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易误解的文史常识之\"五毒\"原来是良药

来源:全息网

作者:本站编辑

发表于: 2012-03-13 13:49

  "五毒"原来是良药

  "五毒俱全",这是一个所有中国人都会用的词。一个人如果称得上"五毒俱全",那么此人就堪称"死有余辜"。但是,"五毒"到底是什么,却一直存在很大争议,堪称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吃、喝、嫖、赌、抽",有人认为是"坑、蒙、拐、骗、偷",有人认为是"蛇、蝎、蜈蚣、壁虎、蟾蜍"。而真正意义上的"五毒"却和这些没有任何关系。

  真正意义上的"五毒"是指五种主治外伤的五种药性猛烈之药。《周礼·天官》说:"凡疗伤,以五毒攻之。"这里的"五毒"就是石胆、丹沙、雄黄、礐石、慈石。在这五种药材中,石胆主金创、诸邪毒气,丹沙主身体五脏百病,雄黄主鼠瘘,慈石主周痹风湿。一般认为,所谓的"五毒"并不是每种药材都有剧毒,譬如丹沙、慈石并无太大毒性,但是五种药材通过加工之后合成,其药性就极其酷烈。具体的作法是:将这五种药材放置在坩埚之中,连续加热三天三夜,之后产生的粉末,即是五毒的成药。此药涂抹患处,据说有相当的疗效。很显然,"五毒"之名虽然张牙舞爪,面目狰狞,但却有救人性命的效能。说是五毒,却可以毒攻毒,最后却成了五味良药。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本站编辑,来源:全息网,来源地址:)

分享到:





相关动态

最易误解的文史常识之\"倒\"的只能是\"楣\"

最易误解的文史常识之\"倒\"的只能是\"楣\"

2012-03-13 13:49

16115

倒的只能是楣倒楣当然不是好事,但更令人尴尬的是,很多人误把倒楣作倒霉。之所以出现这样的误用,其原因就在于不知道倒楣一词的真正来历。倒楣一词出现的历史并不太长。据考证,该词大约出现在明朝后期。明朝因袭自...

最易误解的文史常识之\"衣冠禽兽\"原是褒义

最易误解的文史常识之\"衣冠禽兽\"原是褒义

2012-03-13 13:49

16854

衣冠禽兽原是褒义衣冠禽兽一语来源于明代官员的服饰。据史料记载,明朝规定,文官官服绣禽,武官官服绘兽。品级不同,所绣的禽和兽也不同,具体的规定是:文官一品绣仙鹤,二品绣锦鸡,三品绣孔雀,四品绣云雁,五品...

最容易用错的七大成语

最容易用错的七大成语

2012-03-13 13:49

14355

中国成语,历史悠久,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人们难免望文生义,生吞活剥,结果,弄得这些词汇大大背离了原始意义,甚至驴唇不对马嘴,乃至出现成群结队的拦路典故、傻瓜成语。长期的、集体的以讹传讹,逐渐掩盖了成语...

    本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