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的”和用“地”

来源:全息网

作者:本站编辑

发表于: 2012-04-01 17:04

  问:“瀑流经过时作急剧的撞击”这句话中的“撞击”是动词,为什么前面用“的”而不“地”?
   
  答:“撞击”在一般情况下是动词,在句子中作谓语,可以带宾语;但它在这个句子中不作谓语,而是充当“作”的宾语。动词作了宾语就取得一些名词的性质,不再表示动作行为,而是用来表示某种事情或事物。“撞击”作了宾语,取得了名词的性质,它前面的修饰成分“急剧”就不再是状语,而是定语,定语的后面当然要用“的”。这种句子是常见的,再举一例:
   
  他们讨论各种政治事件和科学问题……有时还进行激烈的争论。(伟大的友谊)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本站编辑,来源:全息网,来源地址:)

分享到:





相关动态

如何扩写古诗词名句

如何扩写古诗词名句

2012-10-31 08:41

22604

扩写古诗词名句是经常出现的扩写题题型之一。它融合了古典诗词鉴赏、片段作文两个重要考点的内容,能有效地考查同学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做题时,很多同学都有老虎吃天,无处下口那种力不从心的感觉。我认为,应抓住还原情境构设画境表现意境三个步骤,按部就班进行解答。 例将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扩写成100字左右的短文。要求不改变原词意境。 答题分析: 1.还原情境 杨柳岸,晓风残月一共才七个字,乍一看,给人无从下手的感觉。其实,要求扩写的诗词名句一般都出自同学们非常熟悉的课本,题目本身已经给了同学们解题的隐性已知条件诗句的情境因素。 做题时首先应该还原诗句的情境,通过回忆全诗或全词弄清该情境包含的三项内容:时间、地点、人物,然后就可以确定解题的切入点,根据自身的爱好和特长扩写了。 此外,还原情境还可以避免张冠李戴、自相矛盾的错误出现。比如,有的同学把杨柳岸扩写得春光旖旎、春意盎然,如果在...

小学生作文基础知识

小学生作文基础知识

2012-11-19 09:35

21870

1、审题。审题就是分析文章的题目,弄清题目的意思。审题包括三方面内容(1)找出重点词,有些题目,有一个关键词,也叫题眼,题眼就是写作的重点。如《一件难忘的事》中的难忘之类。(2)搞清写作的范围和要求,即时间、地点、人称、数量、内容等限制范围。(3)弄明白是写人的,是记事的,还是状物、写景的。 2、确定中心。记叙文总要表达一个思想,说明一个道理或表现某一方面的思想感情,这就是文章的中心。文章的中心要正确,对社会上正确的现象加以歌颂,错误的现象给予批评。中心正确,健康是文章的根本,对此必须首先要注意。中心还要求集中,一篇文章一般只能有一个中心,各方面内容都要紧紧围绕中心写。 3、选择材料。作文的内容就是材料。写作文要紧扣中心选择材料,与中心关系不大的或无关的,要少选或不...

阅读是写好诗歌的基础

阅读是写好诗歌的基础

2012-11-19 09:42

21582

一、【诗歌知识】 要学写儿童诗,必须引导学生多阅读诗歌精品,引导孩子学会欣赏儿童诗。为此,我们可以搜集摘抄一些优秀的儿童诗,让学生朗读它,欣赏它。要学会体会、感受儿童诗所表达的意境,努力用自己的审美去探索美、发现美、创造美,这样往往能从所欣赏到的儿童诗中折射出儿童诗创作的灵感。 古代名家李白、杜甫、白居易、骆宾王等创作的诗歌,很多适合孩子阅读,除选中教材的之外,教师还可以筛...

    本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