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高考语文复习:文言虚词练习题(三)

来源:全息网

作者:本站编辑

发表于: 2012-03-13 13:49

文言虚词练习(三)

  一、解释句中“乎”字的意义和用法

  1、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

  2、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3、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4、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殽之战》)

  5、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至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6、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屈原列传》)

  7、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

  8、故今之墓中全乎五人也。(《五人墓碑记》)

  9、恢恢乎,其于游刃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二、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乎”的用法判定正确的一项是 ( )

  ①生乎吾前其闻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②曰:壮士,能复饮乎

  ③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④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三、判断“乎”在文中的意义。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1乎?然吾曾见一人,其家世代捕蛇,已多人死2乎是,然其仍从此业,吾问其故,其曰:“以此可塞赋敛。”可见,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3乎!而王胡为4乎如此好乐?若恢恢5乎王于理事必有余,则王之所为,宜也。臣之驽顿,所言多谬,王能谅之6乎?

  文言虚词练习(三)答案

  解释句中“乎”字的意义和用法

  1—2助词,表疑问和反问,可译为“吗”“呢”。3—4助词,表测度,可译为“吧”。5、助词表感叹,可译为“啊”“呀”。6—7介词,相当于“于”。8—9形容词词尾。

  二.D(①比 ②助词,表疑问语气 ③助词,表揣测语气 ④词尾)

  乎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1乎?然吾曾见一人,其家世代捕蛇,已多人死2乎是,然其仍从此业,吾问其故,其曰:“以此可塞赋敛。”可见,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3乎!而王胡为4乎如此好乐?若恢恢5乎王于理事必有余,则王之所为,宜也。臣之驽顿,所言多谬,王能谅之6乎?

  答案:

  1、 助词,测度语气,可译为吧

  2、 相当于“于”

  3、 助词,感叹语气,可译为啊、呀

  4、 助词,用在句中表停顿

  5、 助词,词尾,不译

  6、 句末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本站编辑,来源:全息网,来源地址:)

分享到:





相关动态

2009年高考语文复习:文言虚词练习题(二)

2009年高考语文复习:文言虚词练习题(二)

2012-03-13 13:49

17755

文言虚词练习(二)一、解释句中何字的意义和用法。1.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3.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大王来何操?(...

2009年高考语文复习:文言虚词练习题(一)

2009年高考语文复习:文言虚词练习题(一)

2012-03-13 13:49

15559

文言虚词练习(一)一、解释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1、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2、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3、图穷而匕见4、余闻而愈悲5、庄宗受而藏之6、温故而知新7、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8、此所以学者不可...

范成大《眼儿媚》

范成大《眼儿媚》

2012-03-13 13:49

16140

酣酣日脚紫烟福妍暖破轻裘。困人天色,醉人花气,午梦扶头。春慵恰似春塘水,一片彀纹愁。溶溶泄泄,东风无力,欲皱还休。...

    本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