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学好语文、写好作文
来源:未知
作者:苗恒
发表于: 2015-12-22 11:09
以前看过不少学好语文的好文章,无一例外的都是在提倡阅读。确实,语文学科的基础就是阅读,如果没有阅读作为基础的话,孩子们的其他能力是很难得到提升的。阅读的力量能够影响孩子终身。
这是一篇非常有用又实际的好文章。关于学好语文、写好作文,这篇文章除了提倡阅读之外,还清晰地列出了其他的重要点,非常值得学习。
学好语文
一、大量阅读
博览群书是培养孩子语文素养基本功之一,甚至可以说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根本。大量的课外阅读是提高孩子语文水平不可替代的手段。美国心理学家克拉森的心理实验研究表明,学生充满兴趣的课外阅读对提高他们写作能力的作用,远远大于机械的写作训练。
语文成绩好的孩子几乎都是特别喜欢课外书的。这些孩子往往有很多的积累:语词的积累、素材的积累、情感的积累等。这样的孩子在写作上往往有突出的构思、神奇的用词,在阅读理解方面有杰出的见地,在说话方面有超出他人的见识等。总之,他们由于见多识广而语文根底厚实。
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在低年级,推荐给他们一些民间故事,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等来读;在中高年级,推荐一些儿童文学,杂文随笔,报刊杂志,科幻漫画,历史名著,文学名著,名人传记等不同类型、不同内容的多种书籍来读,并且取消种种人为的限制,允许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不同种类的书籍,从中汲取自己所需要的营养。
理解能力是一种语文素养,它不会像识记能力那样易于形成,需要耐心长期积累。坚持阅读是培养理解能力的有效途径。特别是多读一些文辞优美、气魄宏大的散文,对提高理解能力很有帮助。
博览群书不但是孩子语文素养的基本功之一,而且是孩子成材的一个重要条件。因为丰富的知识是创造力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也是见识增长,智慧来源的途径之一。
这里需要强调一点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一定不能远离名著,培养孩子阅读经典名著要从小引导,循序渐进。譬如,在小学阶段可以让孩子阅读根据名著改编的连环画,小学高年级可以让孩子阅读一些专门给少年儿童看的名著简写版。进入初中,就应该接触经典原著。
我们建议一个孩子从小学到高中毕业阅读的课外书最低应该在500本之上,最好在1000本以上。其中包括100本以上各行各业的人物传记来奠定孩子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基础。同时要注意不但要阅读,而且要写读书笔记或者书评。
老师建议:大量阅读,什么叫大量,这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家长可以给孩子相对明确的要求,比如每天阅读30分钟,或者2个星期要看完一本书。
二、 背诵经典
背诵经典文章、名言佳句也是培养孩子语言素养基本功之一,中学毕业孩子如果能背诵150首古今诗词,25首白话诗歌,40篇精美的文言散文,10篇精美的现代白话文,200多条古今中外格言警句。那么,他的语文功底应该是不错的。如果在孩子记忆的黄金时间——16岁之前,让孩子记诵大量的经典名句,那么,这个孩子从小就奠定了坚实的语文根底。
如果不能在孩子们阅读背诵的黄金时期引导他们走向阅读的海阔天空,让他们在书中与历史对话,与高尚交流,与智慧撞击,从而打下沉实、厚重的文学素养、人文素养的基础,那么孩子将来就很难成为高尚的、文明的,具有创造性的现代人。
三、 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日记能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分析辨别能力,增强孩子的自我约束力,提高孩子的文字表达能力和自我反省能力,更重要的是能磨练孩子的意志力和积累作文素材。
写日记的好处大大超过了教育者的想象。培养孩子写日记的习惯要循序渐进,开始可以写短些,每天一、两句,到每天三、五行,慢慢提高增长。内容也不拘格,什么都可以写,想象的,现实的,国内的,国外的,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大到国家大事,小到鸡毛蒜皮等等,要做到有闻必记,有为必记,有见必记,有感必记。但一定不能出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现象,哪怕一两句也要写上,写得荒诞一点,不合常规也行,但必须要写下去,目的是为了习惯的养成,终止了,就前功尽弃了。
四、超越课堂,走进社会生活
要孩子懂得: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语文学习应该在课堂上,但绝对不是只靠课堂就能学好的,生活也是语文学习的课堂,语文学习还要在广阔的天地中,引导孩子睁开惊奇的眼睛面对世界,去直面精彩纷呈的生活场景,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去逛书店、旅游、看展览、做采访、搞调查、看焦点访谈;讨论下岗分流、西部开发、腐败现象、庸俗文化……让孩子在丰富多彩的世界里,懂得我们生活在奇妙的大自然里,生活在多变的信息社会中,感受人世间的爱与恨,美与丑。
老师建议:理科可能可以关起门来学习,语文(作文)需要超越课堂,走向社会生活。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有人说:作文是生命的表达与交流。生命要想有表达与交流的冲动,往往需要外在事物的影响、体验与冲击。不一定是长途旅行,去买菜、钓鱼、登山、看红枫……
写好作文
作文是需要灵性的,是需要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世界各国的学校都非常重视,例如美国从小学开始,写作就是孩子们的必修课,到博士毕业都是如此。
那么怎么样才能写好作文呢?
