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起步作文的3大秘诀

来源:未知

作者:苗恒

发表于: 2015-11-24 08:57


观察体验 充分准备习作素材

观察体验是人认识事物的第一步。如果对身边的人、事、物缺乏直观感性的认识,就去描写去记叙无疑是很难的。很多孩子写不出来或写不好作文,往往是因为对身边的事物不够留意,没有真实的体验。因此,在写作文前要仔细观察,亲身体验,获得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

例如描写桂花,可通过眼、耳、鼻、舌、身等多种感官去观察桂花的形状、颜色、味道、触感,听听大家对桂花的评价,简单记下观察所得。还可以再查找关于桂花的资料,丰富材料积累。做好了这些准备,动起笔来就会有话可说,写出来的作文也会真实生动。

在平时生活中,我们可以种植花草,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饲养虫鱼鸟兽,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参与家务劳动及公益活动,体验劳动的滋味……这些观察体验过程中的所见、所感都是习作的好素材。

阅读范文 学习写作方法

有了素材积累,接下来,可以再找来几篇范文,分析范文的谋篇布局、深刻的主旨,琢磨范文的遣词造句或它的修辞手法、语言表达等等。然后根据需要有选择地借鉴或仿写,通过借鉴或复制别人成功的经验,会鼓舞自己的信心,轻松消除作文时的畏难情绪,跨越作文障碍,体验成功的喜悦——其实作文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难。

同时,作文写好后要善于修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勤于修改可以让我们及时发现习作的问题,总结经验,迅速提高作文能力。

勤练多读 积累语言资料库

作文是一种技能,就像滑滑板,一定要多练习、勤动笔才能达到熟能生巧的程度。因此,要在观察积累的基础上勤于练笔。

另外,写日记也是练笔的最佳途径,每天写五十至一百字的日记,可以写自己看到、听到的以及日常生活中所感受到的喜怒哀乐都记录下来。

想要提高写作水平仅靠课内的几篇文章引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在课外大量地阅读小说、诗词、寓言、童话等,丰富语言积累。

读书时做一定量的摘抄笔记,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经过长期的积累内化,我们习作的语言资料库不断丰富完善了,写作时遇到的障碍就会大大减少,作文也能生动起来。

只要我们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去亲近大自然,感受生活,体验生活,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坚持读书,读好书,相信我们的习作能力会一步一步地得到提高。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苗恒,来源:未知,来源地址:)

分享到:





相关动态

感动是写好作文的基础

感动是写好作文的基础

2015-12-03 11:47

30318

作文正走向浮华,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近年来的高考满分作文及各地出炉的所谓佳作,让我一次次加深这种印象:内容之实被随意掩埋,浮华之风漫灌其中。主要表现为:不论是否需要,不问效果如何,只盲目地寻章摘句,把文章装点得诗意飞扬,涂抹得五颜六色,以至于让人望眼迷离;好讲屈平孔丘,放言太白东坡,总是与古人、典故、名言异常热络,为文造情之时又学得一副历经苦旅与挣扎的清冷模样,让人真容莫辨。 难怪我省教研员胡勤先生在高考作文阅卷之后说,31.5万考生,好作文寥寥无几,写身边生活的文章几乎看不到,其中不乏空洞之作,没有实质内容,披着华丽的外衣,满是整容的痕迹。 浮华之风使作文越发像一种技术操作,也使学生忽视了当下,荒芜了情怀,磨钝了心灵。亲情类散文当然也未能幸免。当我们看到学生在作文中竞相自毁命运,主动拆散自家美满家庭,甚至不惜以亲人的身家性命作为噱头时,我们不禁感到一种深深的担心:太需要提倡真诚写作,尤其应给...

老师最讨厌的10大恶俗题材,你可长点儿心吧

老师最讨厌的10大恶俗题材,你可长点儿心吧

2015-12-04 09:40

30877

作文选材要求真。所谓真,包括内容真实,感情真挚。真实是作文的灵魂 。 有的学生平常不注意搜集素材或是为了打动阅卷老师的芳心,绞尽脑汁地编。比如,写亲情的素材,这在孩子的情感中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在记叙文中表达亲情是不可忽视的重头戏。但在阅卷中常常读到的是令人生厌落入俗套的素材,作文分自然也就被狠狠地扣掉。 令阅卷老师们深恶痛绝的亲情类素材有哪些呢? 一、雪夜背着去医院 作文示例: 总是在天寒地冻的深夜我突然发起高烧。妈妈二话不说背起我就往医院去。风雪很大,妈妈将我裹得严严实实,而她自己穿得很单...

怎么写好电影影评观后感

怎么写好电影影评观后感

2015-12-04 09:51

29454

电影评论时,需要对电影进行综合评论,还要正对某一方面进行评论。不同角度的评论一部影片,会使评论更有理性合理,掌握多种评论角度是写好影评的基...

    本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