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易误解的文史常识之\"倒\"的只能是\"楣\"

来源:全息网

作者:本站编辑

发表于: 2012-03-13 13:49

  "倒"的只能是"楣"

  "倒楣"当然不是好事,但更令人尴尬的是,很多人误把"倒楣"作"倒霉"。之所以出现这样的误用,其原因就在于不知道"倒楣"一词的真正来历。

  "倒楣"一词出现的历史并不太长。据考证,该词大约出现在明朝后期。明朝因袭自隋唐以来的科举取士制度,科举成为当时读书人出人头地的唯一门路。因此,科场之内的竞争也就越来越激烈。虽然明朝有相对完善的监考制度,但照样无法阻止甚嚣尘上的作弊之风。一般的读书人要想在科考中有所斩获就显得甚为不易。为了求个吉利,在临考之前,有考生的家庭一般都会在自家门前竖起一根旗杆,以此为考生打气壮行,时人称这根旗杆为"楣"。

  依据当时的惯例,揭榜之时,谁家的学子榜上有名,原来自家门前的旗杆可以照竖不误,如果不幸失利,该考生的家人往往就会把自家的旗杆放倒撤去,叫做"倒楣"。后来,这个词被愈来愈多的人用于口语和书面,直到现在。在运用这个词语过程中,人们常把这两个字写作"倒眉"或"倒霉",这当然是由于不懂得它的来源的缘故。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本站编辑,来源:全息网,来源地址:)

分享到:





相关动态

最易误解的文史常识之\"衣冠禽兽\"原是褒义

最易误解的文史常识之\"衣冠禽兽\"原是褒义

2012-03-13 13:49

16854

衣冠禽兽原是褒义衣冠禽兽一语来源于明代官员的服饰。据史料记载,明朝规定,文官官服绣禽,武官官服绘兽。品级不同,所绣的禽和兽也不同,具体的规定是:文官一品绣仙鹤,二品绣锦鸡,三品绣孔雀,四品绣云雁,五品...

最容易用错的七大成语

最容易用错的七大成语

2012-03-13 13:49

14355

中国成语,历史悠久,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人们难免望文生义,生吞活剥,结果,弄得这些词汇大大背离了原始意义,甚至驴唇不对马嘴,乃至出现成群结队的拦路典故、傻瓜成语。长期的、集体的以讹传讹,逐渐掩盖了成语...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歌谣100句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歌谣100句

2012-03-13 13:49

15967

1、先秦文学先秦文学有两源,现实主义和浪漫。《诗经》分为风雅颂,反映现实300篇①手法牢记赋比兴,名篇《硕鼠》与《伐檀》。浪漫主义是《楚辞》,《离骚》作者为屈原。先秦散文有两派,诸子、史书要记全。儒墨道法...

    本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