五、能说出来就能写出来
我口表我心,我手写我口,就能打消孩子对写作文的距离感和畏惧感。说的时候就是“话”,把它写在纸上就是“文”,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写;大人有大人的想法和说法,孩子有孩子的想法和说法,不同的人都有各自的想法和说法,所以每个人写出来的文章都不一样,这就是写作的秘诀。
六、让孩子用自己的语言写
所谓作文就是让真挚的思想感情从心灵深处流淌出来。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不要给与过多的约束和限制,不要给予太多的标准,不能把大人自以为是更有“意义”和“价值”的东西强加在他们头上,最需要的是宽容。忠实自己的心灵和生活,是打开作文大门的第一把钥匙。要多用短句子,多用白话,多用具体事例,少用概括性句子,多采用描述性语言。做人要直,作文要曲。
七、模仿中创新
人类能借助模仿而飞快地学习。特别是孩子,他们非常善于在模仿中学习,如果不许模仿,他们一定举步维艰。刚开始的所谓临摹,可以以记人家的结构为主,犹如偷学了几招花拳绣腿,当然,临摹“结构”学的是招式,偷的是初级功法。临摹“构思”和“角度”,学的是配方,偷的是中级功法。
临摹人家的“思维方式”,学的是精髓,偷的是高级功法。在模仿中要有创新,还应教会孩子像大师一样思考。像大师一样,并不困难,只要对生活的态度不粉饰、不矫情,坦诚地去表现、体味、感悟、剖析生活,特别是自己最熟悉和最有兴趣表现的生活,就可以了。让孩子学会把自己的观察思考整理写下来。看、想、写,往复运动,盘旋上升,久而久之,就既有生活又有思想了,思考可以带动对生活的构思和表达。
八、给孩子展示和被认可的机会
宏湖是北京某报社的一位编辑,他向邻居高二学生吴菲约稿,没想到吴菲“作文在班里较差”,但是因为稿源奇缺,他还是说服吴菲花了三天的时间写了一篇稿子。后经他的“润色”,文章登出来了,稿费也同时算出来,1600字的文章共得25元稿费。他想不管吴菲文章写得好赖,毕竟耗时三天啊,25元稿费确实太少了,就自己又贴上15元,凑了个40元的整数给吴菲送去。谁知从那以后,吴菲就像一个上了发条的机器,拼命写稿,不但是一个优秀小作者,而且在2002年的高考中,以674分的总成绩考取了北京大学中文系。
老师建议:对中小学生而言,在正式刊物杂志上发表习作,毕竟不易。但是世间总有路可走,既然不能发表,便自己创造机会发表木——因为,这是一个自媒体的时代。比如,为孩子建博客、发微信,甚至将孩子的作品印制成书,努力让孩子过足作家瘾。
九、多练多改
巴金说:“只有写,才能写出好文章。”鲁迅说:“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修改是写作文最后一个步骤,并且非常重要。文学巨匠托尔斯泰一部《复活》就改了六次之多。
十、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做万件事。
概括起来说,要写好作文要做好以下四点:
A、玩中丰富自己的人生
实践证明,会玩的人往往容易取得成功,科学史上许多重大的发明,都和玩有关系哦。爱玩瓶瓶罐罐的爱迪生成了大发明家,终身玩炸药的诺贝尔成了大化学家。而那些文学家、大诗人呢,似乎个个都是旅行家,游山玩水,写出了精美的散文、游记。
所以,写好作文的第一秘诀——会玩。玩的丰富多彩一些,自然比闭门不出好得多了。
B、读中丰富自己的情感
立品同白玉,读书上青云。爱读书的孩子,没有坏孩子。
所以,写好作文的第二秘诀——多读。精读与泛读像结合,深度与广度相结合,变他人所知为自己所知,充实自己的头脑,丰富自己的情感。
C、思中激发创造的灵感
鲁迅先生说过:“一味只读,就变成了书橱。”这就是孔子警示我们的“学而不思则罔”。只有在经历了、阅读了之后深入地思考,才会不断激发创作的灵感,使自己文思泉涌。
所以,写好作文的第三秘诀——会思。
D、写好表达自己的情感
“好脑子不如烂笔头”。清朝唐彪写过《文章惟多做始能精熟》,稳重强调了多做文章的妙处:“多读乃藉人之功夫,多做乃切实求己功夫,其益相去远矣。”由此可见,多写,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才能锻炼出良好的表达能力。
玩的、读的、想的,如实地记下来,加以真情的抒发,就是好作文吧。
语文素养与能力的培养,一定要注重培养孩子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例如:美国的教育就非常注重孩子阅读理解与写作能力的培养与训练。这两方面是培养孩子独立思考能力,特别是批判性思考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老师提醒:很多家长守着老传统,要求孩子努力读书,其它事不要管。这种观念其实对写作大大不利,一定要让孩子多做事,比如买酱油、给外婆送月饼、看小孩、做水果拼盘……这不仅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而且能发现很多的写作素材,有经历有体验才有好作文。
