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学习规划,适用18岁以下孩子

来源:未知

作者:苗恒

发表于: 2015-12-07 09:52

   作为母语,很多孩子语文学不好,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是应试教育的错吗?还是家长孩子的错?都不是,而是家长对语文学习缺少整体的认知,对如何规化语文学习心中无数,难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下面,就是一份针对大多数孩子都适用的语文学习规划,从一年级到初中,既囊括了考试需要掌握的各种能力,又包括了如何真正提高孩子的语文素养。

  一二年级-拼音/朗读/习惯

  一二年级是以拼音字词句子为主,在这个阶段,主要要养成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认真听讲、整洁书写、按时完成作业、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等。

  在这个阶段,培养孩子一个能力,就是:朗读,鼓励孩子大声得朗读课文,能带有感情朗读更好。朗读对培养孩子的阅读速度、理解能力、语感都非常有好处。

  一二年级不要太看重孩子的成绩,因为孩子的智力发展水平不一致,只要孩子的学习习惯养好了,随着时间的发展,会越来越轻松自信。

  不建议在这个阶段给孩子太大的语文学习压力。

  三四年级-写作>阅读

  小学三、四年级,根据孩子自身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能力的发展,是孩子整个阅读写作能力的重要奠定期。这一时期孩子对语文学习的态度,将直接决定孩子将会更加亲近或远离语文学科。

  这一阶段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让孩子不怕写作文,觉得自己的作文写得还不错,甚至是喜欢写作文,这将对他今后的语文学习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

  需要做到的:

  1这个时期是孩子的记忆力最好的时候。让孩子多背古诗名句,不要把时间浪费在背诵所谓的“好词好句”上。

  2三、四年级最应着重和优先解决的问题是写作,而不是阅读。不要让孩子跟着模板式的写作老师学作文,得不偿失。不要着急三、四年级解决阅读丢分问题,那样只会事倍功半

  3这个阶段注意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培养美好健康的情感与心理认知、完善和提升学生的自身人格。

  五六年级-综合能力

  这个阶段的孩子,家长不应该再把他们当小孩子看,作为家长,要转变角色,学会和孩子分享一些生活中的问题和话题,你将发现他们会给出非常积极的回应。

  1阅读能力方面,这个阶段应重在提高孩子的概括能力、理解和表述能力,同时要兼顾对抒情性散文、说明文阅读题的练习。不要把时间浪费在做同步练习题和训练字、词、拼音的阅读题上。

  2五六年级的作文学习,重点在于解决主题鲜明(最好略带深刻)、立意新颖、重点突出、语言生动等问题。在作文学习过程中,建议孩子适当参加一些征文比赛活动,通常有利于提高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3除了孩子能学好写作外,我们无法忘记小升初面试时的考题,其实是在考孩子的现场口头作文能力,因此作文课堂训练除了以写为主,听和说的训练也是绝对不可以缺少的。

  4这个阶段,只要时间允许,仍可让孩子适当多背多记一些古诗文和现代经典文章。但提醒一点,作文书不要多看,看一本还行,多了并无益处,不建议孩子背诵现代文优美句子。

  七八年级-阅读/作文/文言文....

  这个时候,孩子开始初中的学习,由于初中语文和小学有着截然不同的评价标准,所以孩子在上初中的开始阶段,会有不适应。家长在看到孩子语文成绩退步时也不要惊慌,应该帮组孩子仔细分析丢分的原因,再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1这个阶段,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已经不是重点,因此基础的字词拼音不该成为学习补课的重点,在学校认真读书记笔记即可。

  3作文方面,需要了解考场作文的评分要求,学会不同类型作文的基本写法,有意识的运用写作技巧比如:材料的选取、结构的安排、立意的新颖来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

