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適《营州歌》
来源:全息网
作者:本站编辑
发表于: 2012-03-13 13:49
高適
营州少年厌原野, 孤裘蒙茸猎城下。
虏酒千钟不醉人, 胡儿十岁能骑马。
唐代东北边塞营州(治所在今辽宁朝阳),原野丛林,水草丰盛,各族杂居,牧猎为生,习尚崇武,风俗犷放。高適这首绝句有似风情速写,富有边塞生活情趣。
从中原的文化观念看,穿着毛茸茸的狐皮袍子在城镇附近的原野上打猎,似乎简直是粗野的儿戏,而在营州,这些却是日常生活,反映了地方风尚。生活在这里的汉、胡各族少年,自幼熏陶于牧猎骑射之风,养就了好酒豪饮的习惯,练成了驭马驰骋的本领。即使是边塞城镇的少年,也浸沉于这样的习尚,培育了这样的性情,不禁要在城镇附近就犷放地打起猎来。诗人正是抓住了这似属儿戏的城下打猎活动的特殊现象,看到了边塞少年神往原野的天真可爱的心灵,粗犷豪放的性情,勇敢崇武的精神,感到新鲜,令人兴奋,十分欣赏。诗中少年形象生动鲜明。“狐裘蒙茸”,见其可爱之态;“千钟不醉”,见其豪放之性;“十岁骑马”,见其勇悍之状。这一切又都展示了典型的边塞生活。
构思上即兴寄情,直抒胸臆;表现上白描直抒,笔墨粗放,是这首绝句的艺术特点。诗人仿佛一下子就被那城下少年打猎活动吸引住,好象出口成章地赞扬他们生龙活虎的行为和性格,一气呵成,不假思索。它的细节描写如实而有夸张,少年性格典型而有特点。诗人善于抓住生活现象的本质和特征,并能准确而简炼地表现出来,洋溢着生活气息和浓郁的边塞情调。在唐人边塞诗中,这样热情赞美各族人民生活习尚的作品,实在不多,因而这首绝句显得可贵。
(倪其心)
上一篇
周邦彦:《风流子 大石》下一篇
高適《别董大二首(其一)》分享到:
相关动态
高適《别董大二首(其一)》
2012-03-13 13:49
19344
别董大二首(其一)高適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在唐人赠别诗篇中,那些凄清缠绵、低徊留连的作品,固然感人至深,但另外一种慷慨悲歌、出自肺腑的诗作,却又以它的真诚情...
高適《塞上听吹笛》
2012-03-13 13:49
18410
塞上听吹笛高適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汪中《述学·内篇》说诗文里数目字有实数和虚数之分,今世学者进而谈到诗中颜色字亦有实色与虚色之分。现在我们还可看到诗中写景亦...
高適《听张立本女吟》
2012-03-13 13:49
18181
听张立本女吟高適危冠广袖楚宫妆,独步闲庭逐夜凉。自把玉钗敲砌竹,清歌一曲月如霜。此诗一说为张立本女作,而且伴有一个荒诞的故事。传说唐代有个草场官张立本,其女忽为后园高姓古坟中的狐妖所魅,自称高侍郎,遂...
推荐文章
架起文学与影视沟通的桥梁(坚持“两创”·关注新时代文艺)
2023-11-24
聚焦互联网时代书店转型
2023-06-21
如何玩转北京国际图书节
2023-06-16
240万字《广东文学通史》问世!广东省作协七十芳华正青春
2023-05-25
纪念林斤澜百年诞辰暨温州文学高质量发展恳谈会在温州举行
2023-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