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诗句: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来源:《奔流·小作家》编辑部
作者:张一昂
发表于: 2024-12-17 10:38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全诗为:“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下面是对这句诗的具体解析:
字面意思:
“此夜”:指的是当前的夜晚。
“曲中闻折柳”:在乐曲中听到了《折杨柳》的曲调。《折杨柳》是一首汉代乐府曲,表达的是送别时的哀怨情感,后来也常被用来寄托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何人不起故园情”:意思是,听到这样的曲调,又有谁不会勾起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呢?
深层含义:
这句诗通过描述在夜晚听到《折杨柳》曲调,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在春风沉醉的夜晚,悠扬的笛声飘散在整个洛城,触动了诗人内心深处对家乡的眷恋。
“折柳”作为离别的象征,在这里被巧妙地融入乐曲之中,使得整首诗的意境更加深远。诗人通过这一细节,展现了自己对故乡的无限怀念和无法割舍的乡愁。
情感表达:
这句诗充满了浓厚的感伤色彩,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亲人的无尽思念。通过“何人不起故园情”的设问,诗人巧妙地引发了读者的共鸣,使得这种思乡之情更加普遍和深刻。
艺术特色:
这句诗运用了典型的借景抒情手法,通过描绘夜晚的笛声和《折杨柳》的曲调,巧妙地传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同时,诗人还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诗句的感染力,使得这种思乡之情更加真切和动人。
综上所述,这句诗以其深情的笔触和巧妙的构思,展现了诗人李白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无尽思念,同时也引发了读者对家乡和亲人的无限遐想。
作文征稿:
中国少儿艺教网首页点击【全国中小学生全息作文大赛】专题页面,直接注册、参赛,按照提示提交作文作品。
(责任编辑:张一昂)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分享到:
相关动态
解析古诗句: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2024-12-19 10:39
43940
待到秋来九月八:这里指的是农历九月八日,即重阳节的前一天。诗人用“待到”二字,表达了一种期待和迫切的心情,预示着某种重要时刻的即将到来。 我花开后百花杀:“我花”指的是菊花,而“百花杀”则形象地描述了菊花盛开之后,其他花卉逐渐凋零的景象。这里的“杀”字,并非指真正的杀戮,而是草木枯萎的意思,用以形容百花在菊花盛开后的凋零状态。...
解析古诗句: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2024-12-23 10:31
31978
“花开不并百花丛”:花朵并不与百花一同开放,即不随波逐流,不与其他花朵争艳斗丽。 “独立疏篱趣未穷”:独自开放在稀疏的篱笆旁,其情趣却并未因此而减少或穷尽。...
解析古诗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2024-12-24 10:07
34542
春江潮水:春天的江水与潮水相连,形成一片浩渺无边的景象。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江水在春风的吹拂下泛起层层波纹,与潮水相互交融,展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气息。...
推荐文章
架起文学与影视沟通的桥梁(坚持“两创”·关注新时代文艺)
2023-11-24
聚焦互联网时代书店转型
2023-06-21
如何玩转北京国际图书节
2023-06-16
240万字《广东文学通史》问世!广东省作协七十芳华正青春
2023-05-25
纪念林斤澜百年诞辰暨温州文学高质量发展恳谈会在温州举行
2023-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