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易误解的文史常识之\"劳燕\"最惯是\"分飞\"

来源:全息网

作者:本站编辑

发表于: 2012-03-13 13:49

  "劳燕"最惯是"分飞"

  第一次见到"劳燕"这个词是多年之前,那时,高考在即的我们是如此惴惴不安而又忧郁感伤。面对不可知的未来,每一个少年心里充满了莫名其妙的情绪。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有一天,教室的黑板突兀出现的"劳燕纷飞"四个字一下子就深深打动了我。该毕业了,我们这群"辛劳的燕子"将被高考惊起,纷纷飞去,落下一地羽毛。

  后来我飞到了一所大学的中文系,当读到"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的诗句时,我才知道了自己从前的误读。

  原来,"劳燕"代指伯劳和燕子两种鸟类,"劳"是伯劳的简称,和"辛劳"无关。"劳"和"燕"分别朝不同的方向飞去,因此,它们的姿势是"分飞"而不是"纷飞"。

  伯劳俗称胡不拉,是食虫鸟类。大都栖息在丘陵开阔的林地,为我国较为常见的鸟类。因为较常见,所以也就被写进了诗里。和伯劳一起走进诗里还有燕子。譬如王实甫的《西厢记》中就有这样的句子:"他曲未通,我意已通,分明伯劳飞燕各西东。"

  当伯劳遇见了燕子,二者就相互完成了身份的指认,共同构成了全新的意思,在传统诗歌的天空下,伯劳匆匆东去,燕子急急西飞,瞬息的相遇无法改变飞行的姿态,因此,相遇总是太晚,离别总是太疾。东飞的伯劳和西飞的燕子,合在一起构成了感伤的分离,成为了不再聚首的象征。

  因此,"分飞"是"劳燕"最常见的姿态,天空没有留下劳燕的影子但"劳"和"燕"曾经飞过,曾经朝着不同的方向飞过。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本站编辑,来源:全息网,来源地址:)

分享到:





相关动态

最易误解的文史常识之\"五毒\"原来是良药

最易误解的文史常识之\"五毒\"原来是良药

2012-03-13 13:49

14669

五毒原来是良药五毒俱全,这是一个所有中国人都会用的词。一个人如果称得上五毒俱全,那么此人就堪称死有余辜。但是,五毒到底是什么,却一直存在很大争议,堪称众说纷纾有人认为是吃、喝、嫖、赌、抽,有人认为是坑...

最易误解的文史常识之\"倒\"的只能是\"楣\"

最易误解的文史常识之\"倒\"的只能是\"楣\"

2012-03-13 13:49

16115

倒的只能是楣倒楣当然不是好事,但更令人尴尬的是,很多人误把倒楣作倒霉。之所以出现这样的误用,其原因就在于不知道倒楣一词的真正来历。倒楣一词出现的历史并不太长。据考证,该词大约出现在明朝后期。明朝因袭自...

最易误解的文史常识之\"衣冠禽兽\"原是褒义

最易误解的文史常识之\"衣冠禽兽\"原是褒义

2012-03-13 13:49

16854

衣冠禽兽原是褒义衣冠禽兽一语来源于明代官员的服饰。据史料记载,明朝规定,文官官服绣禽,武官官服绘兽。品级不同,所绣的禽和兽也不同,具体的规定是:文官一品绣仙鹤,二品绣锦鸡,三品绣孔雀,四品绣云雁,五品...

    本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