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必背古诗词鉴赏——67.示儿

来源:全息网

作者:本站编辑

发表于: 2012-03-13 13:48

  67.示儿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注释]

  1.示儿:给儿子们看。

  2.但:只。

  3.九州同:祖国统一。

  4.中原:指淮河以北沦陷在金人手里的地区。

  5.家祭:对祖先的祭祀。

  6.乃翁:你的父亲。

  [作者简介]陆游:(1125-1210),南宋文学家。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

  [简析]

  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毕生从事抗金和收复失地的正义事业。虽然屡遭投降派排挤、打击,但爱国热情始终没有消减。《示儿》诗是诗人临终写给儿子的遗嘱,表达了诗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深挚强烈的爱国激情。

  首句“死去元知万事空”。“元知”,本来就知道;“万事空”,是说人死后万事万物都可无牵无挂了。但接着第二句意思一转:“但悲不见九州同”,唯独一件事却放不下,那就是沦丧的国土尚未收复,没有亲眼看见祖国的统一。这种遗恨从生前留到死后。在生命弥留之际,心情更为沉痛。

  诗的第三句“王师北定中原日”,表明诗人虽然沉痛,但并未绝望。他坚信总有一天宋朝的军队必定能平定中原,光复失地。有了这一句,诗的情调便由悲痛转化为激昂。结句“家祭无忘告乃翁”,情绪又一转,无奈自己活着的时候已看不到祖国统一的那一天,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孙。于是深情地嘱咐儿子,在家祭时千万别忘记把“北定中原”的喜讯告诉他。

  这首诗用笔曲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全诗有悲的成分,但基调是激昂的。诗的语言浑然天成,没有丝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着意雕琢的诗更美,更感人。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本站编辑,来源:全息网,来源地址:)

分享到:





相关动态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鉴赏——66.夏日绝句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鉴赏——66.夏日绝句

2012-03-13 13:48

17110

66.夏日绝句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注释]1.人杰:人中的豪杰。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2.鬼雄:鬼中的英雄。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鉴赏——65.题西林壁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鉴赏——65.题西林壁

2012-03-13 13:48

16347

65.题西林壁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注释]1.西林:西林寺,在现在江西省的庐山上。这首诗是题在寺里墙壁上的。2.缘:因为。3.此山:指的是庐山。[简析]苏轼由黄州贬...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鉴赏——64.惠崇《春江晓景》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鉴赏——64.惠崇《春江晓景》

2012-03-13 13:48

16397

64.惠崇《春江晓景》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注释]1.惠崇:宋初僧人,擅长诗歌和绘画。这是苏轼为惠崇画的《春江晓景图》所做的题画诗。晓:早晨。2.蒌蒿:生长在...

    本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