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处堂燕雀
来源:未知
作者:鲁前进
发表于: 2014-07-15 15:45
【成语故事】战国后期,秦国攻打赵国,赵国的近邻魏国却见死不救,认为这对魏国有利,魏国相国子顺可不这样认为。他认为秦国势力强大,侵略成性,魏国不能像房梁下的燕雀那样过着安逸的生活,因为房屋发生了火灾,燕雀就没有栖身之处了。
【典故】燕雀处一屋之下,子母相哺,煦煦然其相乐也,自以为安矣。灶突决,火上,栋宇将焚,燕雀颜色不变,不知祸之将及也。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
【释义】比喻生活安定而失去警惕性。也比喻大祸临头而自己不知道。
【用法】作主语、宾语;比喻居安忘危的人
【近义词】处堂燕鹊
【示例】起陆龙蛇终有日,处堂燕雀欲何为?柳亚子《寄少华甬上四首即效其体》
上一篇
成语故事:飞鸟惊蛇下一篇
成语故事:趁人之危分享到:
相关动态
成语故事:趁人之危
2014-07-15 15:49
37654
【成语故事】东汉凉州刺史梁鸿的属官苏正和不畏强权,依法查办武威太守。梁鸿担心会牵连朝廷高官,想杀了苏正和灭口,就找好友盖勋商量对策。虽然盖勋和苏正和是死对头,但他还是认为不能趁别人危难时候去害别人,这是不仁的表现。 【典故】金城扭头瞪他一眼:去你妈的!君子不趁人之危。蒋子龙《开拓者,开拓者》 【释义】利用别人有困难时加以要挟或陷害。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同乘人之危 【近义词】趁火打劫 【成语造句】 ◎晓燕蛮落寞地笑了笑,神色黯然道:你不是嫌弃我吧智雄忙说:不不不,我是不想趁人之危,那算怎么回事?!晓燕的脸色这才柔和下来,轻声说:你回去吧,我没事了。...
成语故事:按兵不动
2014-07-15 15:52
35044
春秋末期,诸侯争霸,弱肉强食,位于晋国东部的一个弱小国家卫国,长期以来受着强大晋国的压迫,苦不堪言。这个时候卫国的国君卫灵公,毅然投 靠了与晋国同样强大的齐国,缔约结盟。这种做法令当时晋国的执政卿赵鞅十分恼怒,集结大军准备讨伐卫国,大军出发前,赵鞅先派大夫史默出使卫国,暗中调查 卫国内部的情况,并约好在一个月后回来报告,可是,一个月,两个月很快过去了,史默仍旧没有消息,赵鞅不知道究竟出了什么意外情况,晋国内部也开始议论纷 纷,史默已经被卫国杀害,不可能再回来了。况且卫国只不过是一个弱小的国家,不如干脆出兵,一举击破,赵鞅否定了这种说法,他认为卫国之所以敢背叛晋国投 靠齐国,一定已经做好了十分充分的准备,贸然进攻,会使晋国损失巨大,所以在史默控听消息回来之前,决不能草率采取行动。就这样等了半年之久,史默终于回 来了。赵鞅问他:为什么耽搁这么长的时间呢。史默答道,经过六个月的观察,卫灵公很有才干,...
成语故事:天道酬勤
2014-07-15 15:53
37314
没有人能只依靠天分成功。上帝给予了天分,勤奋将天分变为天才。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然他小时候的天赋却不高。有一天在家读书,对一篇文章重复不知道多少遍了,还在朗读,因为,他还没有背下来。 这时候他家来了一个贼,潜伏在他的屋檐下,希望等读书人睡觉之后捞点好处。可是等啊等,就是不见他睡觉,还是翻来复去地读那篇文章。贼人大怒,跳出来说, 这种水平读什么书?然后将那文章背诵一遍,扬长而去!贼人是很聪明,至少比曾先生要聪明,但是他只能成为贼,而曾先生却成为毛泽东主席都钦佩的人: 近代最有大本夫源的人。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那贼的记忆力真好,听过几遍的文章都能背下来,而且很勇敢,见别人不睡觉居然可以跳出来 大怒,教训曾先生之后,还要背书,扬长而去。但是遗憾的是,他名不见经传,曾先生后来启用了一大批人才,按说这位贼人与曾先生有一面之交,大可去施展 一二,可惜,他的天赋没有加上勤奋,...
推荐文章
架起文学与影视沟通的桥梁(坚持“两创”·关注新时代文艺)
2023-11-24
聚焦互联网时代书店转型
2023-06-21
如何玩转北京国际图书节
2023-06-16
240万字《广东文学通史》问世!广东省作协七十芳华正青春
2023-05-25
纪念林斤澜百年诞辰暨温州文学高质量发展恳谈会在温州举行
2023-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