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结合法:小学生作文中的建筑描写艺术
来源:《奔流·小作家》编辑部
作者:王翔
发表于: 2024-10-16 08:44
在小学生作文大赛中,不少参赛学生巧妙地运用了内外结合法来描写建筑物,使作品生动而富有感染力。这种方法通过从外部轮廓和内部构造两个角度,全面而细致地描绘建筑物,让读者仿佛置身于现场,感受到建筑的独特魅力。本文将详细介绍内外结合法的特点,并通过具体作品进行举例分析。
一、内外结合法的特点
1. 外部轮廓描写:
整体印象:从外部观察建筑物时,注重其整体轮廓的描绘,使读者能够迅速建立起对建筑物的第一印象。
避免零散:描写时要避免过于细碎,保持整体感,使建筑物的轮廓线条清晰流畅。
2. 内部构造介绍:
详细阐述:从内部观察时,详细介绍建筑物的构造特点,如房间布局、装饰风格等。
方位顺序:按方位顺序依次介绍,如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确保条理清晰,便于读者理解。
3. 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采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描写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二、具体作品举例分析
作品一:《我心中的图书馆》
外部轮廓:“从远处望去,图书馆就像一座巨大的知识殿堂,矗立在校园的中央。它的外墙是淡蓝色的,仿佛一片宁静的天空,让人心情平和。”
这里的描写通过“知识殿堂”的比喻,以及“淡蓝色外墙”的具象描述,使图书馆的整体形象跃然纸上。
内部构造:“走进图书馆,一股淡淡的书香扑鼻而来。书架整齐地排列在两侧,就像一个个士兵守护着知识的宝库。每本书都静静地躺在书架上,等待着有缘人的翻阅。”
内部的描写通过“书架整齐排列”和“书静静地躺在书架上”的拟人手法,生动地展现了图书馆内部的氛围。
作品二:《家乡的古桥》
外部轮廓:“古桥横跨在碧波荡漾的小河上,它用青石砌成,历经风霜却依然坚固。桥身微微拱起,像一道优雅的彩虹连接着两岸。”
这里的“古桥横跨在小河上”和“桥身微微拱起”的描写,勾勒出了古桥的整体轮廓,而“优雅的彩虹”比喻则增添了美感。
内部构造(对于桥梁而言,更多关注其构造细节和装饰):“桥面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龙凤呈祥、荷花盛开等,每一幅都栩栩如生,让人不禁驻足观赏。桥栏上刻着古老的文字,记录着这座桥的历史。”
内部的描写通过“精美的图案”和“古老的文字”等细节,展现了古桥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价值。
三、内外结合法的运用技巧
观察细致:在写作前,要对建筑物进行仔细观察,了解其外部轮廓和内部构造的特点。
条理清晰:在描写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如先外后内、先整体后局部等,确保文章条理清晰。
修辞手法:巧妙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
内外结合法是一种有效的建筑描写方法,它不仅能够全面展现建筑物的特点,还能够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可读性。在小学生作文大赛中,不少学生已经成功地运用了这种方法,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
作文征稿:全息作文网首页点击【小学生作文大赛】专题页面,直接注册、参赛,按照提示提交作文作品。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分享到:
相关动态
远眺近看法在中小学生作文中的建筑描写应用
2024-10-17 09:08
28075
在中小学生作文大赛的作品中,我们常能遇见一种独特的建筑描写手法——远眺近看法。这种描写方法通过结合远眺和近看的视角,使读者能够全面而细致地了解建筑物的整体与局部特征,从而获得更加完整和深刻的印象。下面,我们就来全面了解一下远眺近看法在中小学生作文中的应用。...
物品自述法在少儿作文中的应用与魅力解析
2024-10-18 08:37
25517
在少儿作文教学中,引导孩子们运用物品自述法来描写物品,是一种既富有创意又能激发孩子想象力的写作方法。物品自述法,顾名思义,就是让物品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来叙述自己,赋予物品以人的特性、情感和经历,从而使文章生动有趣,吸引读者的注意。本文将结合少儿作文比赛中的优秀作品,深入分析物品自述法的特点及其在作文中的应用。...
托物言志法在中小学生作文中的巧妙运用与实例分析
2024-10-19 08:55
31319
托物言志法,是中小学生作文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它通过对某一具体事物的描绘和赞美,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志向或哲理思考。这种方法不仅能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还能深化主题,提升文章的内涵。那么,如何更好地运用这一技法呢?让我们通过中小学生作文比赛中的一些优秀作品来进行分析。...
推荐文章
架起文学与影视沟通的桥梁(坚持“两创”·关注新时代文艺)
2023-11-24
聚焦互联网时代书店转型
2023-06-21
如何玩转北京国际图书节
2023-06-16
240万字《广东文学通史》问世!广东省作协七十芳华正青春
2023-05-25
纪念林斤澜百年诞辰暨温州文学高质量发展恳谈会在温州举行
2023-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