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作文语言更细腻
来源:未知
作者:鲁前进
发表于: 2014-06-27 17:04
学校很多老师会跟同学们说:“你,这、这、这,还有这,语言太不细腻了。”同学们诚惶诚恐地听完,通常情况下,到底也没理解什么叫做细腻。今天,我们来看看,到底怎么让作文的语言更加细腻。
首先,明确什么叫“细腻”。所谓“细腻”,可从两方面来理解:第一,细节刻画真实生动,通过细节能真实地再现作文要记叙的生活场景;第二,语言生动优 美,无论是从句式还是语言本身的用词,都非常美而有韵律感。因此,要想让作文“细腻”,便应从细节刻画及语言的生动优美两方面入手训练。
而细节的刻画,即将人物做某件事的各种细节(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展开详写,写写人物做某件事时衣服什么颜色、手指如何动作、身体什么姿 势、头发什么颜色……诸如此类的描写,能让作文所记叙的事件变成鲜活的生活场景呈现在读者面前。描写得越细腻,便越容易让读者读之如身临其境。
但如果仅将这些细节用大白话描摹出来,自然还是少了点味儿。因此,紧接着便应该对所描写的生活场景的语言进行优化。可从三方面来优化:一是优化用词;二是使用文学技巧;三是优化句式。
优化用词。需积累一些较为生僻且比较优美的词语(短语)去代替大白话式(最常用的)词语。如用“莞尔一笑”“笑纹在嘴角慢慢漾开”来代替“笑了”;再如用“睥睨”“凝视”“环顾”“回眸”来代替“看”等等。这需要我们平时在读书的时候积累一些用词。
使用文学技巧。这里说的文学技巧是广义的文学技巧。
首先,使用修辞,这个不用我多说,大家都知道。多用修辞,能让文章变得更美,比如常用的“排比+比喻”这种组合在作文中便非常受亲睐。类似于“春天是 笋儿的舞台,在这里笋儿成就了它生命的绿;大海是溪流的舞台,在这里溪流成就了大海的魂;贝是细砂的舞台,在这里细砂成就了珍珠的韵。而生活是我的舞台, 在这里我取得了成功,也明白了‘只有坚持,才会成功’的道理。”这样的开头在考场作文经常会让老师眼前一亮。需注意的是,如果当真使用某种修辞,一定要与 文章内容和立意密切相关,不要大而空。类似于“唠叨是山中的清泉,唠叨是天上的明月,唠叨是深夜中的一盏灯,唠叨也是一种美”(《这也是一种美》)这种句 子就有点空了。
其次,化用古诗词名句。直接用可以,如“你可曾见过那‘无边落木萧萧下’的景象?”“你可曾见过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小草?”直接用诗句代 替自己想说的意境。或是化用,类似于“于弱水三千中,回首,再回首,我只看见你,如莲的等待,渲染着幸福的微光,在身后永不腐朽”这类句子,其“弱水三 千”“如莲的等待”都是有古诗文痕迹所循的;再类似于“当等待成为一种习惯,苍老了容颜,折煞了光年,无关风月,不问前路,只为真心。”这样的句子,其 “容颜苍老,光年折煞”等,也是有古诗文痕迹所循的。
再次,在需要抒情的时候,适当使用景物来烘托和渲染心情,也不失为创造意境的好方法。哪怕是只有一句--“那一日,阳光是耀眼的金黄”,整篇文章也都被这温暖的意境所笼罩。
优化句式。大部分同学喜欢在作文中使用大白话,整篇文章读起来非常单调。读读下面的句子,再比较一下自己的句子,大家就会发现为什么自己的作文太单调。
跑过漫长而寒冷的冬季,跑过春暖花开的三月,跑过飞扬的白雪,跑过纷繁的柳絮。双脚仿佛正是摆渡用的双桨,希望则是这条小船上所承载的东西。
摆渡永远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离开失败的此岸到到达成功的彼岸不会如同幻想中的那样迅速。但是穿越过时间,穿越过季节,浓雾散尽,前方终有一个幸福的彼岸。失败和悲伤随着小船的起航而如同潮水般退去,随我一同摆渡过河的,一定有坚持的希望和不放弃的勇气。
上面第一个画线句我们可以把它叫做整句,其实就是排比句,不用排比得那么整齐,但是只要有排比的意思在,读起来就会非常顺畅。这样的句式就非常整齐。
第二个画线句,我们叫做长短句相搭配。平日写作文的时候,可以有意识的调整一下句式的组合。使用短+短+短+长句的格式,能极强地展现出汉语的音乐美。
