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古诗: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来源:《奔流·小作家》编辑部
作者:张一昂
发表于: 2024-12-18 10:55
古诗“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出自北宋文学家王安石的《泊船瓜洲》。这首诗是王安石在旅途中停泊于瓜洲时所作,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归心似箭的情感。下面是对这句诗的具体解析:
诗句含义:
“春风又绿江南岸”:这里的“春风”指的是春天的风,它带来了温暖和生机。“又绿”是一个动态的描述,意味着春天再次到来,江南岸边的草木又变得郁郁葱葱,一片绿色。这既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隐含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
“明月何时照我还”:“明月”通常象征着团圆和思念,这里指的是夜晚的月亮。“何时照我还”则表达了诗人对归期的期盼和不确定感。他想知道,什么时候月亮能照亮他回家的路,意味着他渴望早日回到故乡,与家人团聚。
情感表达:
这句诗深刻地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他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故乡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通过询问明月何时能照亮他回家的路,表达了对归期的期盼和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诗人运用自然景象(春风、明月)作为情感的载体,将个人的思乡之情与自然界的景色融为一体,使得情感表达更加含蓄而深沉。
艺术特色:
这句诗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将诗人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通过“春风又绿江南岸”这一景象的描绘,读者可以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诗人对故乡的怀念;而“明月何时照我还”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归期的期盼和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此外,这句诗还体现了王安石作为文学家的精湛技艺。他巧妙地运用自然景象来抒发个人情感,使得诗句既具有画面感又富有诗意。
综上所述,“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句诗以其深情细腻的表达和鲜明的艺术特色,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归心似箭的情感,也反映了人类情感中最为真挚和动人的一面。
作文征稿:
中国少儿艺教网首页点击【全国中小学生全息作文大赛】专题页面,直接注册、参赛,按照提示提交作文作品。
(责任编辑:张一昂)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
关于描述梅花的古诗分享到:
相关动态
揭开三伪文学面纱:提升文学素养的必读篇章
2024-12-19 08:59
11551
在文学创作与欣赏的旅途中,我们总会遇到各式各样的文学作品,它们或真实深刻,或引人深思,或启迪智慧。然而,也有一些文学作品,它们披着文学的外衣,却内含不实、妥协或御用的内容,这便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三伪文学”——愚民谎言文学、妥协文学、御用文学。对于正在学习写作、渴望提升文学素养的少儿来说,了解并辨识这些文学类型,是成长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课。...
关于描述菊花的诗句
2024-12-19 10:01
11217
还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魏晋·陶渊明《饮酒(其五)》)、“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唐·黄巢《题菊花》)、“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唐·白居易《咏菊》)、“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唐·李商隐《菊花》)等诗句,也都生动描绘了菊花的特性和韵味。这些诗句不仅展现了菊花的外在美,更寄托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赞美和追求。...
解析诗句: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2024-12-20 14:35
13846
通过这两者的对比,诗人可能想要表达的是,在追求成功和繁荣的同时,也要保持内心的独立和清醒,不被外界的喧嚣所迷惑。 综上所述,诗句“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通过生动的意象、鲜明的色彩对比和深刻的象征意义,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推荐文章
架起文学与影视沟通的桥梁(坚持“两创”·关注新时代文艺)
2023-11-24
聚焦互联网时代书店转型
2023-06-21
如何玩转北京国际图书节
2023-06-16
240万字《广东文学通史》问世!广东省作协七十芳华正青春
2023-05-25
纪念林斤澜百年诞辰暨温州文学高质量发展恳谈会在温州举行
2023-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