  4文言文的学习,要注重字的积累,总结每个字在不同的语境、文章中的含义,归纳总结并记录下来。

  5文学常识的学习,以代表性时期的代表性作家的代表性作品为主线,可以专门的上学习班,也可以以历年的中考题为基础,注重记忆,将重点都要背下来。

  九年级-归纳/梳理/总结

  到了这个阶段,马上就要中考了,因此,从头开始打基础的时间已经来不及。主要要做的就是查漏补缺,家长要帮助孩子对整个知识进行归纳、梳理、总结。对作文,要学习一些作文修改的技巧,准备一些作文的素材,关注近一两年的热点时事,以便在考试时可以自如应对。然后,放松心情,轻装上阵,迎接人生中的第一个挑战--中考!

  作为家长,清楚得了解在什么阶段我们该关注的重点是什么,就能做到心中有底,在出现一些突发的状况的时候不慌张,按照既定的目标坚持下去。家长的淡定平和,也会给孩子传达出一种力量和信号:我们知道自己该做什么,父母相信你!这对于孩子来说,将是莫大的鼓舞,也是一颗定心丸,有利于孩子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能力!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苗恒,来源:未知,来源地址:)

分享到:





相关动态

如何提高微信写作水平的5个技巧

如何提高微信写作水平的5个技巧

2015-12-08 09:47

30461

随着 互联网 营销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企业不断尝试通过微信公众号来做营销,做参与感,做粉丝经济,但是大部分企业却陷入了泥潭投入巨大,收效甚微。那么,怎么样的微信文章才是真正能吸引读者的呢? 1.切入点要紧跟热点 在这样一个浮躁的时代,大家的注意力都是高度聚焦的,基本都在热点事件上,特别是与经济、民生、娱乐圈相关的热点上。所以跟热点往往是最能吸引读者眼球的,而跟热点最大的技术要点就是一个字:快。现在一个热点话题的生命力只有一两天,你稍微慢点,偷个懒,热度就过了。 2.标题要引发好奇 在朋友圈,大家留给一个文章标题的时间最多只有2秒。这意味着你必须在2秒钟之内,成功引起他们的兴趣,从而愿意点开文章进行阅读。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想要在海量的信息中突出重围,最好的方法就是激起读者的好奇心。 比方将标题设置成读者想要寻求答案的问题,《油价又涨了,这是第几次?》《房价房价我问你,怎样才能算合理》;或是在关键部分留白,《...

写作需要一颗敏感的心

写作需要一颗敏感的心

2015-12-12 11:34

32908

写作文离不开写作素材,而素材的积累又少不了一颗敏感的心。文章立意的独特与深刻、语言的形象与生动、构思的新奇与巧妙,无不和学生敏锐的感知力有关。因此,对于写作文不同的人感受不同,有同学说作文没什么可写的,有的同学则表示,只要认真观察周围的人和事物,就会发现有意义的东西。这便和敏感有紧密的关系。 敏感易于表达感情。生活丰富多彩,有一颗敏感的心,对发生在身边的事细心观察、思考和领悟,才会对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有不同的感悟。这样即使眼中只有一朵花或是一片草,都会看到其独特之处,只要你关注了就会有发现,有发现就有东西可以表达。如果没有写作的敏感,即使是发生在身边的事也不会感知,对生活也就没有丝毫感受。 敏感对写作十分有益,一个微笑,一个小小的举动,一个平平常常的景象,都有可能让心灵得到触动。因此,及时捕捉心底的这个小触动,就有可能成为写作的切入点,迸发出写作灵感。有东西想要表达出来,就能催生出写作愿望。...

关于写作,你不得不知道的3个问题

关于写作,你不得不知道的3个问题

2015-12-17 11:20

29940

怎么判断自己有没有写作才能? 每当作者问我我到底有没有写作才能?时,我就会想起下面这个小提琴演奏家和成功商人的故事。 有一次,一位伟大的小提琴演奏家在演奏会结束之后的酒会上,被一位穿着时髦的成功人士拦...

    本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