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夷门歌》
来源:全息网
作者:本站编辑
发表于: 2012-03-13 13:49
王维
七雄雄雌犹未分, 攻城杀将何纷纷。
秦兵益围邯郸急, 魏王不救
公子为嬴停驷马, 执辔愈恭意愈下。
亥为屠肆鼓刀人, 嬴乃夷门抱关者。
非但慷慨献奇谋, 意气兼将生命酬。
向风刎颈送公子, 七十老翁何所求!
题材的因袭,包括不同文学形式对同一题材的移植、改编,都有一个再创造的过程。王维《桃源行》固然是成功的一例,而他的《夷门歌》同样也是故事新编式的杰作。
此诗题材出自《史记·魏公子列传》,即信陵君窃符救赵的历史故事。但从《魏公子列传》到《夷门歌》,有一重要更动:故事主人公由公子无忌(信陵君)变为夷门侠士侯嬴,从而成为主要是对布衣之士的一曲赞歌。从艺术手法上看,将史传以二千余字篇幅记载的故事改写成不足九十字的小型叙事诗,对题材的重新处理,特别是剪裁提炼上“缩龙成寸”的特殊本领,令人叹绝。
诗共十二句,四句一换韵,按韵自成段落。
“七雄雄雌犹未分,攻城杀将何纷纷。秦兵益围邯郸急,魏王不救
赵魏唇齿相依,
“非但慷慨献奇谋,意气兼将生命酬。向风刎颈送公子,七十老翁何所求!”最后一段专写侯生,既紧承前段又遥接篇首,回到救赵事上来。“献奇谋”,指侯嬴为公子策划窃符及赚晋鄙军一事,这是救赵的关键之举。“意气”句则指侯嬴于公子至晋鄙军之日北向自刭事。其自刎的动机,是因既得信陵君知遇,又已申燕刀一割之用,平生意愿已足,生命已属多余,故作者着力表现这一点。末二句议论更作波澜,说明侯生义举全为意气所激,并非有求
把一个有头有尾的史传故事,择取三个重要情节来表现,组接巧妙,语言精炼,人物形象鲜明,是《夷门歌》艺术上成功之处。这首诗代表着王维早年积极进取的一面。唐代是中下层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在政治上扬眉吐气的时代,这时出现为数不少的歌咏游侠的诗篇,决不是偶然的。《夷门歌》故事新编,溶入了新的历史内容。吴汝纶评此诗“叙古事而别有寄托”,是很有见地的。
(周啸天)
上一篇
王维《新晴野望》下一篇
王维《陇头吟》分享到:
相关动态
王维《陇头吟》
2012-03-13 13:49
20075
陇头吟王维长安少年游侠客,夜上戍楼看太白。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关西老将不胜愁,驻马听之双泪流。身经大匈余战,麾下偏裨万户侯。苏武才为典属国,节旄落尽海西头。这是王维用乐府旧题写的一首边塞诗...
王维《老将行》
2012-03-13 13:49
18839
老将行王维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射杀山中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鬚儿。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汉兵奋迅如霹雳,虏骑崩腾畏蒺藜。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自从弃置便衰朽,世事蹉跎成白首...
王维《桃源行》
2012-03-13 13:49
19491
桃源行王维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去津。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
推荐文章
架起文学与影视沟通的桥梁(坚持“两创”·关注新时代文艺)
2023-11-24
聚焦互联网时代书店转型
2023-06-21
如何玩转北京国际图书节
2023-06-16
240万字《广东文学通史》问世!广东省作协七十芳华正青春
2023-05-25
纪念林斤澜百年诞辰暨温州文学高质量发展恳谈会在温州举行
2023-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