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诗文复习妙法小贴士(八)

来源:全息网

作者:本站编辑

发表于: 2012-03-13 13:49

  16如何运用文言翻译中的扩充法?

  文言文中单音节词居多,现代汉语里则双音节词居多,这是古今汉语在语汇方面一个很大的变化。我们在把文言翻译成现代汉语时,原文中的好多单音节词需要变为双音节词,这就是文言翻译中的扩充法。像“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成了“永州的野外出产(一种)奇异的毒蛇,黑色的底子,白色的花纹”。不难看出,“野”“产”“异”“蛇”“黑”“白”等都变成了双音节词。

  单音节词翻译成双音节词,大致有两种情况。

  一是在原来的单音节词后面或前面加一个辅助成分(也称后缀、前缀)。如“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的“担”“骨”,就可翻译成“担子”“骨头”。

  二是在原来的单音节词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同义或近义词,合成一个双音节词。如“乃重修岳阳楼”的“重”“修”,就可翻译为“重新”“修建”。

  另外,要特别注意不要把文言文中的两个单音节词误认为是现代汉语里的一个双音节词,如“于是”“虽然”“妻子”“以为”“交通”“可以”等。

  17如何运用文言翻译中的替换法?

  文言文的词语和现代汉语并不总是一一对应的,有些词语,文言文里常用,但在现代汉语里却闲置下来,还有些词所表达的意思古今说法不一样。这就需要用替换法──用现代汉语中同义或近义的词替换文言文里的原词。

  比如,写一封信的“信”,古人用的是“书”。像“家书抵万金”(《春望》),“一男附书至”(《石壕吏》),“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送东阳马生序》),其中的“书”都是这种意义。

  还有表示人称的词,古代远比我们今天丰富。古代表示第一人称的词有“寡人”“朕”“孤”(这三个是有特定身份的人才用的)“吾”“余”“予”等;现在,人人平等,都是一个“我”。

  (《语文报·中考版》326-330期)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本站编辑,来源:全息网,来源地址:)

分享到:





相关动态

中考文言诗文复习妙法小贴士(七)

中考文言诗文复习妙法小贴士(七)

2012-03-13 13:49

15043

7怎样将考点意识对接到一篇文章的阅读?首先,要做到对文言阅读的考点胸有成竹。中考文言文阅读主要考查这样几项内容:能正确划分朗读节奏并断句,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读音和意义,理解常见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理解...

中考文言诗文复习妙法小贴士(六)

中考文言诗文复习妙法小贴士(六)

2012-03-13 13:49

15350

13倒装句如何识别?我们把文言文中句子成分的排列语序跟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子叫倒装句。主要包括:(1)谓语前置(主语后说)。现代汉语中,为了强调谓语,也有个别句子采用这种形式,如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只是...

中考文言诗文复习妙法小贴士(五)

中考文言诗文复习妙法小贴士(五)

2012-03-13 13:49

15744

10判断句如何识别?现代汉语中的判断句,一般要用判断动词是来联系,如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有些表示日子、天气、籍贯的判断句也可不用判断词是,如今天星期五明天晴天他甘肃人等。文言文中的判断句,主...

    本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