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文科考试应该有道作文题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唐晓敏
发表于: 2016-09-23 09:32
目前,高校文科的期末考试很多仍采用标准化的试题。一张试卷从填空、名词解释、判断,到选择、简答、论述题等应有尽有。而且,即使是论述题,往往也有“标准答案”,学生只能按照教材或教师所讲的来回答。这意味着,学生期末复习时,必须完全准确地将教材或教师所讲的内容背诵下来,不能有一点差错,只用了记忆一种能力,感受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等其他能力都无从发挥。
这种标准化的考试方式看似公平,实际上是以形式上的公平掩盖了事实上的不公平。因为从答卷中看不出学生对所回答的问题有怎样的理解,更看不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熟悉和掌握情况。这种考试方式更不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反而使很多学生形成了平时不学习,只在期末考试前背教材的习惯。作为高校文科教师,笔者觉得,高校文科考试方式方法应改进,加大主观性试题的比重,以考核学生的写作能力为主。因为写作不仅有实用的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
写作体现思维能力。写作的过程不仅是整理自己所学知识的过程,也是形成自己独立见解的过程。美学家朱光潜指出,知识要借写作才能明确化。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更是认为,思想并不是表达在词语里,而是实现在词语里。这就是说,写作能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我们常常强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但究竟怎样培养思维能力却没有明确的思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加强写作训练。
写作能够对阅读起到引领作用。对此,朱光潜这样说:“看一部书,自以为懂了,可是到要拿笔撮要或加以批判时,就会发见对于那部书的知识还是模糊隐约的,对于那部书的见解还是不甚公平正确的,一经提笔写,就逼得你把它看仔细一点,认清楚一点。”这就是说,写作不仅是整理所学知识的过程,而且在引领阅读方面也有重要的价值。
现代文科教学的一大问题是忽视写作能力的培养。基础语文教育中,写作的教学历来是薄弱的一环。教材中讲的写作知识非常贫乏,练习亦不得要领。高考的作文题目大都与学生的阅读生活无关,起不到引领学生阅读的作用。到了大学,即使是中文专业,写作也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这种情况不应继续下去。大学的文科教学,包括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哲学专业,都应该“写作化”,多读多写、读写结合、以写领读,让学生通过文章写作来引领阅读、整理知识、激发思考,把写作当作展示自己知识、才华的方式。
与之对应的是,教师批卷也应把学生的答题当作文来看待,着重看学生所答内容是否有新意、有文采。民国时期,学者钱穆在常州府中学堂读书期间,有一次地理课考试,老师吕思勉出了4道题目,每题25分,其中第3题是叙述长白山的地势军情。钱穆此前曾读过很多这方面的资料,因此对此题很感兴趣,下笔后思如泉涌,欲罢不能,直到交卷时,才发觉自己只答完了一题,结果却得到了不低的分数和老师详细的卷后批语。钱穆答这道题,是把这道题当作一篇文章来做的,调动了平素的积累,也展示了自己的才华,而吕思勉批卷则是用灵活的方式,对学生的创造力进行鼓励。这样的考试,值得我们借鉴。
上一篇
只因作文写不好,老师骂他被停课下一篇
作文五力训练法,专攻议论文文写作分享到:
相关动态
作文五力训练法,专攻议论文文写作
2016-09-26 08:30
25910
《作文五力训练法——议论文写作》针对中学生在议论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思辨方向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并提供一系列训练手段,帮助中学生提高议论文写作水平。 发布会后的新书签售活动人气颇高,很多学生在家长或老师陪同下,排队购买并等候签名。 据了解,该丛书的作者江锐有30年教学经验,这套丛书也被认为具有很高的权威性,书中提出了一套序列化、系统化的作文训练方法作文五力教学法,有利于教师减轻教学负担,帮助学生快速提升写作素养和作文分数。 目前的学生在章法规范、语言表现力、文化承载力、思想辨证力和情感冲击力等五个方面,都存在一定的不足。这五个方面也接轨于目前的考纲,是考核的重要内容。学生的思辨能力在作文当中显得尤为重要,也是一个非常大的难点,必须要有专业的方法指导,所以我们要从理论和实践层面着手,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江锐向记者阐述了丛书的创作思路。 谈到...
新概念作文大赛热度冷却,风光不再
2016-09-28 11:44
19322
1998年,《萌芽》杂志社创办了第一届新概念作文大赛,鼓励年轻人创意写作,它的影响力曾辐射全国中学生。 像前辈韩寒和郭敬明一样,“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得主”是曲玮玮头上的光环,它象征着年轻、才华和无限可能的未来——当然,这两位前辈已不再需要用它证明自己。 2016年,这个为年轻人举办的比赛迎来它18岁的“成人礼”。当下,互联网向“创意”张开怀抱,高考作文也不断刷新“新”的定义,新概念作文大赛的一等奖得主从第一届的20个左右增加到65个,但再没能走出“现象级”写作者。...
推荐文章
架起文学与影视沟通的桥梁(坚持“两创”·关注新时代文艺)
2023-11-24
聚焦互联网时代书店转型
2023-06-21
如何玩转北京国际图书节
2023-06-16
240万字《广东文学通史》问世!广东省作协七十芳华正青春
2023-05-25
纪念林斤澜百年诞辰暨温州文学高质量发展恳谈会在温州举行
2023-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