上一篇
写作高校自主招生推荐信的8个忌讳下一篇
快速写作的8个技巧分享到:
相关动态
快速写作的8个技巧
2015-12-22 12:12
33136
如何学习公文写作,可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说。从广义的角度说,它涉及到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包括思想素质、理论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等等;从狭义的角度说,则是就写作谈写作,重点指提高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能力。本文主要从狭义的角度谈八种具体方法,目的是帮助初涉写作的人尽快入门。 一 循序渐进 任何事物都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学习公文写作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倘若想一锨掘出口深井,一锤打成把镰刀,一口吃成个胖子,那是绝不现实的。正确的态度和策略应该是循序渐进,由易到难,慢慢积累,逐步实现由不会写到会写的转变。 一是可以先从通知、公告、大事记等相对来说内容单一、结构简单、篇幅短小的文体学起, 逐步向工作意见、工作规划、工作汇报等相对复杂的文体拓展。 在这方面,不要好高骛远,更不要幻想一鸣惊人。 二是可以先从办法、规定、条例等相对来说规范性较强、模式化程度较高的文体学起, 逐步向领导讲话、调查报告、经验...
写好作文,从写好句子开始
2015-12-25 14:57
36208
会写文章,善于写文章,需要若干条件,其中一个条件就是练好基本功。在基本功的各项练习中,打好写作基础,练好写句子的基本功,是相当重要的。现在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小朋友应该如何写句子吧。 打好写作基础,练好写句子的基本功,要从把句子写完整、具体、通顺、连贯这几方面做起。 一、把句子写完整 怎样的句子才算是完整的呢?读读下面的句子: 1.我们劳动。(谁,干什么) 2.小蚂蚁运送食物。(什么,干什么) 3.哥哥是一名少先队员。(谁,是什么) 不难看出:在一般情况下,句子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前半部分交代谁或什么,后半部分交代做什么怎么样或者是什么。前后两部分说全了,句子才算是一句完整的话。需要强调说明的是:知道什么是完整句,怎样的句子才算完整,这只是一个知识性的问题;落实在行动上,即平日在说每一句话,在写每一句话时,都要认真思考,反复斟酌,提高完整意识,不写残缺不全的句子,这才是最重要的。 二、把句子写具体 句子要完整,这是...
写好期末考试考场作文的6个秘籍
2015-12-25 15:01
34366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考场上,时间有限,要想写出高质量的上乘之作,仅凭以上六个步骤是不行的。这就要求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文习惯,要按以上环节对学生逐步训练。好习惯的养成非一朝一夕之功,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不仅要依靠老师的严格要求和长期训练,同学们还要主动和自己的懒惰思想作斗争,坚持不懈地努力做下去。惟如此,才能在考场上写出好的文章。 一、审清题意 审题,就是分析、研究题目,准确理解题目的要求。只有审清了题意,才能保证写作过程的顺利进行。 审题时,首先要审清文章的体裁。弄清是记叙文还是应用文。如是记叙文,应进一步明确是写人的,记事的,还是写景、状物的。一般情况下,文章的体裁,题目都有明确的提示,要留心辨别。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常常注明***人;以记事为主的记叙文,常常注明***事;以写活动为主的记叙文,常常注明***活动。如 一个尊敬(难忘)的人、我的爸爸(妈...
推荐文章
架起文学与影视沟通的桥梁(坚持“两创”·关注新时代文艺)
2023-11-24
聚焦互联网时代书店转型
2023-06-21
如何玩转北京国际图书节
2023-06-16
240万字《广东文学通史》问世!广东省作协七十芳华正青春
2023-05-25
纪念林斤澜百年诞辰暨温州文学高质量发展恳谈会在温州举行
2023-05-12