导在各种场合的发言,领会公文的写作要求、写作要领,参悟行文习惯、行文特点,并不断深化理解、咀嚼揣摩。这样起草公...
教学生写好作文的8个小技巧
2016-09-09 09:07
48706
有些粗心的孩子没有良好的写字习惯,这里涂涂,那里改改,结果作文写出来,整个卷面却惨不忍睹。这样非常影响老师评分,2分的卷面分数就这样白白丢失了。所以孩子在写作文时,第一步就是保证卷面要干净,遇到错别字,可以划横线遮挡,不要涂改成黑圆圈,影响观感。 第二、重要情节要详写 在重要的情节上,详细地写出人物的表情和动作,往往比一个简单的成语要好得多。比如写妈妈听到好消息很高兴这个情节时,如果只用兴高采烈来形容妈妈的心情,就显得非常虚假。不妨舍弃成语,扩写成这样一句: 妈妈听到这个好消息,眼睛笑得都眯成一条线了,连声说了好几句真棒 。这样反而更能传情达意。 第三、如何写对话? 小学生 的作文 基本 是 记述文 , 也就是 讲故事 。 ...
学生为什么不会写作文?
2016-09-09 10:20
53100
孩子不会写作文的表现,不外乎 以下几点: 1 、见到题目手忙脚乱,大脑空白,不知道从哪里下笔。 2 、兴趣不高,每次作文只是完任务。 3 、不细心思考,每次作文东拼西凑。 4 、下笔没写几句,就无话可说。 5 、有话可说,但思路混乱,主题不突出。 6 、过于尊重事实,欠巧妙处理,文章似流水账。 7 、写作文总依赖家长或者老师的点拨,没有自己的思想。 8 、借助作文选或者其它书籍,仿写、套写、改写。 面对作文,很多孩子都觉得头疼,每次作文都似挤牙膏。时间一长,孩子对写作文就没兴趣、厌烦、甚至惧怕。 分析以上问题,从中可以总结出孩子不会写作文的本质问题: 一是没有材料,也就是说,写作文找不到素材。很多老师和家长把这一点归结为孩子年龄小,生活阅历浅。但事实上,阅历并不能解决孩子写作文的问题,生活阅历丰富,并不一定能写作文。针对这一点,很多家长、很多老师就挖空心思地让孩子体验。带孩子到处旅游,参加各类活动,将各种活动、动手...
推荐文章
架起文学与影视沟通的桥梁(坚持“两创”·关注新时代文艺)
2023-11-24
聚焦互联网时代书店转型
2023-06-21
如何玩转北京国际图书节
2023-06-16
240万字《广东文学通史》问世!广东省作协七十芳华正青春
2023-05-25
纪念林斤澜百年诞辰暨温州文学高质量发展恳谈会在温州举行
2023-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