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指导:“不过是换一种说法而已”
来源:全息网
作者:本站编辑
发表于: 2012-04-01 17:00
有一位作家,一生著作颇丰,拥有的读者也相当不少。当有人向其讨教写作之窍门时,他直言相告:"我从不沿用旁人惯用的写法,我不过是换一种说法而已。"
乍听此话,似乎不得其要领,然而,仔细想来,终能悟出一些道理来。"不过是换一种说法而已",正是这位作家获得成功之捷径。
比如,我们说:"小明哭了。"如若换一种说法,变成:"小明眼睛一闭,挤出几颗银豆豆。"假如再变换一种说法,就成了下面一段话:
"小明站在屋子中间。他望望爷爷,爷爷不理他,瞅瞅奶奶,奶奶不吭声,再看看爸爸、妈妈。他们各忙各的,似乎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此时的小明伤心极了,他眨巴着眼睛,渐渐的,眼圈红了,泪水在眼眶里直打转。突然,他的一双小手往脸上一按,嘴一张,'哇'的哭出声来。泪水向断了线的珍珠,顺着脸颊往下挂。他一屁股坐在地上,扭动着身子,摆动着双腿,边哭边一个劲地嚷着:'爷爷坏,奶奶坏,爸爸、妈妈都是大坏蛋。'"
这三种说法讲的都是一个意思。如果要问,哪一种写法好,你一定会脱口而出:"当然是第三种写法好!"不错,第三种写法把小明哭的原因、哭的模样,以及他哭的时候所说的话都写出来了,形象具体,活灵活现,读了之后,真有一种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感觉。正由于描写得如此惟妙惟肖,所以人们获得的印象也特别深刻。
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前两种表述的方式呀!第一种说法简洁、明了,直截了当;第二种写法比较生动、活泼。这三种写法,各有千秋长短,各有利弊与得失。不能一概而论,笼而统之去评论哪一种方法最佳,哪一种方法次之,哪一种方法不好,一切要视表达的需要来决定。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不乏这样的语言现象。
四个孩子相约十时整在学校门口会面,再一起去拜访老师。甲、乙、丙三人均按时抵达,可是左等右等仍不见丁的踪影。正当他们三个人刚要离开时,丁气喘吁吁的赶来了。于是,三个人纷纷责怪起丁来了:
甲:你怎么这个时候才来呀!
乙:你如果再晚来一步,就见不到我们了。
丙:你呀,让我们干等了多少时间,你来的未免太早了点吧!
不难看出,尽管三个人说话的内容不尽相同,可是他们焦急的心情是一样的,其表达的意思也都是毫无二致的,即:你来得太晚了!
用词可以"换一种说法":"我把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妈妈。""我把事情的经过,原原本本地告诉了妈妈。""我把事情的经过,从头到尾地告诉了妈妈。"
句子可以"换一种形式":"以后,我再也不吵着要跟在爸爸、妈妈后面了。""以后,我再也不做爸爸、妈妈的小尾巴了。"
一段话可以"换一种形式":"我十分喜爱集邮。在我的集邮册里珍藏着许多珍贵的纪念邮票。家信的信封上贴着我喜爱的纪念邮票,在征得家长同意之后,我就用剪刀把他剪下,然后小心翼翼地用镊子插入我的纪念邮册里。有时,我连做梦也梦见我的邮票。"
"我是个集邮迷。听说邮局要发行一套新的纪念邮票,我便取出平时积攒的零花钱去邮局排队购买。一天中午,我发现一个黑咕隆咚的洞里放着好多邮票,我乐不可支,便伸手去掏,掏呀掏……突然,我挨了爸爸一个巴掌。我捂着嘴,呆呆地望着爸爸。只见他怒气冲冲地指着我骂道:'你这小子,不好好午睡,却把手伸到我的嘴里来掏,掏掏掏,掏什么来着?"
"换一种说法",可以让我们另辟蹊径,开拓思路,不落俗套,写得跟别人不尽雷同,有新意,有见地。你若想经常"换一种说法",就必须多读书,勤思考,打下扎实的基础。另外一个重要的因素,便是仔细观察生活,对生活有一定的了解,"勤思多想",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作家说的"我从不沿用旁人惯用的写法,我不过是换一种说法而已"这一句话,也许对你学写作文有所启迪,也许能帮助你提高作文能力。我想。
上一篇
写作指导:“点睛”与“添足”下一篇
写作指导: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分享到:
相关动态
写作指导: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2012-04-01 17:00
20962
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只有学好了语文,才有可能学好数学、外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等其他各门学科。这里所说的 语文 ,准确的说,指的是汉民族的语言和文字,即 汉语 。 学习语文的主渠道是在学校、在课堂。老...
如何做好审题明确题目要求
2012-04-01 17:00
19740
小学生最常犯的错误,就是作文偏题或离题。究其原因,就是不会审题。这样一来,往往下笔千言,却离题万里,影响了文章的表达效果。这里就讲讲审题的几个要点。 审清写作体裁。就是仔细考虑题目要求写哪类作文。审清...
写作指导:材料要靠平时的积累
2012-04-01 17:00
21435
小朋友学写作文遇到的最大困难莫过于 没有东西写 了。老师出了个题:《难忘的一件事》,小朋友往往会抓耳挠腮,想不出一件难忘的事;老师请同学写一篇《我做对(错)了》的作文,同样的,不少同学感到困难重重,无...
推荐文章
架起文学与影视沟通的桥梁(坚持“两创”·关注新时代文艺)
2023-11-24
聚焦互联网时代书店转型
2023-06-21
如何玩转北京国际图书节
2023-06-16
240万字《广东文学通史》问世!广东省作协七十芳华正青春
2023-05-25
纪念林斤澜百年诞辰暨温州文学高质量发展恳谈会在温州举行
2023-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