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院吟
来源:全息网
作者:本站编辑
发表于: 2012-04-01 16:42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8题。
小院吟
关中农村,总喜欢用泥巴打墙,围起一个院儿。我家的小院在村的正中。母亲每天早早起来,将院子一遍一遍地扫干净,不允许我们扔下一片纸屑,一根柴棍。村里的人见一方小院竟收拾得这般模样,便与母亲开起玩笑来:“王妈,您这是准备在地上带面条了吧?”说得大伙直乐。
小院是母亲用四五年攒下的鸡蛋钱,请了小工,打墙围起来的。得之不易,母亲便格外地宠它,爱它:冬天埋下一截葡萄枝条,春天里长起来了,嫩嫩的叶,像一只刚出壳的雏鸟,昂着头,望着这新鲜的世界;春天种下一行豆,夏天里蔓爬上土墙,花便密密地排成队儿,立了起来。
小院,是母亲精心编织的花蓝。它盛着农家艰辛而又多彩的生活,也使我稚嫩的心成熟起来。
父亲早年在外地工作,家中无劳力,地里的活儿早早地搁在了母亲和我的肩上。天长日久,我在外面受了气,便独自坐在院子的石头上发呆。母亲过来了,她最知道我的心思,便( )了小凳,凑到我的眼前,东南西北地比划,仿佛一切智慧的东西都从那粗布裹着的胸口倒出,就像放飞了一只鸽子,携我振奋起来。
更多的时候,我同母亲一起,在小院里筹划着生活,筹划着以后的事情。或者跟了母亲的眼神,走进一个个带着泥土味儿,又十分生动的传说之中。什么姑家婆、王老六,什么堤埂神、杨柳女,这些故事总如钩子一般地勾着我,让我至今忘不了。
小院南侧有几棵香椿树,那是母亲赶庙会时从近百里的山里挖来的苗,三年便长得胳膊般粗细,并举起一树的叶子。香椿虽是野树,但那香却十分细腻,风来也罢,风去也罢,香便充满了小院,香便传遍了村落。左邻右舍的只说多了这香,整个村子也便多了新鲜,三天两头有人带了孩子来看,小院也因此多了一种情感。慢慢地,小院成了大伙的小院了。
1.第4段括号里应填的一个最恰当的词是__________。
2.第2段写出,“小院”怎样的特点?请用一个成语概括出来。
3.第2段中,画线的“望着这新鲜的世界”一句,写出了谁的感受?请具体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统领全篇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说说第3段中画线的两句话不能前后调换的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结合具体内容,说说本文首尾两段在写法上的突出特点及这样写的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从内容上看,本文以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主;从写作意图上看,本文重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读完本文后,你有什么感受或想法?请把它写在下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搬、挪(或:拿、提)。
2、生机盎然(生机勃勃)。
3、①写出母亲看到自己劳动成果后的喜悦。②写母亲的付出带给“我”的赏心悦目的喜悦。(答对1 个要点给满分,答对2个要点加1分。)
4、小院,是母亲精心编织的花篮。
5、“使我幼稚的心成熟起来 ”一句主要是为引出下文的(照应关系),因此不能调换。
6、采用首尾照应和侧面描写手法,通过“大伙”写出“母亲”的性格特点和人格魅力。(每问1分。第一问答对一个要点得1分,答对二个要点加1分。)
7、景,情。
8、略。此题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学生只要言之成理即可给分。
上一篇
一棵树(节选)下一篇
人间第一爱分享到:
相关动态
人间第一爱
2012-04-01 16:42
18220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7题。人间第一爱季羡林大千世界,爱有多端,但是最纯真、最无私、最无要求回报之心、几乎近于本能的爱,就是母爱。古今中外谈到母亲的文章,不胜枚举。我为什么只信古今而不讲中外呢?因为在...
我没有为父亲
2012-04-01 16:42
18696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5题。我没有为父亲流过一滴泪,尽管我眼角常常有泪。我曾为素不相识的孤苦老人掉过泪,曾为寒风中大声叫卖的辛苦小贩掉过泪,我认为他们太可怜,太辛苦了。而面对父亲,这个为生活日夜奔波,...
听人事背地里谈论
2012-04-01 16:42
19532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3题。听人事背地里谈论,孔乙己原来也读过书,但终于没有逃学,又不会营生;于是愈过愈穷,弄到将要讨饭了。幸而写得一笔好字,便替人家抄抄书,换一碗饭吃。可惜他又有一样坏脾气,便是好喝...
推荐文章
架起文学与影视沟通的桥梁(坚持“两创”·关注新时代文艺)
2023-11-24
聚焦互联网时代书店转型
2023-06-21
如何玩转北京国际图书节
2023-06-16
240万字《广东文学通史》问世!广东省作协七十芳华正青春
2023-05-25
纪念林斤澜百年诞辰暨温州文学高质量发展恳谈会在温州举行
2023-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