以后在写作文的时候,大家不妨养成这样的思维意识:无论写什么事,都一定要根据立意对事件中人物的细节进行刻画与延长。将细节扩展后,尝试用一定的文学技巧优化描摹细节的语言。若能按此思维方式一步步坚持训练,作文的语言定能慢慢细腻起来。
上一篇
初中写作应做到的“4S”下一篇
作文升级办法之作文修改分享到:
相关动态
作文升级办法之作文修改
2014-06-27 17:04
30453
在一次正式的考试中,如果是120分满分,作文可以占到50分,如果是100分满分,作文可以占到40分。多年来,作文一直是我们语文考试中的半 壁江山。而与它的重要地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许多学生的作文写的并不是十分理想,所得分数与期望有一定差距,甚至作文会成为一部分学生的拉分项目。因此, 如何写好一篇作文,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成为了家长、学生、老师共同关注的焦点。 要想达到以上目的,有一个至关重要,而又容易被学生忽视,或者说不愿意去践行的方法--修改作文。关于修改作文的重要性,我国的教育专家和作家们早有 论述。叶圣陶就曾说过:写完了一篇东西,看几遍,修改修改,然后算数,这是好习惯。鲁迅也说: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 可惜。大家尚且如此,更何况写作水平还没有达到炉火纯青程度的我们? 而且,教学实践也表明,如果学生作文的初稿是二类文,经过认真而仔细的修改,可以实现从二类文到一类文的飞跃。...
如何在审题中创新立意
2014-06-27 17:06
30918
一篇优秀的中考作文之所以能从数百万份试卷中脱颖而出,其中必有他值得称赞之处。按照评分标准而言,一般会从选材,立意,语言和结构这样几个方面去衡 量,这四个标准里,其中最为阅卷老师欣赏也最让学生头痛的是作文的立意,一边羡慕于别人标新立异的思路,一边又苦于自己落入俗套的构思,这成为很多学生作 文档次上升的一个障碍。其实,创新立意并不是天马行空,而是有所根据的,它的根据就来源于卷面已经给出的题目,从审题入手去分析出题人的意图,从审题入手 去挖掘更深邃的含义,如何审题审出新意,这是我们接下来几篇连载要集中解决的问题。 第一讲主要解决的是审题方法的问题,创新的前提是审准题,在准确的基础上才能有所新,如果题目审偏了,立意再好也是妄谈,所以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正确审题。 (一)短题要补充 很多题目我们看起来很简洁,不过三五字,但其实题目越短,审题难度越大,因为它能够给与我们的信息是极为有限的,很多时候让人感...
作文扣题方法
2014-07-09 09:33
35060
很多学生写作失误的原因即是跑题,而跑题非常重要的表现之一又是文章中没有任何一处文字起到了点题的作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实际上,文章当中是否有一些好的点题文字能够看出学生自己对作文材料及主旨的理解程度。因为只有真正能够把握住自己的立意,才能把题点好。 所以在写作打腹稿的时候不妨先想想能不能用本文所提到的造句法在文章首尾段点点题,如果可以的话,通常情况下,这个材料是可以使用的。而如果打腹 稿的时候发现材料无法如此点题,基本情况下,这个材料的闪光点连你自己都还没挖掘出来,那么选择这个材料作文的时候就需要对其主题再进行深挖,或者换一个 材料了。 所谓的造句法,即写一个句子充当开头和结尾,这句子的内容应该包含三个部分:作文题的关键词,主要内容的关键词(即作文中写的那件事),主旨的关键词。 比如2011年北京中考满分作文之一《日积月累》的开头: 友谊如清风,驱散我心中的忧愁;友谊如高山,保护我那弱小的心灵;友...
推荐文章
架起文学与影视沟通的桥梁(坚持“两创”·关注新时代文艺)
2023-11-24
聚焦互联网时代书店转型
2023-06-21
如何玩转北京国际图书节
2023-06-16
240万字《广东文学通史》问世!广东省作协七十芳华正青春
2023-05-25
纪念林斤澜百年诞辰暨温州文学高质量发展恳谈会在温州举行
2023-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